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赵奢吧 关注:684贴子:3,110

回复:大唐开国/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战绩汇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事分析】
(1)战况·壹:
【前奏·壹:刘武周起兵南下,唐王朝丢城失地】
早在大业十三年,李渊还未发动晋阳起兵之时,割据于北方的刘武周便依靠突厥扶持,攻占马邑,杀死太守王仁恭(李渊的老战友,李靖的老上司没咯....),自称天子,国号定杨。武德二年三月,刘武周在新归附大将宋金刚的辅佐下发动侵唐战争,前期战况如下:
①四月初二,刘武周攻陷榆次(李渊四子李元吉丢人现眼*1)【夏,四月,刘武周引突厥之众,军于黄蛇岭,兵锋甚盛。齐王元吉使车骑将军张达以步卒尝寇;达辞以兵少不可往,元吉强遣之,至则俱没。达忿恨,庚子,引武周袭榆次,陷之。】→②5月19日,刘武周继续南下攻陷平遥【丙戌,刘武周陷平遥。】→③六月初十,刘武周攻克介州【丁未,武周进逼介州,沙门道澄以佛幡缒之入城,遂陷介州。】→④李渊派心腹将领姜宝谊、李仲文北上救援,与刘武周军战于雀鼠谷,二将兵败被擒,但又逃回(李仲文逃至浩州【伏笔】)【诏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击之。武周将黄子英往来雀鼠谷,数以轻兵挑战,兵才接,子英阳不胜而走,如是再三,宝谊、仲文悉众逐之,伏兵发,唐兵大败,宝谊、仲文皆为所虏。既而俱逃归,上复使二人将兵击武周。】→⑤6月26日,李渊命心腹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讨伐刘武周,并赋予便宜行事之权。之后发生刘文静谋反案.....九月,裴寂率军至介州(这行军速度是真龟速啊),随后致敬了一波马谡,被宋金刚杀的大败,裴寂狂开跑酷,经过一天一夜的狂奔,逃至晋州(霍邑这座坚城直接不要了,脸都不要了,这个菜鸡)。【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寂军于度索原,营中饮涧水,金刚绝之,士卒渴乏。寂欲移营就水,金刚纵兵击之,寂军遂溃,失亡略尽;寂一日一夜驰至晋州】→⑥刘武周乘胜进军,北上回攻晋阳,李元吉抛弃城池,带着妻妾奔长安而去,晋阳陷落(李渊四子李元吉丢人现眼*2,晋阳这个李唐发源地都直接没了,跟裴寂两个废物点心简直“卧龙凤雏”)【刘武周进逼并州,齐王元吉绐其司马刘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强兵出战。”辛巳,元吉夜出兵,携其妻妾弃州奔还长安。】→⑦刘武周占领晋阳后,令宋金刚继续南下,连克晋州、龙门,擒获右骁卫大将军刘洪基,但没看好,被他跑了。【武周据太原,遣宋金刚攻晋州,拔之,虏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弘基逃归。金刚进逼绛州,陷龙门。】→⑧拿下龙门后,宋金刚又一路东进,攻克浍州,兵锋甚锐不可挡,欲从东、北两个方向对关东形成战略包围。【刘武周将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⑨裴寂这个废物点心在逃到绛州后,听说宋金刚已经不可阻挡,于是便催赶虞、泰二州的居民进入附近城堡,然后焚烧其积蓄,企图坚壁清野。一时间民怨沸腾,夏县的一个叫吕崇茂的居民就无法忍受这种暴行,于是就地扯旗造反,自称天子,响应刘武周。姓裴的率军前往征讨,结果又一次战败。【裴寂性怯,无将帅之略,唯发使骆驿,趣虞、泰二州居民入城堡,焚其积聚。民惊扰愁怨,皆思为盗,夏县民吕崇茂聚众自称魏王,以应武周,寂讨之,为所败。】→⑩李渊无奈之下,只好再发援兵,下诏永安王李孝基、表弟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将兵往夏县讨伐叛逆。当时据守蒲阪的王行本也举兵就地反叛,响应刘武周(至于原因,就不细说了,只要知道河东也反了,整个关中地区都有陷落的危机)。【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将兵讨之。时王行本犹据蒲反,未下,亦与武周相应,关中震骇。】


