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358贴子:89,848,174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主动权问题。
对比之前,可以看出,伐蜀的主动权,已经悄悄移位了。
当年,周瑜伐蜀之时,说去就去,刘备只能干看着,也没谁想起来找他商量。
而现在,孙瑜想伐蜀,却要先找刘备商量,刘备不借道,他还真就没办法。
原因就是南郡的归属。
现在南郡已归刘备所有,所以,主动权都在刘备手里,像当年那样可以直接伐蜀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三,孙刘的关系问题。
这件事,反映出来的一个事实是,
这是孙刘两家,第一次彼此用兵。
虽然还是商量口气,但商量之时,两方都是有机关枪在后面。
这次对兵,表示着孙刘联盟那温情脉脉的面纱,终于第一次被轻轻的撕破
孙刘的蜜月时代,自此结束。

当这份面纱被揭下时,鲁肃的心,开始寒了。
当年周瑜,成天一付八不买的态度,拿一块巴掌大的地糊弄你,还对你呼来喝去的,你倒颠颠的跟着,又是派使者交好,又是亲自“诣京见权”。
现在我鲁肃,拼了命的维护联盟,把整个江陵都借给你,还又是送东西,又是写信帮你推荐庞统,就差把心掏出来,让你知道,我是多么的想维护联盟了。
但你对我竟然直接派兵说话。
这世界悲催啊。。
其实从刘备的心理角度,这个也很好解释。
之前为什么受那些气,还笑呵呵的?那还不是因为你手里捏着南郡?我低声下气,是因为我有所求。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你有实力,你老大,我没办法。
现在,南郡是我的了,我没什么好求的了,还想我低声下气么?
鲁肃有点恼了,于是他决定采取点与以往不同的态度。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1楼2012-10-09 16:21
回复
    鲁肃受了刘备的窝囊气,打算变变态度了。
    这天,他来陆口巡察时,路过了吕蒙的驻地。
    鲁肃这个时候可能是刘备的气没地撒,竟突露出看不起武夫出身的吕蒙的意思,要直接过去,不见吕蒙。
    这时有人提出建议,吕蒙功名日显,是吴中名将,你最好还是去见见。
    鲁肃一想也对,就去见了,这一见,见出来个典故。
    吕蒙一见新领导来了,很会来事儿,马上摆个酒场招待。酒场上喝个差不多了,吕蒙开始步入正题,问了鲁肃一句话,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这个时候的军情,是刘备让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屯**,自已则去了孱陵(属武陵),也就是说,刘备已经秘密开始布置伐蜀的兵力,而让关羽坐镇战略中心江陵,执掌荆州防务。
    所以现在和刘备军的矛盾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和关羽的问题。
    这问题一针见血,也正好扎到了鲁肃的痛处。鲁肃现在愁的就是这个问题。
    但他现在在态度变还是不变,是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还是保障自己的主动权,这两条政策之间,还有点犹豫不决,没有什么确切方案,于是只能含含糊糊的回答:“到时看着办吧。”(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这时,轮到吕蒙不满了。


