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春秋战国吧 关注:284贴子:3,747

回复:上古秘辛——一位老记者的临终自述(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沈芳华这回倒是给了徐卫东面子。  “那这个引路棺指引的道路通向哪儿呢?”我追问道。  “当然是通向这个风水镇里放置镇物的地方。”徐卫东答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古人需要取出镇物或者更换镇物,所以在风水镇建设之初就会设下这种引路棺以备后人所需。因为风水镇里都设有机关陷阱等各种保护措施,比如说咱这个就设了一个三环套月的连环陷阱。不过这倒不是为了防盗,因为镇物虽说都比较奇特,但大多不是特别值钱的东西,懂行的盗墓贼一般也不会去找这个麻烦。这些保护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外人或有意或无意地改动、破坏了镇物,从而影响了当地的风水。”  “而且——”沈芳华插话道,“镇物所在之处应该还有一条备用秘道通向地面。所以只有先打开引路棺,找到通往镇物的道路,然后再寻找秘道出去。”  原来是这样。  我正待再次开口询问,引路棺棺盖上的酒精灯却突然晃动了起来,一瞬间我以为是再次发生了余震,刚要躲避却发觉脚下的地面平静如常。  不是地震,那灯怎么晃起来了?我望向面前的这口引路棺,刹那间惊得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这口棺材自己在棺床上上下摇晃了起来,幅度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伴随着剧烈的晃动,棺材的底部发出了连续不断像水开锅一样“咕噜、咕噜”的声音,似乎是有什么东西正在奋力挣扎,试图从下面把棺材顶翻。  沈芳华突然冲上前去,一把从棺盖上抢下酒精灯,大声喊道:“快躲开!”
本文由'天涯热帖网'整理,地址:http://www.tianya200.com/112421_4.html



IP属地:山东25楼2012-04-16 00:03
回复
    没了吗?.


    IP属地:新疆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2-04-16 02:59
    回复
      2025-08-30 16:29: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完了吗?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2-04-16 08:45
      回复
        求更新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IP属地:新疆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2-04-16 10:36
        回复
          65号救援队


          IP属地:江苏29楼2012-04-16 17:07
          回复
            怎么没有了,楼主人呢?快发快发啊!等待中……


            来自手机贴吧30楼2012-04-16 22:49
            回复
              好吧


              31楼2012-04-17 16:41
              回复
                草,不让发了


                IP属地:山东32楼2012-04-17 18:46
                回复
                  2025-08-30 16:23: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十六章 开棺


                  IP属地:山东33楼2012-04-17 18:51
                  回复
                    沈芳华呼喊之间,我已经两个箭步拉开了和棺材的距离,随后马上把枪口对准了棺材下面。心说不管跑出来的是什么怪物,只要它一露头,先来上两枪再说。
                    徐卫东此时也早已把步枪端在了手里,和我一样紧张地盯着前面剧烈摇晃的棺材。看来他和我想的一样,也准备给对方先来个下马威。
                    然而就在我们蓄势待发之际,这口棺材却突然开始平静了下来。只见它晃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平缓,片刻之后又安稳地停在了棺床之上,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怎么回事?”我望了望徐卫东,问他道。
                    “**,什么玩意?是不是跑了?”徐卫东低声骂道,他死死地盯着棺材,看来也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说实话,刚才那一刻我已经鼓足了勇气,心里已经做好了出来个怪物和它拼命的准备。可是现在却突然有些胆怯了,一时间竟不敢上前。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放鞭炮碰上了哑炮,很想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却又害怕它突然炸响一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还真是这么回事,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很难体会。
                    就在我还犹豫该不该过去看看的时候,沈芳华却已经几步走到了棺材面前。“这是……”她似乎有了重大发现,忙不迭地喊我们过去,“你们快过来看看!”
                    我有点惭愧,赶忙跑到她旁边,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发现棺材下面的汉白玉石台此时竟然已经被染成了血红之色,它周围的地面上也是一片鲜红,呈现泼洒之状。看样子竟像是刚才棺材晃动的时候,从它和棺床之间的缝隙中涌出了大量的鲜血,血液四散飞溅所导致的结果。
                    看到这种鲜血淋漓的场面,我有点毛骨悚然,问沈芳华道:“这是……血吗?”
                    沈芳华确实胆气惊人,一般人避之惟恐不及,她却伸出一只小指在棺床之上抹了一下,送到鼻尖之处闻了闻,然后冲我摇了摇头。
                    