IP属地:上海32楼2025-09-19 19:47
回复
    【正题·壹:秦王世民临危受命,冰冻渡河直插柏壁】
    李唐此刻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困境。值此危难关头,李渊终于想起还有大杀器可以用。于是悉发关中之兵由秦王李世民统帅,而他本人,更是亲自到长春宫为秦王送行(注意:李世民之前一直驻守长春宫,为东进中原做准备。所以之前战事一直没有启用他,李渊一开始也觉得刘武周容易平定,于是想让亲信们去攒军功积累声望,结果现了大眼)。
    十一月,黄河冰冻,李世民率军踏冰渡河,一路东行至柏壁扎营。
    【战略意义】
    ①控制汾水,阻止宋金刚继续西进。
    ②控制闻喜道,使宋金刚不敢轻易南下,切断其与南面吕崇茂的联系。
    (2)战况·贰:
    李世民在屯驻柏壁后,进行了以下布置
    ①诏谕百姓,征集粮草。(解决后勤问题:之前裴寂为了坚壁清野一把火把积聚都烧没了;黄河冰冻,又无法经水陆运粮,可见当时情形之危急。只能从百姓处征调粮食,当地百姓一听说秦王到来,立马把粮食奉上,可见李世民的声望之高,口碑之好,不得不令人赞叹!)
    ②战术亮点:①厉兵秣马→②抄掠粮道→③坚壁挫锐(浅水原之战老办法)→效果:【由是贼势日衰。】
    ③侦查敌情:李世民亲自率轻骑侦查敌情,走着走着身边骑兵都走散了,只剩他与一名甲士,二人来到一座山丘旁,也许是因为连日侦查敌情太累了,两人都睡着了。这期间,恰逢一条蛇在追逐一只老鼠,从这名甲士的脸上爬过,甲士于是惊醒,连忙叫醒李世民,二人上马走了百余步,被宋金刚的骑兵发现,而此时李世民展现了艺高人胆大的一面,他见骑兵追来,张弓搭箭,一箭射死了敌军骑兵的领头骁将,敌军见将领被射死,于是撤退,不再追赶。此段有文学加工的成分在里头,真假有待商榷。


    IP属地:上海33楼2025-09-19 19:47
    回复
      2025-10-12 10:39: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3、美良川截击→安邑邀击战(野战/遣将·主攻/胜)
      【大军坚守不战。由是贼徒日蹙。於後,贼将寻相、尉迟敬德潜引精骑援王行本於蒲州。帝亲率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追奔数十里,寻相等仅以身免,悉虏其众。】《册府元龟·卷九十·帝王部·功业》
      【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进屯柏壁,与贼将宋金刚相持。寻而永安王孝基败于夏县,于筠、独孤怀恩、唐俭并为贼将寻相、尉迟敬德所执,将还浍州。太宗遣殷开山、秦叔宝邀之于美良川,大破之,相等仅以身免,悉虏其众,复归柏壁。】《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
      【于筠说永安王孝基急攻吕崇茂,独孤怀恩请先成攻具,然后进,孝基从之。崇茂求救于宋金刚,金刚遣其将善阳尉迟敬德、寻相将兵奄至夏县。孝基表里受敌,军遂大败,孝基、怀恩、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皆为所虏。敬德名恭,以字行。……尉迟敬德、寻相将还浍州,秦王世民遣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邀之于美良川,大破之,斩首二千馀级。顷之,敬德、寻相潜引精骑援王行本于蒲反,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敬德、相仅以身免,悉俘其众,复归柏壁。】《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


      IP属地:上海34楼2025-09-19 19:48
      回复
        【战事分析】
        (1)战况:
        武德二年十一月,就在李世民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对峙期间,夏县的战事也已分出胜负。李孝基等人将兵往夏县平叛,吕崇茂遣使往宋金刚处求援,宋金刚立刻派出大将尉迟敬德和寻相前往救援,里应外合之下,大败唐军。于筠、独孤怀恩、唐俭这三个人被擒获(真是现眼),尉迟敬德、寻相得胜之后,率军返回浍州。此举早在李世民意料之中,派殷开山和秦叔宝二将于美良川中途截击,大破之(门神对决)。没过多久,尉迟敬德、寻相又率精锐骑兵向西驰援河东的王行本,但这也被李世民料到,率步骑兵三千抄小路夜行军于安邑截击,再次大破之,尉迟敬德和寻相被打的仅以身免,逃回浍州。
        (2)战术亮点:
        ①二次预判+设伏邀击
        第一次,通过斥候侦知尉迟敬德、寻相的动向,准确判断尉迟敬德部在夏县取胜后经美良川返程的路径,命秦琼、殷开山率精锐提前设伏,大破之*1。
        第二次,美良川之战后,尉迟敬德和寻相又率骑兵南下支援蒲坂王行本。李世民再次精准预判对手的预判,提前设伏大破之*2。
        (3)战略意义:
        ①切断南下通道
        美良川之战的胜利,不仅挫敌锐气,更使宋金刚无法建立起与吕崇茂之间的联系,二者无法合兵一处,敌军兵力分散,方便各个击破。
        ②孤立河东敌军
        安邑之战的胜利,使宋金刚不得不放弃经经蒲坂渡口西进关中的计划,转而退守浍州。唐军得以集中兵力围攻被孤立于蒲坂的王行本。之后,李世民派秦武通攻克蒲坂,唐军再无后顾之忧,同时也保障了后勤运输。
        ③收复失地
        李世民这波对尉迟敬德的双杀,极大的振奋了人心,之前被攻克的晋州和浍州的城堡也纷纷前来归降。一时之间,颇有局势转危为安,日月幽而复明之气象。
        —— —— —— —— ——
        【斩获】
        ①大鱼数:1(击杀){射殪其骁将}【侦查时所得斩获。这里补充一下