    973楼2012-10-09 16:24
    收起回复
      2025-11-11 14:36: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作为新任的军事总负责人,一切应该是先有方案,让部下去按你的方案执行,哪能说到时再看办呢?
      吕蒙对鲁肃说:“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接着,拿出来一套事先写好的完整方案,把周遭的军事地理形势,分析的一清二楚,问鲁肃,你看就按这个办怎么样?
      鲁肃大吃一惊,酒也醒了,这吕蒙,哪个是武夫啊?拍着他的背说:“我不知道你原来这么牛”(“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接着又说了一句名言:“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回了他一句更名的言:“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就从这桌饭局上流传了下来。
      二人从此结为好友。
      有了吕蒙的这个态度,鲁肃转变的决心更大了。他屯在陆口,结合吕蒙制定的战略战术方针,开始加强自己的实力,“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
      这一转变说明,鲁肃已经从一个盲目的联盟支持者,变为了一个有计划的联盟支持者,他对刘备政权,不再是一味的讨好献媚,而是主张建立自己的军事实力,以求在联盟中更多的话语权。
      这才是一条正路,不管如何联盟,自己的枪杆子不能丢。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一切外交全是空话。
      但可惜,他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太晚了。如果他当年不得已借出南郡之时,就早想到这点,为自己留下足够的军事发展空间,日后的联盟决裂悲剧,可能就不会出现。
      联盟的基础,是平衡,当一方过分强大的足以完全威胁自己的时候,联盟的破灭,是必然的。
      现在,刘备牢牢掌控了南郡,鲁肃虽然转变了政策,但战略要地全被刘备所占,他没有什么顾忌。
      现在的刘备,正在全力的筹备伐蜀事宜。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颠沛半生的他,刚刚咸鱼翻身,就立马变的一帆风顺。
      有一个天大的机会,突然的,就降临到了他头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4楼2012-10-09 16:26
      收起回复
        说到这个机会,就要说到一个人。
        张松。
        张松,字子乔(这个字好),蜀郡成都人。
        这个机会,不用说,就是“张松献图”了。对这一节,三国演义有浓墨重采的描述,这里,用三国志里的描述,再行梳理一下。
        之前有说过,张松去向曹操献媚的时候被冷落而导致他怀恨在心。
        回到益州后张松一直说曹操的坏话,是因为他不愿意让曹操成为自己的主顾了。
        因为他选择了刘备。
        不过他也没别的可选。
        现在,南郡已在刘备治下,刘备是直接威胁刘璋的人。
        所谓张松献图一事儿,是有的,但依然和诸葛亮没什么关系,纯粹是一次张松自发自觉的过程。
        张松有了这个打算,但还有一个疑虑。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5楼2012-10-09 16:34
        收起回复
          万一刘备也是个不上道儿的怎么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决定试探一下。
          作为刘璋的幕僚,他有很多的进言机会。这次,他劝刘璋,派个使者结好刘备。
          目的很显然,就是要试探刘备的意思。所以,这个使者,要是和自己关系很好的。
          刘璋便按他的意思,派了一个人。
          一个对刘备异常重要的人,可以说,在刘备的生涯中,这个人的影响,
          仅次于诸葛亮和关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6楼2012-10-09 16:35
          回复
            这个人就是法正。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
            他和张松是死党,经常在一起抱怨刘璋暗弱,自己的一腔抱负无处施展。
            这次,就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刘备这个买家怎么样,值不值得联系。
            而刘备,这个时候的表现非常出色。
            “前后赂遗以巨亿计”
            按现在话说,就是巨额行贿,目标人,法正张松。
            法正为此,得出了两个结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7楼2012-10-09 16:36
            回复
              第一,刘备这个人,上道,跟了他,待遇差不了。
              第二,通过法正和刘备的直接交谈,他认识到这是一个雄略之主,值得报效。
              两个结 论之后,哥们儿跟他干了!
              正好,这个时候,曹操又帮了他们的忙。
              建安十六年,蜀中一个消息流传开来,曹操有可能要派钟繇,攻打汉中。汉中是蜀地的门户,张鲁划地而守,也就罢了。一旦曹操攻下,那就是对蜀地的致命危胁,这给刘璋带来极大的不安。
              这时,张松再次建议,让法正迎刘备进蜀,抢先一步打下张鲁,保障蜀地门户的安全。
              刘璋同意了,法正去了。
              法正去到之后,先是冠冕堂皇的当众宣读了刘璋的意思,然后悄悄的对刘备表示,刘荆州,借一步说话。
              然后,法正说了他的真正意思:“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将军雄才,刘璋暗弱,再加上内有张松,咱来个里应外合,益州就是将军你的了。
              刘备一听,小眼一眯,ok!(先主然之)
              刘备一直就有伐蜀的打算,现在可真是天上掉陷饼,
              就这么办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9楼2012-10-09 16:40
              收起回复
                之后刘备便开始为他伐蜀的大计开始着手准备了。
                这期间刘备做了不少考虑和事情,不过这些我们后面再说。
                相信大家还记得前文中提到的,
                盯上益州的人可不止刘备一个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80楼2012-10-09 16:44
                回复
                  2025-11-11 14:30: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曹操

                  可是要得益州,必先得关陇,再得汉中。而此时盘踞汉中的张鲁,以及盘踞关陇马超、韩遂等人,都不是曹操一个战壕的人,他们依然还是割据势力。
                  既然是割据势力,那就打吧!
                  他首先将枪口对准了马超和韩遂。
                  关中,正在召唤曹操,他将再次率领大军,驰骋在广袤的关中平原上,在那里,他将再次建立不朽的功勋!
                  只是这次出征,也是一次生死较量,曹操,差点就没命了。
                  异常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81楼2012-10-09 16:46
                  回复
                    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胸襟、气度与胆识,他深谋远虑、凌厉群雄。
                    当然,在字里行间,我们亦能看到曹操是何等的踌躇满志,但也能看到他的一丝无奈。
                    写这篇文章,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别人的毁谤、非议以及责难(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据说最后效果不是很大。
                    但不管怎么样,能够这样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心里话毫无顾忌的公布于众,这是需要勇气的,不像我们经常见到某些人,说一套做一套,极其虚伪无耻,
                    曹操的这些话,豪情激荡、平易近人,犹似一个老朋友在跟你唠家常,无一点矫揉造作,如此的贴近你的心灵。
                    这就是曹操,本色真挚,令人感慨。