                    IP属地:山东34楼2012-04-17 18:52
                    回复
                      徐卫东也用手指蘸了一下洒在地上的血红液体,闻了一下后说道:“什么腥气都没有,应该不是血……”可话音未落,他好像猛然间又想到了什么,突然蹲下身子仔细观察了起来,片刻之后对沈芳华开口道:“沈家小姐,赶紧拿家伙开引路棺。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也许是出于同道中人特有的那种行业默契,沈芳华此刻竟也不再多问,立刻打开了随身携带的那只急救箱,从里面拿出了一套奇怪的工具,开始和徐卫东一起忙活了起来。
                      只见沈芳华把四个小吸盘一样的东西吸在了棺盖上面的四个角上,并在每个吸盘上穿入了长短不一的钢丝,然后把几股钢丝通过一个雕刻成龙头造型的曲管汇到了一起;徐卫东则把一个大个的吸盘固定在了汉白玉的棺床侧面,并在吸盘上安装了一套类似滑轮组的装置,这个装置看上去已经使用过很年了,上面斑斑驳驳,绝对是一个老玩艺。最后沈芳华便将手里的曲管连接到了这个滑轮组上,并安装上了一个摇柄。
                      后来我才知道这套装置名为“五爪龙”(因为用到五个吸盘),俗称“开口笑”,是盗墓行业里为了安全开棺避免伤害而创造的一种特殊工具。
                      沈芳华准备停当之后,开口对我说道:“唐增,你趴下。”
                      “啊,趴下?”我一愣,疑惑地看着她。
                      徐卫东闻言笑道:“唐通讯,沈家小姐让你趴下是为你好。你不知道开棺的瞬间有多危险,古人最喜欢在棺材里安放机关,什么箭弩毒雾的都有。这口棺材虽说是口引路棺,不是放死人的,但是看这外面布的陷阱,又是神鸮又是琥珀尸的,所以十之八九这口棺材也有问题。要不那个黄明早就自己动手了,根本用不着找你们俩的麻烦。
                      所以,你就快点趴在地上吧,万一开棺之时你来个万箭穿胸,那可就辜负我们沈家小姐的一片厚意啦。呵呵。”
                      沈芳华脸上闪过一抹红云,没有搭理徐卫东的揶揄,只是催促道:“你们都赶紧趴下,我要开棺了。”
                      从他们准备开棺工作的时候起,我就成了闲人。既帮不上忙也插不了话,只是傻傻地看着二人忙活,心里很有一点变成累赘的感觉。此时我自然也不便多说什么,只好听从号令和徐卫东一起乖乖地趴在了地上。
                      


