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470贴子:89,845,065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称王

虽然他头上已有了荆州牧、益州牧、左将军、大司马、司隶校尉等一大堆的官帽了,但人家曹操一个帽子就大过他所有的。
——魏王
早在三年前,曹操就称魏王了,叫起来那叫一威风!
所以东西不在多,而在精。
如今的刘备有实力了,翅膀硬了,也想要微风一把,于是也打算戴一顶这样的帽子。
那该怎么称呼这帽子呢?荆州王?益州王?不,
叫汉中王!
为什么用这个称呼,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个细节,不得不引起重视。
相信大家都记得当初那个躲在汉中的刘邦吧?人家就是称了汉中王!后来人家一统天下了,连建立新王朝的国号都是汉,可见这个称号的含金量有多高。
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相信大家心里也清楚了:咱刘备打的就是刘邦一样的主意
——统一天下!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刘邦能统一天下,但你刘备未必能。
为什么?
很简单,所处环境不同,俩人能力不一样,手下能力也不一样。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在汉中自称汉中王,他离自己的梦想,
只有一步之遥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84楼2012-10-26 17:55
回复
    襄樊在哪儿?
    在荆州
    而荆州,却是一个被三家瓜分的地方。
    它一共是七个郡,每家的财产如下:
    曹操:一个半,南阳郡,南郡北部,也就是襄樊。
    孙权:三个,江夏、长沙和桂阳
    刘备:两个半,武陵、零陵,还有南郡南部。
    这么一列就很清楚了,刘备想要占有整个荆州的话,就必须吃掉曹操的一个半,然后再吃掉孙权的三个,才能把荆州七郡全部搞到手。
    可是要对孙权动手的话,刘备心里是没底的,加之又有同盟关系的制约,最好不要大动干戈。
    但曹操那边就不一样了!
    在刘备眼里,面对曹操,自己有四个优势:
    (1).曹操刚刚吃了败仗,西线已无后顾之忧了
    (2).在荆州北部的宛城,刚刚发生了一场叛乱(因为税收过重,虽然曹操也有采取调整措施),即便后来曹操派曹仁去镇压,斩杀侯卫两人,也没完全安定下来。
    (3).驻守樊城的曹仁,手上只有几千人马,自己正好可以以多打少。
    (4).曹操已经老了(虽然刘备自己也不年轻了。。)
    之前刘备为了争天下,没时间理襄樊,曹操也很忙,也没时间,所以双方在南郡相安无事,襄樊也一直没什么战事。
    直到这个平衡被打破的那一天。
    胜利的天平似乎都倒向了刘备这一边,曹操汉中失利,地盘缩小,士气受损,并且襄樊地区内部还不安宁,发生了叛乱事件,加之这时候孙权也在搞小动作,在合肥发动攻击,牵制了曹军的大量军力。
    这样的天赐良机,你们说要抓住吗?
    那必须抓住!
    于是刘备伸出了魔爪。
    霎时间,魏蜀吴三家的角力,都将重重的落在襄樊这一个点上,而这里,
    也即将爆发一场转折点性质的世纪大战:
    襄樊之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87楼2012-10-26 18:40
    收起回复
      2025-11-14 03:13: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课去了…晚上回去继续哈


