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4,357贴子:89,837,394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作为新任的军事总负责人,一切应该是先有方案,让部下去按你的方案执行,哪能说到时再看办呢?
吕蒙对鲁肃说:“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接着,拿出来一套事先写好的完整方案,把周遭的军事地理形势,分析的一清二楚,问鲁肃,你看就按这个办怎么样?
鲁肃大吃一惊,酒也醒了,这吕蒙,哪个是武夫啊?拍着他的背说:“我不知道你原来这么牛”(“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接着又说了一句名言:“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回了他一句更名的言:“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就从这桌饭局上流传了下来。
二人从此结为好友。
有了吕蒙的这个态度,鲁肃转变的决心更大了。他屯在陆口,结合吕蒙制定的战略战术方针,开始加强自己的实力,“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
这一转变说明,鲁肃已经从一个盲目的联盟支持者,变为了一个有计划的联盟支持者,他对刘备政权,不再是一味的讨好献媚,而是主张建立自己的军事实力,以求在联盟中更多的话语权。
这才是一条正路,不管如何联盟,自己的枪杆子不能丢。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一切外交全是空话。
但可惜,他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太晚了。如果他当年不得已借出南郡之时,就早想到这点,为自己留下足够的军事发展空间,日后的联盟决裂悲剧,可能就不会出现。
联盟的基础,是平衡,当一方过分强大的足以完全威胁自己的时候,联盟的破灭,是必然的。
现在,刘备牢牢掌控了南郡,鲁肃虽然转变了政策,但战略要地全被刘备所占,他没有什么顾忌。
现在的刘备,正在全力的筹备伐蜀事宜。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颠沛半生的他,刚刚咸鱼翻身,就立马变的一帆风顺。
有一个天大的机会,突然的,就降临到了他头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4楼2012-10-09 16:26
收起回复
    说到这个机会,就要说到一个人。
    张松。
    张松,字子乔(这个字好),蜀郡成都人。
    这个机会,不用说,就是“张松献图”了。对这一节,三国演义有浓墨重采的描述,这里,用三国志里的描述,再行梳理一下。
    之前有说过,张松去向曹操献媚的时候被冷落而导致他怀恨在心。
    回到益州后张松一直说曹操的坏话,是因为他不愿意让曹操成为自己的主顾了。
    因为他选择了刘备。
    不过他也没别的可选。
    现在,南郡已在刘备治下,刘备是直接威胁刘璋的人。
    所谓张松献图一事儿,是有的,但依然和诸葛亮没什么关系,纯粹是一次张松自发自觉的过程。
    张松有了这个打算,但还有一个疑虑。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5楼2012-10-09 16:34
    收起回复
      2025-11-11 17:3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万一刘备也是个不上道儿的怎么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决定试探一下。
      作为刘璋的幕僚,他有很多的进言机会。这次,他劝刘璋,派个使者结好刘备。
      目的很显然,就是要试探刘备的意思。所以,这个使者,要是和自己关系很好的。
      刘璋便按他的意思,派了一个人。
      一个对刘备异常重要的人,可以说,在刘备的生涯中,这个人的影响,
      仅次于诸葛亮和关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6楼2012-10-09 16:35
      回复
        这个人就是法正。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
        他和张松是死党,经常在一起抱怨刘璋暗弱,自己的一腔抱负无处施展。
        这次,就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刘备这个买家怎么样,值不值得联系。
        而刘备,这个时候的表现非常出色。
        “前后赂遗以巨亿计”
        按现在话说,就是巨额行贿,目标人,法正张松。
        法正为此,得出了两个结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7楼2012-10-09 16:36
        回复
          第一,刘备这个人,上道,跟了他,待遇差不了。
          第二,通过法正和刘备的直接交谈,他认识到这是一个雄略之主,值得报效。
          两个结 论之后,哥们儿跟他干了!
          正好,这个时候,曹操又帮了他们的忙。
          建安十六年,蜀中一个消息流传开来,曹操有可能要派钟繇,攻打汉中。汉中是蜀地的门户,张鲁划地而守,也就罢了。一旦曹操攻下,那就是对蜀地的致命危胁,这给刘璋带来极大的不安。
          这时,张松再次建议,让法正迎刘备进蜀,抢先一步打下张鲁,保障蜀地门户的安全。
          刘璋同意了,法正去了。
          法正去到之后,先是冠冕堂皇的当众宣读了刘璋的意思,然后悄悄的对刘备表示,刘荆州,借一步说话。
          然后,法正说了他的真正意思:“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将军雄才,刘璋暗弱,再加上内有张松,咱来个里应外合,益州就是将军你的了。
          刘备一听,小眼一眯,ok!(先主然之)
          刘备一直就有伐蜀的打算,现在可真是天上掉陷饼,
          就这么办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9楼2012-10-09 16:40
          收起回复
            之后刘备便开始为他伐蜀的大计开始着手准备了。
            这期间刘备做了不少考虑和事情,不过这些我们后面再说。
            相信大家还记得前文中提到的,
            盯上益州的人可不止刘备一个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80楼2012-10-09 16:44
            回复
              ——曹操

