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26,794贴子:9,667,131

心肝脾肺肾是实际的器官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p45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
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
五日死;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
一岁必死。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
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
布憿著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
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p148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
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
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
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1楼2007-02-21 21:04回复
    中医中的五脏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形而上的,第二种是形而下的,前者是主要的


    2楼2007-02-22 08:54
    回复
      2025-08-19 18:38: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请列举中医论著中关于 虚心肝脾肺肾、实际器官心肝脾肺肾的论述内容


      3楼2007-02-22 09:23
      回复
        ok,等我去查相关资料


        4楼2007-02-22 09:40
        回复
          以前发过一个较全的,暂时找不到了。先给你这个看看:
          本神第八法民
          黄帝问于岐伯日:凡利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建铁,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米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请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

          从此文可看到形而上的心。

          关于实际器官的论述,心如垂莲,重多少多少斤之类,我也暂找不到,我想你并不很关心这一块吧?:)


          5楼2007-02-22 10:20
          回复
            明代李 梃 《医学入门·脏腑》指出心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之分.因此可以证明心不是一个具体的器官 ..原文为:"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也.有血肉之心……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8页)
            明代医学家赵献可<<医贯>>中,有关于有形之心和无形之心的论述.原文为:" 君主是一身之要,然则主果何物耶?何形耶?……若有物可指,有形可见,人皆得而知之矣,惟其无形与无物也,故自古圣贤,因心立论,而卒不能直指其实 ".(人卫出版社 2页)


            6楼2007-02-22 10:20
            回复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

              这是实际的器官,还是虚拟的呢


              7楼2007-02-22 10:29
              回复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 

                这是实际的器官,还是虚拟的呢? 
                 #################################################
                这个问题我没把握。个人倾向于是指抽象的五脏。
                当然也不排除是指具体的五脏


                8楼2007-02-22 10:32
                回复
                  2025-08-19 18:32: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抽象的概念,为什么要躲避(必避五藏)呢?
                  “刺中心,一日死”而且关于死亡时间,言之凿凿,有何凭据呢?有什么验证性的研究呢?


                  9楼2007-02-22 10:34
                  回复
                    其他叫嚣乎东西的中医人士,怎么都没声了


                    10楼2007-02-22 10:35
                    回复
                      抽象的概念,为什么要躲避(必避五藏)呢? 
                      “刺中心,一日死”而且关于死亡时间,言之凿凿,有何凭据呢?有什么验证性的研究呢?
                      ########################################################
                      抽象的概念也必然和物质相联系,就好比经络,虽然是形而上的概念,但还是离不开物质基础,刺中身体某个部位,对应了五脏?我不知道。
                      不过我说了,可能就是具体的五脏,一日死估计是大多活不过一日的意思吧,不要死扣,中医有时是虚数我认为。


                      11楼2007-02-22 10:38
                      回复
                        这里有涉及到理论的严谨、严密性的问题。
                        黄帝内经论述理论如此轻率,令人汗颜


                        12楼2007-02-22 10:40
                        回复
                          有什么验证性的研究呢? 
                          #######################################
                          古人的经验?
                          研究论文?古人不会写。没留下。:


                          13楼2007-02-22 10:40
                          回复
                            这里有涉及到理论的严谨、严密性的问题。 
                            黄帝内经论述理论如此轻率,令人汗颜。
                            ###################################################
                            中医属于宏观科学理论。
                            宏观科学理论确实不如现代味观科学理论严密。
                            中医理论确实不如西医理论严密


                            14楼2007-02-22 10:42
                            回复
                              2025-08-19 18:26: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论文不论文,只是个形式。关键问题,理论论证要严密,如果不严密,那又置天下苍生的性命于何处呢


                              15楼2007-02-22 1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