                      IP属地:山东35楼2012-04-17 18:53
                      回复
                        第十七章
                        定向珠
                        引路棺里躺着一个死人,确切的说是一具干尸,一个穿着旧式中山装的干尸。
                        我们三人面面相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按照徐卫东所说,这口古时的引路棺是不会用来成殓死人的。可它毕竟是棺材的形制,所以装个死人倒也说的过去,或者说也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它现在装的竟然是一个现代人的尸体,这就太诡异了。
                        好半天之后,还是我先开口嘟囔了一句:“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这具尸体是后来才进去的,那棺材上的机关不是应该早就被触发了吗,怎么刚才还会起作用?”
                        沈芳华看了看棺材里的尸体,这具干尸保存得倒是很好,明显是一名男性老者,面容尚依稀可辨,她转而问徐卫东道:“这个人你认识吗?”
                        “没见过。它身上的这件老式中山装很普通,从晚清到建国初期,这种样式的中山装一直都有人穿,当然最流行的时期还是民国。如果他真是民国时期的人,在这个密闭的环境下确实也有可能变成干尸。不过……”
                        徐卫东摇了摇头道,“不过这也很难说,没准儿它就是具真古尸,只不过后来被人换上了中山装放在这里。”
                        “那唐增刚才说的怎么解释?棺材上的机关。”沈芳华接着问道。
                        “我怎么知道。”徐卫东对沈芳华苦笑道,“我虽然以前在道上有些虚名,‘旧瓶装新酒’的事也遇到过一些,但那都是些古董冥器,比如说唐代的玉匣里有一个宋代的如意;或者墓址重叠,比如汉朝人把自己埋在了战国的墓里,等等类似这样的情况。但是这些都是‘古套古’,像现在这样原封的古代棺材里停一个现代人的事我可是闻所未闻,也是第一回碰上。这也太他妈的奇怪了,估计说出去道上的人都不会相信。”
                        “这口棺材是肯定是古代的吗,是不是后人制做的?”我插嘴问道。
                        “仿的?开玩笑!唐通讯,虽说我已退出江湖多年,但这口引路棺我不用看都摸得出来真假。你以为我当年‘徐白鬼’的名号是白来的?”徐卫东的语气既不屑又自负,对我的质疑显然十分不爽。
                        沈芳华也道:“这口引路棺的纹饰肯定属于商周时期,就它的材质古老程度而言,即便是后来人崇古仿造,也绝对不会晚于汉初。”
                        我听他们二人言之凿凿,便想再看个仔细。于是我左手扶着棺材,准备俯身用右手去摸一摸上面的纹饰。可腰还没弯下去,就觉得脚上忽然变得湿漉漉的,低头一看,双脚已是一片血红,与此同时这棺材竟然再次猛烈地摇晃了起来,我一下反应不及,只觉得左手一滑,便一头栽进了棺材里。
                        也不知是我的体重太大,还是棺材里的尸体太脆弱,只听“啪”的一声,我这一摔把中山装里的干尸压了个粉碎,随即“扑”地一下腾起了一片烟雾,直呛我的嗓子。我知道这是干尸纤维化之后破碎的粉尘,所以忙不迭地用手捂住了口鼻。
                        这次棺材摇晃的时间持续得比上回还短,片刻之后便归于了平静。我躺在棺材里刚要起来,却发现沈芳华和徐卫东此时都在俯身盯着我看,两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无可奈何、哭笑不得的表情。
                        “唐通讯,有你的。你可算是给这位干尸老爷子挫骨扬灰了,以后要遭报应千万可别连累我。”徐卫东不阴不阳地对我说道。
                        这话很难听,我恼火地回应他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意为恶,虽恶不罚’,这句话你个老粗听说过吗?我又不是故意的。谁他妈能想到这倒霉棺材又突然动起来了。”