      来自手机贴吧1389楼2012-10-26 19:01
      收起回复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寓言,说的是一只青蛙很不服气牛比它大,于是一定要跟它一比高下。青蛙为了让自己变大,它不断地鼓气,最后“啪”的一声,把自己涨破了。
        寓意很明显,说的是青蛙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然而,这个故事,却很适合刘备。
        当上了汉中王的刘备的确是失去了先前的睿智,现在的他不懂得养精蓄锐,不懂得循序渐进,而是自己稍稍稳定了一点后,就要轻启兵端,大肆扩张。
        一开始,刘备还自信满满地以为此战必胜。
        的确,开局是和他想象得一样顺利。
        然而,他猜中了开头,
        却没有猜中结尾。
        襄樊之战,这场彻底改变蜀汉命运的血战,即将到来。
        夕阳西下,一个落寞的身影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
        此地…
        正是麦城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91楼2012-10-26 23:12
        收起回复
          很久没见到我们的二哥了,他一出现,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驻守荆州的关羽,率领大军向襄樊的曹仁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对关羽来说,这是一场势在必得的血战。
          曹仁开始只有几千人马,侯音叛乱时,曹操将前来投靠的原马超部将庞德派了过来,协助曹仁;汉中撤军后,他又派了徐晃带兵前来支援,屯驻宛城;当关羽攻襄樊的消息传来后,曹操又派了于禁带兵前来支援。
          不过曹仁并没让他们一起守城,而是让庞德和于禁等七军在樊城北屯驻。
          很好理解,这样他们就能与樊城形成掎角之势,以相互策应。
          至于关羽,则是越过汉水,想速度拿下樊城,可是面对坚守不战的曹仁也一时没什么办法。
          如果这样耗下去,真得是胜负难料。不过,历史总是那么的,
          戏剧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92楼2012-10-26 23:25
          回复
            ——下大雨了。
            大伙都知道,七八月是涨大水的时期,这时候发大水,对于防守一方是很不利的。
            因为除了敌人围城,洪水也会围城。
            而曹军就赶上了这令人郁闷的情况。
            八月期间,襄樊地区连降暴雨,一下就是十多天,导致汉水泛滥,平地涨水五六丈。
            于禁同志也只好带着将士们到高处避水,可就在这时候,敌人的攻击,
            开始了。
            不过这时候大家可能会发出疑问了:这关羽就不怕水了?
            之前在分析流派的时候就说过了,关羽是水路两栖的。
            看到发洪水了,一直训练水军的关羽,如鱼得水。
            他赶紧准备好了战船,率领威武的水军,向曹军发起了猛攻。
            看过洪水报道的人都知道发洪水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场景:一望无际的水面上,只露出几个屋顶,而屋顶上,就站着几个人,四面都是水,他们都呆呆地看着四周和天空,希望有人去救他们,哪怕是一叶小舟,哪怕是一根竹篙。
            然而这时候,等来的不是救援船,而是杀气腾腾的大战船,你会作何感想?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妥协。
            如果是战争时期,那么妥协就还有一个名字,
            叫做投降。
            当关羽发起猛攻之后,于禁走投无路,被迫投降了。这件事,直接导致了于禁晚节不保,也让后人唏嘘不已,扼首叹息。然而,
            事实的真相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93楼2012-10-26 23:37
            收起回复
              水淹七军,本身就是关羽的一个阴谋
              什么时候发大水,什么时候最好作战,发大水后如何应对……这一切的一切,恐怕没人会比一直在荆州混的关羽更清楚清楚。
              他就是要利用河水暴涨,洪水肆虐的机会来摧毁敌人,这在兵法上,还有个专有名词:
              水攻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关羽扒开了河堤,但很有这种可能。毕竟扒河堤这种事,
              我们曹老板就经常干。
              不过是关羽扒的河堤还是洪水自己冲开的都已经不重要了,以为结果都是一样的:
              ——水淹七军。
              【镜头切回】
              于禁带着部将辛辛苦苦爬上一处高地,登高望远,察看水势,看哪里还可以躲避不,可是一片汪洋,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而就在这个紧要关头,
              关羽的大军发起了攻击。
              面对着无情的洪水与英勇的关羽,于禁只有两个选择:
              (1).拼死力战
              (2).弃械投降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于禁选择了后者。
              千百年来,大家往往看到都只是单纯的结果,也有很多人指责他没有骨气,晚节不保;但如果你设身处地地为他想一想,你就会改变你的想法。
              ——于禁是为了手下几万将士的性命,被迫投降的。
              于禁和庞德,都是英雄。只是,死去的那个很悲情,活着的那个,
              很痛苦。
              于禁无疑是痛苦的,他的整个后半生,都是在痛苦中度过的。
              被朋友责怪,被手下唾弃,甚至连最信任自己的主公,
              都对自己失望了
              “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这是何等的痛苦!
              然而,承担下这一切一切的痛苦,
              为的只是保住手下几万人的性命…

              沧桑、孤独的身影
              我已分不清,这是雨水,
              还是老天流下的泪水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94楼2012-10-27 00:07
              收起回复
                OK,今天就到这儿咯。。明儿继续~


