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462贴子:89,858,301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捉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这样的功绩,无出其右。
此时的关二爷无疑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他在打胜仗的同时,他也不忘到处招降纳叛,以瓦解曹操襄樊周边各郡县的统治基础。
正所谓,一手软一手硬。关羽右手提大刀,左手给官印,这么做的意图也很明显
——离开曹操,投入我关二爷的怀抱吧!
曹军大败的消息传来后,许多人已经蠢蠢欲动了,再加上关羽到处抛诱饵,一时间,襄樊周边郡县纷纷起兵响应关羽,而且这还不单单局限于一些地方武装与百姓,连曹操自己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和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
仅仅两三个月时间,关羽就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曹魏闻风丧胆。用史书上的说法,就是
——威震华夏
为了控制住局面,曹操特意从长安跑到洛阳,对于刚刚失去汉中的他来说,的确有些焦头烂额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召开紧急军政会议,商讨要不要迁都。
没错,曹操都想要迁都了,可见当时形式的危急。
不过就在会议上,有人提出了一个新思维,一个
彻底解决关羽的办法。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05楼2012-10-27 13:26
收起回复
    ——联合孙权

    这个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就是派人联合孙权,一同攻击关羽,许诺事成之后,将江南土地封给孙权。
    提出这个方案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曹操的心腹谋士蒋济,另一个,
    就是日后的主角,超级老狐狸——司马懿。
    这个方案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毕竟孙权一直是刘备的朋友,曹操的敌人。要联合敌人打他的朋友,你们觉得可能吗?
    答案是:可能
    原因很简单:此时,曹孙刘三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刘备变强了,而孙权和曹操都变弱了;
    刘备到处攻城掠地,曹操孙权只有防守的份;
    刘备一时风头无两,而曹操很悲剧,孙权很恐慌。
    曹操只想尽快解决战斗,孙权只想尽快拿回荆州,于是这两个人的利益遍碰撞到了一起
    ——解决关羽
    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在暴风雨之下,是赤裸裸的利益。
    曹操的利益,是可以解决关羽,孙权的利益,可以得到荆州。两家基于共同利益,
    走到了一起。
    其实,早在三年前, 建安二十一年三月,孙权就和曹操勾搭上了,他们已经是“老情人”了,这一次,不过是旧情复燃罢了。
    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敌人,将让关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的末日,即将到来。
    残酷的现实面前,关羽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
    到达最高峰的他,只要再跨一步,就是
    万丈深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06楼2012-10-27 13:38
    收起回复
      2025-11-13 20:11: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马上要午休一会儿然后开始写论文了。。晚上来更哈


      1407楼2012-10-27 13:39
      回复
        顶…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409楼2012-10-27 20:58
        回复
          说起来,上次和刘备平分荆州,孙权其实是不怎么情愿的,但形势所迫,也就答应了。
          毕竟他也不想彻底撕破脸皮,对自己是没好处的。但在他心里面,
          一直还惦记着他的整个荆州
          现在机会来了,曹操要跟他联盟。
          果断得答应啊,他还巴不得曹操这么做呢!
          早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份,鲁肃去世后,孙权以吕蒙代鲁肃镇守荆州时,吕蒙就开始在蠢蠢欲动了,想要找机会来夺取荆州。
          可以说,孙权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费尽了心机。
          首先,他重用鹰派吕蒙,放手让他去实施自己的计划。
          如今,襄樊战役打了起来,机会就来了。吕蒙也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开始放烟雾弹。
          他写了一封密信给孙权,建议自己离开荆州,让关羽放松警惕,然后乘势袭取南郡。
          “此计甚好啊!”孙权果断同意了。但荆州还是要有人守着的啊,孙权就问吕蒙谁可替他。
          吕蒙就推荐了一个人,一个名气不大却很有才能的人,一个
          击垮蜀汉的男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10楼2012-10-27 23:02
          收起回复
            ——陆逊
            陆逊这人虽然只有三十六岁,在军国场上算是个实足的年轻人,但已经很不简单了。
            不夸张的说,这时候的陆逊,已经是个,
            能与周瑜媲美的大才了。
            孙权接受了吕蒙的建议,他发布命令将在荆州吕蒙召回,理由是回来养病,让陆逊替代他继续镇守荆州。