                    984楼2012-10-09 16:53
                    收起回复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超级猛人,被诸葛亮称为“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可惜一生不得志,为了事业,东奔西走,全家都被杀尽,可谓惨痛万分。
                      他是造反头子马腾的儿子,而马腾,是天水兰干县尉马子硕之子。马子硕后来去官留在陇西,因为没钱娶不上媳妇,只好娶了当地的一个羌族女子为妻,生下马腾。
                      因为家里穷,马腾便上山砍柴去城里卖,以此维持生计。因为是混血儿,马腾长相奇特,身高八尺有余,可他性格宽和,待人诚恳,因此颇受人尊敬。
                      后来马腾参军,以军功升至军司马;后来,凉州韩遂造反,马腾也跟着反了;再后来,马腾与韩遂结为同盟,互相利用。他们之间时分时合,还结为异姓兄弟,有共同敌人,就一起暴打,没了敌人,就自己暴打,甚至打到马腾的老婆孩子都被韩遂杀了的地步。
                      之所以反目成仇,在于凉州残破,经济落后,地广人稀,养不起这么多人。为了生存,这两支凉州军只好南下关中,在那里安家。
                      如此一来,他们就被曹操盯上了,一阵威逼利诱,他们终于宣誓效忠朝廷。
                      可这也只是表面现象,后来他们还时不时与曹操的敌人眉来眼去。
                      


                      986楼2012-10-09 17:01
                      收起回复
                        为了解除这个后顾之忧,一直以来,曹操就对这伙人采取了笼络、争取的手段,并在关中安插钉子,以控制局势。
                        官渡之战前,曹操派治书侍御史卫觊、司隶校尉钟繇安抚关中,一番忽悠后,终于让关中保持中立;
                        赤壁之战前,曹操又派张既去了关中,把马腾忽悠到朝廷来做官了,连家属一起来了——名为做官,实为人质,马腾一旦入了曹操的瓮中,自然就是虎落平阳了。曹操表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留在关中统领马腾旧部。
                        然而马超这人野心极大,能力也强,他结好曹操,结盟韩遂,并且还拉拢羌、氏等少数民族武装,一跃成为关中最强大的军阀。
                        马超没忽悠来,这让曹操寝食难安,
                        他知道马超这人呆在关中意味着什么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87楼2012-10-09 17:04
                        回复
                          但光知道马超要闹事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
                          于是,为了摆平关中,曹操决定各个击破!
                          他采取了一个高明的策略:孤立马超,拉拢韩遂。
                          为了把韩遂弄到朝廷来,享受马腾同样的“待遇”,曹操趁着韩遂派心腹阎行前来谒见之机,要他带一封信回去,信中说希望韩遂早点来朝廷与自己共辅朝政,说白了,就是要把你弄过来控制起来。
                          阎行回去了,劝韩遂早点归附朝廷,韩遂犹豫不决,说等几年再说,可是没过多久,他想通了,把自己儿子和阎行的父母一起送去许都,以表示诚意。
                          虽然如此,曹操心里还是很清楚,这伙人,是不可能跟自己一条心的,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决定,
                          武力解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88楼2012-10-09 17:06
                          回复
                            可是当时有一个问题

                            关中不但地方大,而且军阀多,除了马超韩遂,还有其他一些小军阀散落各地,平时都很难找到他们,如果一个一个去打,费时费力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聚拢起来,一起消灭!这个在说赤壁之战前也有提到过
                            不过他们一起来开会,一起来旅游,不太现实,所以只有一个办法:
                            逼他们造反,自然就会跑一块去。

                            要逼人家,当然不是拿刀子往脖子上架,得有方法。
                            曹操的这个方法,就是“假道伐虢”之计
                            所谓假道伐虢,说简单点就是,假装向你家借个道消灭你邻居,实际上是为了灭你。曹操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假装要讨伐张鲁,实际上是要灭马韩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90楼2012-10-09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