
经济学Economics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universe."- Albert Einstein
经济学(Economics)是 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发展是从古希腊以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到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到以凯恩斯和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当前经济学的热门交叉边缘学科主要有演化经济学、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等。代表作品有《经济论》、《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资本论》等。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从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从使用价值的生者。但是他对追求货币财富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从公正原则出发持否定态度。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公元前234~前149)、瓦罗(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著作中。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
【如果真要深究经济学史的话,估计把各个学派,各个分支讲一遍的话,真不如另开一楼,不过,有两点还是要提一下的。首先,现在这么多经济学分支啊学派啊,无非是为了解答两个问题,第一是不同的经济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第二就是在面对某一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前者是实证经济学,后者是规范经济学,前者用数学模型可以相应的解答相关问题,但是呢,后者就不一定了,毕竟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的,而现实社会中的经济问题,其限制条件,其实就是每个参与经济行为的个体所造成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多少专家敢拍胸脯说,这样做是对的,而那样做是错的呢?其次,现在经济世界的问题,其实不在于学术的不够精确,而在于人性的沦陷,轻商也好,重商也罢,如果连人格都能用经济来买卖的话,这个社会不崩溃才真是奇了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