            陆逊当然是个明白人,他到了荆州后,也跟着继续放烟雾弹,来迷惑关羽。
            陆逊很知道,关羽这人,就喜欢被别人恭维。那行,我可以满足你!
            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关羽,态度极为谦恭,并且赞颂关羽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对关羽深表仰慕之情,并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诲。
            如果要总结这封信的话,可以套用周星星的一句名言:“我对关将军您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啊!”
            反正是大大地吹捧一番关羽。不过吹捧归吹捧,正事儿还是要做的。于是陆逊又不失时机的提出一个建议:
            “曹操这人啊,老狡猾了!我估计他还会暗中增调援军的,所以啊,关将军你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啊,我看好你哦!”
            一言以蔽之,关羽你要防患于未然。
            关羽读了这封高帽子到处飘的信后,说不出得喜悦啊。他觉得陆逊这小子小小年纪,没啥本事,但这小嘴真是甜的没话说。还如此低调,如此谦逊,如此友好,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啊!
            之前关羽一直将重兵屯集在江陵等地,为的就是防范孙权的偷袭,如今看来,完全没这个必要了嘛。
            于是关羽对陆逊完全失去了戒心,将留守后方的军队继续往前线征调,以增强自身的实力,准备彻底击败狡猾的曹操。
            看着关羽的这些举动,陆逊笑了。然而笑容之后,藏着的是
            冰冷的阴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12楼2012-10-27 23:17
            收起回复
              就在这时,曹操的使者见到了孙权。
              使者的来意也很明显,就是转达一下曹丞相的美好意愿,承认孙权对荆州的领土主权,大家可以“共同开发”嘛,并答应事成之后,“许割江南以封权”。
              这样的好事儿,对于孙权而言,根本就和天上掉下的馅饼一样嘛,而且与自己的计划不谋而合,那,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他们两家的共同利益。
              孙曹联盟的条件已然具备,所以,两家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对付刘备,消灭关羽!
              孙曹联盟的形成,将使刘备就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荆州,
              也将成为他永远的伤痛。
              至于关羽,也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准备接受历史的检验。
              麦城,正在等待他的到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13楼2012-10-27 23:25
              收起回复
                【镜头切回】
                樊城之下,关羽正在卖力地攻打。在他看来,曹仁这个固若金汤的男人,也即将被击垮。
                然而事实并没有关羽想象得那么顺利,曹仁就是不垮。
                他带着几千人,赌上“天下第一盾”的尊严,顽强地守着这个破城,与关羽死死纠缠。
                至于襄阳那边,情况也差大差不差,也是纠缠不清的状态。
                为了救曹仁,曹操不得不采取点措施了,于是他干了两件事儿:
                一.派徐晃支援曹仁。
                二.就是之前说过的,派使者去找孙权。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孙权,是如何回应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14楼2012-10-27 23:33
                收起回复
                  2025-11-13 20:05: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孙权很快给曹操回了一封信,不但在信中称臣,劝曹操做皇帝,而且还明确表示愿意为曹操效力,并且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行方案:
                  他将派兵西上,掩袭荆州!
                  换句话说,只要攻下关羽的**与江陵二城,关羽必然要回救,樊城之围就可以解除了。
                  最后,孙权还在信中强调了一下此事不要泄密,以免关羽有所防备。
                  收到信的曹操大为欢喜,不过正事儿还是要做的。他赶紧召集部下商议,而商议的主要内容就是,
                  到底要不要替孙权保密。
                  大家可能会想了,这不废话嘛!这么大的秘密当然要守着啊。
                  但军国场上的事儿,永远没那么简单。
                  正如大家所预料的,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保密,毕竟掩袭荆州这等大事儿,搞不好就要砸锅,况且人家孙权也有言在先。然而此时,
                  有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15楼2012-10-27 23:39
                  回复
                    ——董昭
                    他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觉得啊,这事儿应该表面答应保密,但在暗中要将信的内容泄露出去。”
                    曹操笑了,这个建议完全迎合了他的想法。
                    具体点儿说呢,就是:关羽得到消息,必定会还师自救,樊城之围很快就能解开。然后再使孙刘两家发生争斗,曹操就能坐收渔翁之利了。
                    相反的,如果把这个消息保密的话,樊城将士就看不到希望,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再说关羽这人争强好胜,刚愎自用,大有可能仗着江陵两城坚固而不会轻易撤退,这样也不会影响孙权掩袭荆州的计划了。
                    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老谋深算的董昭可以说是把事情考虑得相当全面、滴水不漏啊。曹操也欣然接受了董昭的提议,将孙权掩袭荆州的这个秘密,用笔抄下来交给徐晃,要他分别用箭射进樊城和关羽的营中。在这个阴谋实施之前,
                    先让我们来看看徐晃之前做了些什么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16楼2012-10-27 23:46
                    回复
                      OK,今天就到这儿啦,晚安咯各位


