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九 缺血性心脏病心电图(第三部分)
3、心肌梗死
(3)从动态的机制了解心梗的不同时期变化产生的图形

(1)超急性期(梗死12小时之内):疼痛开始后6~12hT波高耸,
T点上移。
(2)急性期(梗死1~2周):
出现病理性Q波,ST抬高,形似单相曲线,48h后ST逐渐下降,
T波开始倒置,2~4周内ST恢复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最深,形成冠状T波。
(3)T波演变期(梗死3个月~1年):5~6周后
T波逐渐变浅,形成低平或直立T波,历时数月。
(4)陈旧性心肌梗死(梗死1年以上):心电图不再演变,
保留Q波(病理性Q波保留)。部分病例历时l年以后V1~3导联、Ⅱ、Ⅲ、aVF导联Q波可消失,丧失陈旧性梗死的痕迹。

解析过程:
1图:基本正常
2图:超急性期,T波抬高
3~4图:急性期,S-T段升高,T波依然高耸,但与ST段融合(形成典型墓碑状图,见此图患者不立即处理就马上要见墓碑去了。)
5图:病理性Q波开始出现。
6~7图:病理性Q波,抬高的S-T段,倒置T波(仍然是急性期的典型变化)
8图:ST段开始恢复
9图:其余波形恢复,唯独保留病理性Q波(陈旧性心肌梗死典型变化)
经过上述3小点的描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解析已经完成,下面通过阅图实战,来实际应用一下上面的3点描述。


篇头的心电图
首先 我们能在I、aVL、V1~V5导联发现有病理性Q波及ST段明显抬高变化,其中以V1~V5图形变化为主,提示为急性期心肌梗死。
其次 根据V1~V5导联预示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极有可能为冠脉LAD支堵塞。
最后 得出本心电图结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考虑LAD支堵塞)。
本篇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