              可是要得益州,必先得关陇,再得汉中。而此时盘踞汉中的张鲁,以及盘踞关陇马超、韩遂等人,都不是曹操一个战壕的人,他们依然还是割据势力。
              既然是割据势力,那就打吧!
              他首先将枪口对准了马超和韩遂。
              关中,正在召唤曹操,他将再次率领大军,驰骋在广袤的关中平原上,在那里,他将再次建立不朽的功勋!
              只是这次出征,也是一次生死较量,曹操,差点就没命了。
              异常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81楼2012-10-09 16:46
              回复
                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胸襟、气度与胆识,他深谋远虑、凌厉群雄。
                当然,在字里行间,我们亦能看到曹操是何等的踌躇满志,但也能看到他的一丝无奈。
                写这篇文章,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别人的毁谤、非议以及责难(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据说最后效果不是很大。
                但不管怎么样,能够这样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心里话毫无顾忌的公布于众,这是需要勇气的,不像我们经常见到某些人,说一套做一套,极其虚伪无耻,
                曹操的这些话,豪情激荡、平易近人,犹似一个老朋友在跟你唠家常,无一点矫揉造作,如此的贴近你的心灵。
                这就是曹操,本色真挚,令人感慨。


                984楼2012-10-09 16:53
                收起回复
                  2025-11-11 17:33: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超级猛人,被诸葛亮称为“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可惜一生不得志,为了事业,东奔西走,全家都被杀尽,可谓惨痛万分。
                  他是造反头子马腾的儿子,而马腾,是天水兰干县尉马子硕之子。马子硕后来去官留在陇西,因为没钱娶不上媳妇,只好娶了当地的一个羌族女子为妻,生下马腾。
                  因为家里穷,马腾便上山砍柴去城里卖,以此维持生计。因为是混血儿,马腾长相奇特,身高八尺有余,可他性格宽和,待人诚恳,因此颇受人尊敬。
                  后来马腾参军,以军功升至军司马;后来,凉州韩遂造反,马腾也跟着反了;再后来,马腾与韩遂结为同盟,互相利用。他们之间时分时合,还结为异姓兄弟,有共同敌人,就一起暴打,没了敌人,就自己暴打,甚至打到马腾的老婆孩子都被韩遂杀了的地步。
                  之所以反目成仇,在于凉州残破,经济落后,地广人稀,养不起这么多人。为了生存,这两支凉州军只好南下关中,在那里安家。
                  如此一来,他们就被曹操盯上了,一阵威逼利诱,他们终于宣誓效忠朝廷。
                  可这也只是表面现象,后来他们还时不时与曹操的敌人眉来眼去。
                  


                  986楼2012-10-09 17:01
                  收起回复
                    为了解除这个后顾之忧,一直以来,曹操就对这伙人采取了笼络、争取的手段,并在关中安插钉子,以控制局势。
                    官渡之战前,曹操派治书侍御史卫觊、司隶校尉钟繇安抚关中,一番忽悠后,终于让关中保持中立;
                    赤壁之战前,曹操又派张既去了关中,把马腾忽悠到朝廷来做官了,连家属一起来了——名为做官,实为人质,马腾一旦入了曹操的瓮中,自然就是虎落平阳了。曹操表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留在关中统领马腾旧部。
                    然而马超这人野心极大,能力也强,他结好曹操,结盟韩遂,并且还拉拢羌、氏等少数民族武装,一跃成为关中最强大的军阀。
                    马超没忽悠来,这让曹操寝食难安,
                    他知道马超这人呆在关中意味着什么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87楼2012-10-09 17:04
                    回复
                      但光知道马超要闹事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
                      于是,为了摆平关中,曹操决定各个击破!
                      他采取了一个高明的策略:孤立马超,拉拢韩遂。
                      为了把韩遂弄到朝廷来,享受马腾同样的“待遇”,曹操趁着韩遂派心腹阎行前来谒见之机,要他带一封信回去,信中说希望韩遂早点来朝廷与自己共辅朝政,说白了,就是要把你弄过来控制起来。
                      阎行回去了,劝韩遂早点归附朝廷,韩遂犹豫不决,说等几年再说,可是没过多久,他想通了,把自己儿子和阎行的父母一起送去许都,以表示诚意。
                      虽然如此,曹操心里还是很清楚,这伙人,是不可能跟自己一条心的,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决定,
                      武力解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88楼2012-10-09 17:06
                      回复
                        可是当时有一个问题