                      1418楼2012-10-28 00:06
                      回复
                        看看~~~





                        


                        IP属地:河南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419楼2012-10-28 00:07
                        回复
                          停下来的徐晃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久经考验的战场历练,让他养成了沉稳的性格。
                          他擅长的就是观察猎物,一旦发现破绽,他将会给予毁灭性的打击!
                          而关羽,本来是全力攻城的,但拼了老命都还没打下来,现在又要应付徐晃,襄樊自然更难以打下。
                          但关羽很坚持,他必须打下襄樊!
                          没过多久,徐晃收到了曹操的书信。他也按照曹操的计划,向樊城和关羽大营里各射了一份。
                          同样是拿到了“孙权的信”,樊城里的曹军将士们都信心百倍,士气大增;而关羽则变得犹豫不决了。
                          其实,他不犹豫都不行,谁知道这这里面的真假?万一是曹操耍的诡计呢?樊城眼看着就快到手了,难道就这样撒手送人?
                          所以,关羽采取了一个比较谨慎的处理方式:等待。
                          虽然等待看似是目前最好的应对方式,但关羽的心里,是很忐忑不安的
                          撤军吧,又担心是曹操搞鬼,令自己失去快到手的樊城;不撤吧,又担心孙权偷袭,后果是很严重的。
                          所以,关羽的心情非常矛盾,只能在焦急和不安之中等待江陵方面的军情。
                          然而他等来的,将是一个令人崩溃的噩耗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20楼2012-10-28 10:44
                          回复
                            正当关羽犹豫不决之时,曹操准备进行新的部署。
                            曹操一直很担心樊城有失,所以他很想亲自出马去解围,部下们也一个劲地催他启程。
                            然而此时,侍中桓阶却没其他人那么着急,反而坚决反对曹操这么做。于是有了下面的一番对话:
                            桓阶:“大王觉得曹仁能不能相机行事?”
                            曹操:“能。”
                            桓阶:“那,大王是担心曹仁他们不肯努力作战吗?”
                            曹操:“不是。”
                            桓阶:“那为何要亲自带兵前往呢?”
                            曹**担心敌人太多,徐晃他们难以对付。”
                            桓阶:“如今曹仁他们身处重围却依然能够死战不退,是因为大王的大军正在远处支援他们,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身处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之心,外有强兵相救,何必担心他们失守而非得亲自去救呢?”
                            说的好!
                            曹操对这个分析高度认同,于是他否决了群臣的建议,没有亲自去樊城,而是在摩陂就停了下来。
                            在那儿,他将遥控襄樊的战役。


                            1421楼2012-10-28 10: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