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3日
漏签
0
天
理论物理吧
关注:
39,739
贴子:
830,599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42
回复贴,共
3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理论物理吧
>0< 加载中...
我认识的物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楼喂百度
送TA礼物
1楼
2011-03-26 19:19
回复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从高中开始,突然就对物理感兴趣来,不知道为什么,想通一个物理问题就觉得很快乐,但是自从学习波粒二象性,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脑海里徘徊,因为我得不到更好解释,或者说我想不通这个问题。或许是我高中的一点遗憾吧,大学没上理科学校.....
自学的过程很痛苦,看到不懂的只有自己理解,也许是我的性格问题,我不喜欢问人,喜欢自己思考
3楼
2011-03-26 19:30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9-03 19:03: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路走来,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毫无疑问,这两个理论都是正确的。
回过头来想想,这两个理论建立的过程,其中有一个理论自建立之初便让人惶惶不安--量子力学。
为了给大家能够更好的在宏观世界里找到微观世界这样的经验,看下面一个问题:
4楼
2011-03-26 19:33
回复
收起回复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上面这个一维的过程中,限定了人在抛球时随机向一个方向抛完球时,下次必须向相反的方向抛球。如果没这个限制条件,计算要复杂得多。出现的情况和上面的分析差不多。即:离x=0越远,速度的取值范围就少,离x=0越近,速度的取值范围就越多。把这个结果推广到二维和三维的情形,结论也一样。
7楼
2011-03-26 19:35
回复
收起回复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现在宇宙中有另外一个人(B)在观察这个坐在车里的人(A),他只知道A原来在x=0处,并且是静止的,他也知道这个人可以通过向外抛小球的方式来使自己运动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小车里的人来到了距离x=L的地方,请问,他能否通过计算来得到A是如何到达L的?B在草稿纸上画出了无数种可能(即把A的起点和终点用直接或者曲线连起来),并且把每一种可能都严格的通过计算算了出来。在计算的过程中,B还把明显不可能的情况给排除了(比如说发现A超光速了),可是,B还是发现有无数种可能,于是B得出一个结论:我根本就不知道你是如何到达x=L的…….(1)
8楼
2011-03-26 19:35
回复
收起回复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某一时刻,B如果准确的知道了A的位置,他发现这个位置如果离开A初始的位置越大,那么B对A的速度(或者说是动量)就能够越准确的表达,用数学语言来说即:△X越大,△P越小;相反,如果B发现A的速度的改变量越大,那么B对A的位置的描述就越准确,即: △P越大,△X越小。这个和不确定性原理的描述竟如此的一致!
9楼
2011-03-26 19:36
回复
收起回复
厉风
理论郡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IP属地:黑龙江
10楼
2011-03-26 19:36
回复
收起回复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再来看下A这个物体。A这个物体由于本身在向外抛小球的这个动作导致A原本静止而运动了起来,在下一次静止的时候,这时候A最有可能处的位置在一个半径为R的球面上。再下一次静止时,A会以上一次的终点为起点,继续以同一个半径为R的球面上而出现,如此往复。
我想说,这个过程就是在离散空间做惠更斯原理,这里我看到来波函数的影子......
11楼
2011-03-26 19:38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9-03 18:57: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说到这,在描述宏观物体的时候竟然也会出现像不确定性原理,波函数,路径积分等等通常只在微观下表现得明显的东西。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微观下出现这些东西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会不会微观粒子也像车上的人一样,在随机向外抛“小球”?
13楼
2011-03-26 19:41
回复
收起回复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思考一下,要符合这样的小球还真少,他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时刻在产生,对一切物体来说都存在
2.质量很小甚至为0
3.动量不为0
有吗?------------------------“引力子”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14楼
2011-03-26 20:04
回复
收起回复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至于说这个“引力子”是如何作用于其他物体而产生引力的,这个后面再说。
16楼
2011-03-26 20:12
回复
收起回复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还是回到(1)。
B处的人在计算A是具体如何到达X=L时发现一条途径:我可以从空间所有小球的分布中得到。
于是B把空间所有的小球都在同一张纸上标上了坐标,可是他发现,仅仅根据这些小球在空间的坐标是无法计算的,还必须要知道每一个小球相对于抛出点的时间,于是要准确求出“作用量”必须知道每个小球的四个量(x,y,z,t)(2)
这些作用量跟这些小球在空间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从随机抛球的过程中,在小车周围的空间分析,你发现如果这个空间的范围取得越小,这些小球在空间的分布就越不对称,对应着作用量就越大,而这个不对称的程度显然不是线性的关系,当距离大到一定程度直至无穷大时,这个作用量显然很快的就收敛为0了。
17楼
2011-03-26 20:22
回复
收起回复
地平线9341
理论爵士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随即迈步
18楼
2011-03-26 20:31
回复
收起回复
地平线9341
理论爵士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随机迈步
19楼
2011-03-26 20:31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9-03 18:51: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baochao1987130
理论子爵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别忘了,每当这些“小球”给自身带来一份“作用量”,他在空间形成的这些小球就给“另一个物体”额外的带来来一份“作用量”,而这另一个物体要能够长期的跟这个物体稳定存在,有啥好模型没?
我提一个: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云。
20楼
2011-03-26 20:37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军迷傻眼:这些都是什么装备?
2480700
2
花生已备好,和吧友一起聊阅兵
2041704
3
超燃!吧友直击九三阅兵现场
1517400
4
东风5c出世,全球可达
1452800
5
光之利刃,舰载激光武器登场
1048512
6
中国阅兵vs其他阅兵
756171
7
93阅兵,现场各国政要表现如何
654588
8
外卖指数飙升!五角大楼繁忙一夜
467418
9
小仙女漫天要价!媒婆漏出痛苦面具
351940
10
自导自演?懂王抢救疑抢热搜
308446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