                        “行了,都少说几句。”沈芳华开口道,“唐增,你还不赶快出来,在里面躺着舒服是不是?”
                        我看了一眼沈芳华,双手一撑棺底便欲起身,可是突然感觉身子下面有个东西硌得我腰眼生疼。我扭过身子,发现这具干尸的躯干部分确实已经被我压得粉碎了,它身上的中山装都已经瘪了下去,估计现在里面都是骨灰了。反正我已经把人家压碎了,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于是我一边默念着“恕罪恕罪”,一边解开了它的中山装,找到了那个硌疼我的东西。
                        那是一颗异常圆润的琥珀珠,而且是一颗水胆琥珀,大小就和孩子们玩的那种玻璃弹珠差不多。所谓水胆琥珀,就是指在琥珀体里面封存有流动液体(通常是透明的水)的一种琥珀。这种琥珀虽然不常见,但也算不上什么奇珍异宝,不过我现在手里的这枚水胆琥珀可就不一样了,因为它的水胆之中,竟然还有一艘微雕的船,有帆有橹,纤毫毕现。而且虽然不知道它是用什么材质雕刻出来的,但无论你如何滚动这枚琥珀珠,这只小舟却总能漂浮在水胆里的水平面上,绝不倾覆。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IP属地:山东37楼2012-04-17 18:55
                        回复
                          “就是它!”徐卫东眼尖,似乎一下子就看出了什么端倪,“快把它给我,咱们要想从这里出去就靠它了。让我仔细看看。”
                          我虽然不大愿意,但是这毕竟关系到身家性命。我无奈地把珠子递到了他手里。沈芳华也马上走到了徐卫东身旁,两人仔细地研究着这个宝贝。
                          我自己又向这具干尸拜了拜,准备起身出棺,却无意中看到它中山装的内侧口袋里露出来了一个纸边。我抽出来一看,是一个已经发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几个字,又是那种我看不懂的鬼书。我本想喊沈芳华过来看看写的是什么,但一抬头发现那两个人的注意力全都在那颗琥珀珠子上,根本没人注意我这边。我顿时感到浑身不爽,便顺手把笔记本揣进裤兜里,一声不吭地走出了棺材。
                          “怎么样,二位看出了什么没有?”我带着情绪问他们道。
                          我这儿一出声,那二位好像才想起还有我这么一个活人,这才把目光从那颗珠子上移开。徐卫东抬头看了看我,说道:“这颗琥珀珠肯定是人造的。”
                          “这还用你说!打磨得那么圆,里面还有艘小船,傻子也知道这不是天然的琥珀。”我心说琥珀肉尸老子都见过了,这颗珠子算得了什么。
                          徐卫东被我顶了一鼻子灰,正待发作。沈芳华却把他拦下了,对我说道:“唐增,我们都得感谢你。我和徐白鬼分析后都认为这颗定向珠必定是那具干尸的主人生前把它吞进了肚子里。这样一来,如果不是你摔进棺材破坏了尸体,那咱们肯定发现不了这颗珠子,大家就谁都出不去了。所以,要谢谢你啊。”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段,还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万般皆天定,半点不由人”,都说是机缘巧合,谁知道冥冥中是不是真有天数?
                          不过沈芳华确实会说话,当时这几句话让我心里一下子舒服了很多。我接着问道:“把珠子吞下去了?难不成是怕被别人找到?”
                          “那是自然,而且肯定是被迫这么干的。这颗定向珠又不是十全大补丸,谁没事儿会主动吃这玩意儿。”徐卫东接口说道。他语气平和,似乎也不愿和我把关系处得太僵。
                          “那这定向珠如何定向,怎么个用法呢?”我好奇心又起,追问道。
                          徐卫东笑了笑,又摆出了一副江湖前辈的表情,反问我说:“唐通讯,你知道这口引路棺为什么会自己动么?”
                          