                1395楼2012-10-27 00:15
                收起回复
                  2025-11-14 03:07: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接下来就来说说那位悲情的吧
                  ——庞德
                  庞德并没有投降,而是宁死不屈,奋力杀敌。
                  他带着部将董超、董衡等人跑到一个河堤上避水,并迎战关羽的水军。
                  关羽从四面包围,一时间箭如雨下。
                  在曹军眼里,恐怕这就是世界末日的景象吧
                  然而庞德却异常神勇,他身披重甲,扬弓射击,箭无虚发。
                  可惜历史不是演义,再强的个人能力也无法挽回战局(辽神的情况比庞德乐观得多,而且士兵士气不一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庞德身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
                  但他仍然不放弃
                  期间,董超和董衡想要投降,被庞德大骂没勇气,一一斩杀。
                  洪水还在不断上涨,眼看就要漫过河堤,庞德于是停了下来,说了这样一句话:
                  “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
                  必死的决心
                  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庞德的箭射完了,他便拿起短兵器近身搏击。
                  身边的士卒,只剩下最后几个人了,但他依然不放弃
                  只剩下三个人了,他仍然不放弃。
                  最后,庞德眼看支持不住了,他望了望身边还在死战的三个士卒,动容了。
                  他抢了一条敌船,带着身边的这三个士卒,准备逃回樊城。
                  无奈水势太大,小船经不起洪水的颠簸,很快就被一个大浪打翻了。
                  庞德最终被关羽生擒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02楼2012-10-27 13:04
                  收起回复
                    这么一位勇猛的将军,就这么死了太过于可惜,于是关羽想让庞德投降,并亲自劝说:
                    “庞德啊,你哥哥还在汉中呢,说起来大家也是一家人嘛,是吧?来,我想让你做将军,不如早点儿投降了吧?”
                    然而关羽没想到庞德是如此得视死如归,他丝毫不为关羽的话所动,还痛骂道:
                    “竖子,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你主人刘备,不过一个庸才,怎么能够和魏王相提并论?我宁愿做自己国家的鬼,也不愿做你的贼将!”
                    一句话,字字见血,掷地有声!
                    关羽这人最好面子,被这么一顿臭骂,本来就很红的脸庞不知道又红了几分。
                    他二话不说将庞德推了出去,将其斩杀。
                    一代勇将,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我们永远忘不了,他那
                    宁死不屈的身影
                    


                    1403楼2012-10-27 13:15
                    收起回复
                      捉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这样的功绩,无出其右。
                      此时的关二爷无疑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他在打胜仗的同时,他也不忘到处招降纳叛,以瓦解曹操襄樊周边各郡县的统治基础。
                      正所谓,一手软一手硬。关羽右手提大刀,左手给官印,这么做的意图也很明显
                      ——离开曹操,投入我关二爷的怀抱吧!
                      曹军大败的消息传来后,许多人已经蠢蠢欲动了,再加上关羽到处抛诱饵,一时间,襄樊周边郡县纷纷起兵响应关羽,而且这还不单单局限于一些地方武装与百姓,连曹操自己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和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
                      仅仅两三个月时间,关羽就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曹魏闻风丧胆。用史书上的说法,就是
                      ——威震华夏
                      为了控制住局面,曹操特意从长安跑到洛阳,对于刚刚失去汉中的他来说,的确有些焦头烂额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召开紧急军政会议,商讨要不要迁都。
                      没错,曹操都想要迁都了,可见当时形式的危急。
                      不过就在会议上,有人提出了一个新思维,一个
                      彻底解决关羽的办法。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05楼2012-10-27 13:26
                      收起回复
                        ——联合孙权

