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50,043贴子:10,088,072

回复:宝钗那般的女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UP


63楼2007-02-26 13:24
回复
    • 59.172.88.*
    争论的好奇怪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帖子一看就是喜欢宝钗的写的嘛
    那么对宝钗没甚好感或者甚至讨厌的看了题目就罢了,何苦还进来?
    还要来进行是非好坏的辩论?明明是不可能有结论的东西。
    红中的女儿个个都是可爱可叹的,若真是从公而论,都是美好的形象。
    落到每个人的审美观上,自然就有好恶分化,非常之正常。
    爱谁,自然就度其之心,多有体会怜惜。
    人无完人,反对者亦总有可讥之处。


    64楼2007-02-26 13:59
    回复
      2025-11-19 10:00: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上,您只要多看看这个吧里的其它文章你就知道了,此吧是多么的黑暗无良


      65楼2007-02-26 16:57
      回复
        希望我上面的话没有吓到64楼的朋友,呵呵^_^


        66楼2007-02-26 16:58
        回复
          当你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多读几遍红楼梦的时候,你不得不开始喜欢宝钗了.这是曹公精心设计和塑造的人物.她不用假托仙子下凡,却艳冠群芳,除她妹妹薛宝琴以外,便无人匹敌.更难得的是一颗心,始终不染世俗,却赢得了"恁是无情也动人"赞誉,这是那些终日自怜以引起人们同情的弱女子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所以曹公称宝钗为"山中高士晶莹雪",处处隐喻着宝钗的高洁,通透,晶莹,这岂是那些只看重表现的俗子所能领会得的了的心性和境界呢?呵呵,再次为曹公喝彩,为楼主加油!


          67楼2007-02-26 17:16
          回复
            嗯,顶楼主。最喜欢宝钗的乃是她宽容大度、遇事多为别人着想的心胸性格儿。这样的人生活在身边,纵然很难与她成为知心至交,那份“君子其淡如水”的相处也能够带来温暖与平和的感觉。若能与她为伴侣,共同的生活当是如那英《船》中所唱的那样,是一种“没有忽高忽低却温暖的精彩”。喜欢这样的平淡中有温馨,那是婚姻相守的至高境界了。

            我们的社会总是容易走到极端去。人人平均的大锅饭,迅速演变成严重的贫富分化;事事只考虑国家集体利益,迅速演变成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追求“自我、个性”的浪潮中,“我只为我的心”自然会拥有大批追求者,勿庸置疑。所以宝钗似乎在哪个阶段都不讨好,不说“封建卫道士”了,便来说“虚伪有城府”。所以能看到楼主的文字,很是喜欢,也相信世间自有一些如楼主一般的爱钗之人,不会因为别人说什么而改变。


            68楼2007-02-27 11:02
            回复
              • 60.219.136.*
              她是淡然女子 
              冷极 
              淡极始知花更艳 
              又是悲情女子 
              隐藏太深、太深 
              致最后失去自己 
              ————————
              关于颦儿,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着实佩服,清高。我从前有她的影子,张扬,自负。
              您说的何其的好。她圆滑,只是因为她有自己的处世哲学而已,那是经历了千万次与生活中矛盾碰撞,寻求的一种方法。喜欢她,越随着时间流逝,越喜欢她。因为我越理解她了。关于王熙凤对宝钗的评价,不关几事三不知。有人说是误解。但我认为不是。她的确是不关几事三不知。她只不过想平静淡然的活着而已。仅此而已。
              宝钗,究竟有几个能真正读懂呢?


              69楼2007-02-27 12:53
              回复
                我身边有个绝似宝钗的人.通过红楼,我开始理解那个人.
                其实生活中的宝钗,即使是拥黛的人,也会喜欢的.呵呵.
                但是我不喜欢.因为她强得可


                70楼2007-02-27 19:53
                回复
                  2025-11-19 09:5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2.209.112.*
                  宝钗,不是俗人能读懂的。
                  现实中有太多以林妹妹自居的人,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美,是什么心胸,气度。。。。。悲哀


                  71楼2007-02-27 21:59
                  回复
                    楼主好文章

                    这么淡然的文字和淡然的态度,真真另人敬


                    72楼2007-02-27 22:32
                    回复
                      宝丫头很聪明!改变不了便不去改变!到头来仍然没有逃脱所谓的命运!终究算不得一个完美的人物


                      73楼2007-03-01 15:24
                      回复
                        世上又哪有完美的人物呢?


                        74楼2007-03-01 15:35
                        回复
                          楼主的文章读起来真是温润,句句有理
                          赞下~~

                          而且从楼主的回帖里也看出虽温和却不懦弱呢
                          支持楼主~~~~

                          期待楼主的好文~


                          75楼2007-03-01 23:53
                          回复
                            在那个社会,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就如同现在的社会一样,楼主没被朋友背叛过吧。其实如果有一天你尝到北最在乎的朋友背叛的时候你再看红楼梦就知道宝钗的用意了
                            只能客观地说,曹雪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封建时代的标准女子形象,大家闺秀的相貌以及作风,但是毕竟所作的事情还是属于在无形中杀人的


                            76楼2007-03-02 04:57
                            回复
                              2025-11-19 09:48: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爱,不论以何种的方式来付出
                              对象太多便有了被疑为伪善的悲哀

                              总是说宝钗是个封建社会的标准女子,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
                              我虽不通,但至少明白封建社会的女子要明确的遵守三从四德这样的要求才可称为标准,才可被烈女传等传扬
                              但三从到底是何三从呢?“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何谓从?服从,简单的理解
                              那么宝钗满足这从之要求吗?
                              且不说在与宝玉等辈的交往中更多的是提出规劝甚至于明明知道对方反感也仍然劝戒,这是“从”?

                              那四德又是什么呢?德行、言辞、容貌、技艺。
                              这更多的是一种女性角色的修养。敢问园子里哪位女子没有四德呢?只是哪个方面或多或少罢了。这四德在完成之后还有最终达到“妇顺”
                              可是宝钗呢,有德却未顺
                              这能是正统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那个女子见到自己不悦的东西(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人际关系上)能容忍就容忍,能帮助就帮助,不过是尽自己的心力罢了
                              那个女子见到社会的阴冷与无望也便只能冷然一笑,既悲且哀
                              总觉得悲剧固然最美的地方是把美丽的地方毁灭给别人看
                              可是悲哀更剧的难道不是明明自己想有所为却最终只能无能为力更凄楚吗?


                              77楼2007-03-02 0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