                          IP属地:山东38楼2012-04-17 18:55
                          回复
                            第十八章
                            泉与水
                            “是不是棺材下面有某种活着的怪物?”我对徐卫东说道。在见过了千年神鸮之后,我已经敢于打破自己的认知常识了。
                            徐卫东笑着摇摇头,然后带着揭开谜底的那种兴奋劲说道:“棺材下面不是怪物。如果我看得不错的话,它的下面是一个泉眼,一个间歇泉的泉眼!”
                            我闻言立刻恍然大悟。间歇泉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现象,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在特定时间才会喷涌出水的地下泉。根据泉眼位置的不同,它出水的速度和流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合适的条件下,甚至可以形成高达数米的喷泉。而且,每一处间歇泉喷涌的特定时间都不一样,有一部分泉眼是在固定时间喷涌,而另外一部分的喷涌时间则是随机的。
                            “这口间歇泉喷发的地下水的水质比较特殊,可能是富含大量的铁元素,所以呈现出了红色,这才看起来和血差不多。”沈芳华继续对我解释道。
                            “这个我明白了。但是那颗定向珠怎么用呢,扔到泉眼里?”我问道。
                            徐卫东踩了踩脚下:“你注意了没有,地上的青石板每一块都刻有很深的纹路,而且片片不同。关键就在这里。”
                            “这点我和沈大夫刚一下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但不知这里藏着什么玄机?”我一向好学,追问他道。
                            “当我确定了引路棺晃动时喷出来的不是血之后,心里就已经初步确定那下面是一个泉眼了。于是在让沈家小姐开棺之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地面上喷出来的红水,发现流到地上的水都沿着石板纹路的沟槽有规律地四散流动。这说明地上的青石板虽然看起来每一块都是平平整整的,但实际上它上面刻制的纹路肯定是深浅、角度、高低都不相同的,这样做就是为了引流,从而导引这颗定向珠去到特定的位置。”
                            徐卫东的这一番话把我给说得瞠目结舌。其实他说的我明白,这就和人工修渠引河是一个意思。可是现在这个地方——我环顾了一下这个巨大的空间,心说这里至少也得铺上好几百块青石板。如果真是徐卫东说的那样,那此地的建筑难度简直大到难以想象。先不说后期雕刻、铺装石板所需要的精细程度,只是前期水的流向及推动力的综合计算,还有纹路的统筹设计,就算精通流体力学的现代人恐怕也很难完成。
                            “古人……有这个本事吗?”我惊诧地望着徐卫东,难以置信地问道。
                            沈芳华见我满脸都是质疑之色,担心徐卫东和我再发生不愉快,便接口说道:“唐增,你不要小看古人的能力。当然,因为你见过的世面不多,所以有这种疑问也不奇怪。我问你:在你看过琥珀肉尸和那颗里面有船的定向珠之前,你会相信古人有制造它们的能力吗?”
                            我无言以对。沈芳华接着说道:“我觉得徐白鬼分析得很有道理。当他跟我说棺材下面是间歇泉的时候,我之后的想法就跟他不谋而合了。你看这颗珠子——”她说着从徐卫东手里拿过了定向珠,放在了我的手上,“它的直径和石板上的花纹匹配得刚刚好,既不会越过纹线,又可以平滑地在沟槽里运动。而且,我敢和你打赌,这颗珠子水胆内的水量以及里面小船的重量都是古人精心计算好的,目的就是让这颗琥珀珠达到一个特定的密度,从而能够让水流持续推动,以符合引流的需要。信不信由你,换成别的东西肯定不行。”
                            她说得有理有据,我根本无从辩驳。
                            “信不信无所谓,一会儿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咱们也没有其他出去的法子,目前就这华山一条路了。”徐卫东开口对我说道,“来,唐通讯,受累搭把手。咱俩先把这口引路棺从棺床上抬下来……”
                            “这是要干什么?”他们俩刚才的那些话已经把我都说傻了,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徐卫东的意图。
                            徐卫东看我没有动作,马上把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喊道:“快来帮忙啊,把棺材抬下来好让泉眼露出来。放地上就行,放心,棺材底儿是平板的,不会影响沟槽里的水流。”说着他又瞟了一眼不远处黄明的尸体:“还得把他放进棺材里,省得回头再让这具尸首把水堵住了。”
                            我这下听明白了,于是把手里的定向珠还给沈芳华,快步上前去帮徐卫东一起抬棺。我和他一人一边,各自用双手撑住棺底,俩人没费太大的力气就把这口引路棺抬离了棺床。这倒并不意外,因为它要是太重的话,间歇泉喷涌之时它就不会摇晃得那么厉害了。
                            我和徐卫东把棺材放到了一边,然后又去搭黄明的尸体。沈芳华也没闲着,独自拆卸整理起开棺时用过的“五爪龙”。等她干完后,我和徐卫东便把黄明的尸体扔进了棺材,合上了棺盖。此时我的心里开始期望他们二人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就像徐卫东说的那样,这是华山一条路,如果行不通的话,我们三人就只能在这里等死了。
                            “来,咱们先看看棺床。”徐卫东在身上擦抹了两下搬尸体的手,转头对我和沈芳华说道。
                            棺床其实就是放置引路棺的那个石台,只不过这张棺床是用某种玉质雕刻而成的,外形呈现出一种弯曲的波浪姿态,通体则被打磨得异常光滑温润。这些我刚下来时就已经看到了,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张玉制棺床被棺材压住的一面竟然还大有文章。如果不是把引路棺抬了下来,任何人都难以发现。
                            