                        这个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就是派人联合孙权,一同攻击关羽,许诺事成之后,将江南土地封给孙权。
                        提出这个方案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曹操的心腹谋士蒋济,另一个,
                        就是日后的主角,超级老狐狸——司马懿。
                        这个方案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毕竟孙权一直是刘备的朋友,曹操的敌人。要联合敌人打他的朋友,你们觉得可能吗?
                        答案是:可能
                        原因很简单:此时,曹孙刘三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刘备变强了,而孙权和曹操都变弱了;
                        刘备到处攻城掠地,曹操孙权只有防守的份;
                        刘备一时风头无两,而曹操很悲剧,孙权很恐慌。
                        曹操只想尽快解决战斗,孙权只想尽快拿回荆州,于是这两个人的利益遍碰撞到了一起
                        ——解决关羽
                        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在暴风雨之下,是赤裸裸的利益。
                        曹操的利益,是可以解决关羽,孙权的利益,可以得到荆州。两家基于共同利益,
                        走到了一起。
                        其实,早在三年前, 建安二十一年三月,孙权就和曹操勾搭上了,他们已经是“老情人”了,这一次,不过是旧情复燃罢了。
                        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敌人,将让关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的末日,即将到来。
                        残酷的现实面前,关羽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
                        到达最高峰的他,只要再跨一步,就是
                        万丈深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06楼2012-10-27 13:38
                        收起回复
                          马上要午休一会儿然后开始写论文了。。晚上来更哈


                          1407楼2012-10-27 13:39
                          回复
                            说起来,上次和刘备平分荆州,孙权其实是不怎么情愿的,但形势所迫,也就答应了。
                            毕竟他也不想彻底撕破脸皮,对自己是没好处的。但在他心里面,
                            一直还惦记着他的整个荆州
                            现在机会来了,曹操要跟他联盟。
                            果断得答应啊,他还巴不得曹操这么做呢!
                            早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份,鲁肃去世后,孙权以吕蒙代鲁肃镇守荆州时,吕蒙就开始在蠢蠢欲动了,想要找机会来夺取荆州。
                            可以说,孙权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费尽了心机。
                            首先,他重用鹰派吕蒙,放手让他去实施自己的计划。
                            如今,襄樊战役打了起来,机会就来了。吕蒙也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开始放烟雾弹。
                            他写了一封密信给孙权,建议自己离开荆州,让关羽放松警惕,然后乘势袭取南郡。
                            “此计甚好啊!”孙权果断同意了。但荆州还是要有人守着的啊,孙权就问吕蒙谁可替他。
                            吕蒙就推荐了一个人,一个名气不大却很有才能的人,一个
                            击垮蜀汉的男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10楼2012-10-27 23:02
                            收起回复
                              2025-11-14 03:01: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陆逊
                              陆逊这人虽然只有三十六岁,在军国场上算是个实足的年轻人,但已经很不简单了。
                              不夸张的说,这时候的陆逊,已经是个,
                              能与周瑜媲美的大才了。
                              孙权接受了吕蒙的建议,他发布命令将在荆州吕蒙召回,理由是回来养病,让陆逊替代他继续镇守荆州。

                              陆逊当然是个明白人,他到了荆州后,也跟着继续放烟雾弹,来迷惑关羽。
                              陆逊很知道,关羽这人,就喜欢被别人恭维。那行,我可以满足你!
                              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关羽,态度极为谦恭,并且赞颂关羽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对关羽深表仰慕之情,并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诲。
                              如果要总结这封信的话,可以套用周星星的一句名言:“我对关将军您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啊!”
                              反正是大大地吹捧一番关羽。不过吹捧归吹捧,正事儿还是要做的。于是陆逊又不失时机的提出一个建议:
                              “曹操这人啊,老狡猾了!我估计他还会暗中增调援军的,所以啊,关将军你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啊,我看好你哦!”
                              一言以蔽之,关羽你要防患于未然。
                              关羽读了这封高帽子到处飘的信后,说不出得喜悦啊。他觉得陆逊这小子小小年纪,没啥本事,但这小嘴真是甜的没话说。还如此低调,如此谦逊,如此友好,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啊!
                              之前关羽一直将重兵屯集在江陵等地,为的就是防范孙权的偷袭,如今看来,完全没这个必要了嘛。
                              于是关羽对陆逊完全失去了戒心,将留守后方的军队继续往前线征调,以增强自身的实力,准备彻底击败狡猾的曹操。
                              看着关羽的这些举动,陆逊笑了。然而笑容之后,藏着的是
                              冰冷的阴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12楼2012-10-27 23: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