                        关中不但地方大,而且军阀多,除了马超韩遂,还有其他一些小军阀散落各地,平时都很难找到他们,如果一个一个去打,费时费力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聚拢起来,一起消灭!这个在说赤壁之战前也有提到过
                        不过他们一起来开会,一起来旅游,不太现实,所以只有一个办法:
                        逼他们造反,自然就会跑一块去。

                        要逼人家,当然不是拿刀子往脖子上架,得有方法。
                        曹操的这个方法,就是“假道伐虢”之计
                        所谓假道伐虢,说简单点就是,假装向你家借个道消灭你邻居,实际上是为了灭你。曹操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假装要讨伐张鲁,实际上是要灭马韩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90楼2012-10-09 17:08
                        回复
                          建安十六年(211)三月,曹操命司隶校尉钟繇领兵出征,讨伐张鲁;同时命征西护军夏侯渊等从河东郡出兵,与钟繇共击并进。
                          当时张鲁据兵汉中,要去打他,必须从关中通过,这样,问题就来了。
                          钟繇从洛阳出发,向关中推进,关中诸将以为曹操是来袭击自己,纷纷举兵反叛。
                          韩遂当时正在西征张猛,得知消息后,立即回军。
                          回来了,马超便鼓动他造反,还推举他为老大,并且说了一句很雷人的话:
                          “老爸被朝廷控制,只好抛弃老爸而以将军为父,希望将军也抛弃亲生儿子,以我为儿子!”
                          这是个艰难的抉择,为了保命,老爸儿子都不能要了。
                          被逼无奈,只能放弃了。
                          我不知道此刻韩遂的心情,但我知道,他肯定很痛苦。
                          心腹阎行想必也担心自己的父母(都在许都),力劝韩遂放弃这个危险的想法,韩遂却说,大伙造反,这是天意吧!
                          他拒绝了阎行的规劝,毅然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并且联络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等十部兵马共十万人,建营列阵,开赴潼关天险,以抗拒曹军。
                          好了,曹操的目的达到了:
                          就是要你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91楼2012-10-09 17:11
                          收起回复
                            曹操终于找到了消灭马韩的理由。

                            在得到前线战报后,曹操立即进行部署,任命曹仁为安西将军,前往潼关统领诸军,临行前还吩咐曹仁,在他本人到来之前,不要与敌人正面交锋。
                            他要自己来
                            曹操以曹丕留守邺城,以奋武将军程昱参谋军事,以门下督徐宣为左护军,留统驻军,以国渊为丞相府长史,留统府事。
                            一切安排妥当后,曹操再次重披战袍,他将亲临前线,驰骋沙场,他的前方,是难以预知的挑战,但是为了自己的事业,他无怨无悔,努力奋斗!
                            而今年,他已经五十七岁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92楼2012-10-09 17:13
                            收起回复
                              2025-11-11 17:27: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这个奇策,就是迂回到敌人侧翼,再寻机发起进攻。

                              为了保证行动的顺利,曹操在潼关外做出决战的态势,而暗地里则准备分兵渡过黄河,绕开潼关,迂回到敌军侧翼,再相机而歼之。
                              可是能否渡河,从哪里渡河,曹操没把握,此时,他想起了大将徐晃。
                              当时为了抚定河东,徐晃在黄河边驻兵,以策应曹操。
                              为了顺利渡河,曹操将他召来,询问渡河的意见。
                              徐晃告诉他,敌人的大军都被牵制在潼关,这就暴露了他们的一个防守破绽——蒲阪。所以只要越过蒲阪,去河西建立一个据点,再从侧面袭击敌人,我们就胜了。
                              太好了!
                              这个方案,恰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曹操速派徐晃与朱灵率精兵四千,趁夜从潼关北面的蒲阪津渡过黄河,并在河西扎下营寨。
                              只要过了黄河,下一个目标,就是驰向渭水,过了渭水,潼关后面的马超,就全部暴露在眼前。
                              然而曹操的这个绝招,
                              并没有瞒过所有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94楼2012-10-09 17: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