                            IP属地:山东39楼2012-04-17 18:55
                            回复
                              2025-08-30 16:17: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十章
                              地户入口
                              “你刚才说——北极星?!”沈芳华似乎并不是在问我,而是在问她自己,“对,北辰!(逍遥于津注:北辰即北极星的古称)起点就是北辰!”她兴奋地喊了起来。徐卫东也站了起来,笑道:“看来棒槌也是有用的,呵呵。”
                              “放定向珠的星星是北极星,有那么简单?”我反倒有点不敢相信了。
                              沈芳华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对我道:“唐增,又得谢谢你呀,你这个棒槌一语点醒了我们两个梦中人。你也许不知道,有能力进入或者说主动进入这种风水镇的人一般都是我们这行的高手,而这些人都和我、还有徐白鬼一样,对很多事情的判断都有自己的一套惯性思维,通常情况下,这对我们倒斗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当我们两人看到这幅紫宫北斗图的时候,就会把它和‘天星风水’理论联系到一起,然后去思考各个星体的星相涵义,以此来判断定向珠安放的正确位置。这对我们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绝大部分的古墓里,只要出现有
                              星图,就得照此办理,肯定要去分析星体的星相涵义的。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惯性思维。
                              但是这次,星图的设计者耍了一个花招。他知道能看到这幅星图的人必然会从‘天星风水’理论的角度去考虑,所以他有意把泉眼设计在了‘华盖’处,让我们确信这种惯性思维的正确性。但是他又在星图上故意添加了很多不存在的星星,让我们陷入疑虑,从而使人难以判断出正确的位置。而事实却是,这个设计者使用了一个连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理论来设计定向珠真正的起点。”
                              “唐通讯,你知道北极星又叫什么吗?”徐卫东问我道。
                              “指北星啊,用来判断北方定向嘛。”我一下子也明白了。徐卫东笑道:“对呀,谁都知道北极星可以用来定向,咱们现在不就是要定向嘛,呵呵。”
                              后来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无意间读了一本金庸先生的小说《侠客行》,里面描写在侠客岛上,各门派高手面对隐含有绝世武功的石壁时,也是出于惯性思维,大家只是专注于破译上面的诗文词句,终未得解。而主人公石破天并不识字,任何文字都对他毫无意义。但也正因如此,从他的角度看去,所有的文字都是一把把不同的利剑,他也以此破解并习得了神功。
                              在某种程度上,《侠客行》里的这段情节和我们此时的真实经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以致于在我当年读完这本书之后,还曾多次把它推荐给沈芳华。
                              在我无意的“点拨”下,沈芳华和徐卫东一致认为北极星的位置就是定向珠的起点。于是,沈芳华便拿出了琥珀珠,放到了北极星所在的那个点上。
                              “现在干什么?”我问道。
                              “等呗。等这眼间歇泉再次喷涌出水,我们跟着珠子走就行了。”徐卫东回答道。
                              “那得等多久?”
                              “不知道,也许一分钟,也许一个月,只能听天由命了。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盼着毛主席他老人家保佑,让它快点出水。”徐卫东离开了棺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后背靠着引路棺,拿出了一支烟点上,然后对我们说道,“你们俩也都坐下歇会儿吧,傻站在那儿也没有用。”
                              我和沈芳华一想也是,便也把后背靠在了棺材上,一起坐下来休息。
                              半晌之后,可能是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我开口问徐卫东说:“哎,我说徐排长,你道上的名号为什么叫徐白鬼?我看你比我还黑不少呢,跟非洲人民都有一拼了。”
                              “滚!”徐卫东怒道。旁边的沈芳华差点儿都笑出声来了。
                              “我又没有别的意思,这不就随便问问嘛,您别动气。”我转头又问沈芳华,“沈大夫,你知道他这名号的由来吗?”
                              沈芳华看了一眼徐卫东,对我说道:“人家徐白鬼以前在道上,那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不过他风光的时候,我没亲眼见过他,他的事都是听我家里人聊起的。”
                              “道听途说的事你就别跟外人瞎咧咧了。再说从你们沈家人嘴里说出来的,肯定对我也没什么好话。”徐卫东在一边说道。
                              徐卫东话是这样说,但我听得出来他的语气里并没有真的要阻止沈芳华的意思。于是我接着问沈芳华说:“沈大夫,你就说说呗,让我也开开眼,听听你们这些高人的传奇事迹。”
                              沈芳华笑道:“唐增,你别看徐白鬼他现在长得黑,以前可是白净得很。家里人跟我说他以前几乎就是面无血色,和地府里的白无常似的,所以道上送了他一个徐白鬼的绰号。而且,他当年之所以面色如此苍白,除了天生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和他的所作所为有关。
                              听我家里人说,徐白鬼天资聪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盗墓技术了。而且他勤于钻研,白天几乎不出门,只是埋头在家里研究各类古籍,学习各种传统文化和盗墓技巧。晚上则和他们家的人一起外出倒斗,向前辈们实地学习各种盗墓手段和应对机关的方法,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
                              正因为他如此刻苦,所以本事长得很快。他出道之后,很快便毫发无损地盗了好几座大墓,一下子在同辈之中脱颖而出。不过由于长期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让他很少能够晒到太阳,所以肤色一直是惨白的。于是,‘徐白鬼’的绰号便在江湖上传开了。”
                              “胡说。”徐卫东打断了沈芳华,“老子从前长得白不假,但是跟晒不晒太阳扯得上吗?老子当年面无血色是因为小时候跟着叔公他们出去做活时不小心中了一种尸毒,这才留下的后遗症。”
                              沈芳华没有理他,继续跟我说道:“听说他下过很多大墓,好像连埋着武则天的乾陵都下去过。干盗墓的虽说不少,但没有几个人进过皇陵,所以徐白鬼的名头在那时可响了。
                              不过多年前听说他为了一座大墓,独自一人去了西南边陲,从此便没有了音信,江湖都传言他已经死在了那里。没想到他摇身一变,竟然成了一名黑脸的解放军战士了。”
                              “有你这么形容的吗?!”徐卫东怒道,“什么叫摇身一变?老子那是弃暗投明,投笔从戎!”
                              我扭头对徐卫东说道:“徐排长,那你当年为什么要弃暗投明,又是如何投笔从戎的?为什么脸上又变得黝黑了,当兵以后晒的?还是什么尸毒的后遗症痊愈了……”
                              “别吵!快听——好像要来水了。”徐卫东厉声打断了我的提问,指了指前面的棺床。
                              果然,棺床那里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声音,看来间歇泉终于要喷涌了。谢天谢地,我们三人赶紧起身跑到棺床旁边,都把目光投向了那颗放在北极星位置上的定向珠,睁大了眼睛准备见证奇迹的发生。
                              


                              IP属地:山东42楼2012-04-17 1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