        IP属地:上海36楼2025-09-19 19:50
        回复
          14、吕州追击战(野战/主攻/胜)
          【刘武周数攻浩州,为李仲文所败。宋金刚军中食尽;丁未,金刚北走,秦王世民追之。……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二百馀里,战数十合。】《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
          -----
          15、雀鼠谷追击战(野战/主攻/胜)
          【至高壁岭,总管刘弘基执辔谏曰:“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世民曰:“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遂策马而进,将士不敢复言饥。追及金刚于雀鼠谷,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原,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军中止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丙辰,陕州总管于筠自金刚所逃来。】《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


          IP属地:上海37楼2025-09-19 19:51
          回复
            【战事分析】
            (1)战况:
            在战场形势逐渐变好的情况下,李世民仍采取坚壁不战,以挫敌军锐气的战术。与此同时,之前逃至浩州的李仲文多次击退刘武周的进攻(也算将功补过),再加上李世民又派刘洪基和张纶北上西河不断抄掠敌军的运输部队,导致刘武周无法给宋金刚部输送粮草。武德三年4月14日,宋金刚粮尽北撤,李世民见战机已至,率军北上追击,先是在吕州击败了断后的寻相部;之后乘胜追击,一天一夜狂追二百多里,至高壁岭,会和刘洪基部后,继续追击至雀鼠谷,与宋金刚一日连战八场,皆大破之。
            (2)战术亮点:
            ①纵深追击
            抓住敌粮尽撤退之战机,昼夜急行军,以骑兵高速追击使敌军无瑕重组,并连战大破之。
            (3)战略意义:
            ①通过穷追猛打,绝地逆袭,一举扭转战局。唐廷在河东的军事危机彻底解除。
            —— —— —— —— ——
            【斩获】
            ①首虏数:30000+(击杀){俘斩数万人}


            IP属地:上海38楼2025-09-19 19:51
            回复
              16、介休之战(野战/主攻/胜)
              【三年四月,击败宋金刚于柏壁。金刚走介州,太宗追之,一百夜驰二百里,宿于雀鼠谷之西原。军士皆饥,太宗不食者二日,行至浩州乃得食,而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等皆来降。】《新唐书·卷二·本纪第二》
              【世民引兵趣介休,金刚尚有众二万,出西门,背城布陈,南北七里。世民遣总管李世与战,小却,为贼所乘,世民帅精骑击之,出其陈后,金刚大败,斩首三千级。金刚轻骑走,世民追之数十里,至张难堡。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据堡自守,世民免胄示之,堡中喜噪且泣,左右告以王不食,献浊酒、脱粟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
              【三年二月,金刚竟以众馁而遁,太宗追之至介州。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太宗遣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太宗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贼众大败,追奔数十里。敬德、相率众八千来降,还令敬德督之,与军营相参。屈突通惧其为变,骤以为请。太宗曰:“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于是刘武周奔于突厥,并、汾悉复旧地。诏就军加拜益州道行台尚书令。】《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
              【三年四月,金刚绝粮而遁。帝逐之於介州,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抗官军。帝遣总管李勣、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亲御中军以临之。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帝精骑三千直趣金刚,贼众大溃,斩首三千馀级,追奔数十里至张难堡。有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先据此堡。望见帝轻骑而来,初未识帝,帝免胄曰:“我也。”堡人讙讠既而涕泣曰:“不图今日生谒大王,死无恨矣。”时金刚脱身北遁,尉迟敬德退保介州。帝进军逼之,敬德与寻相、王赤龙等率众八千人来降。】《册府元龟·卷九十·帝王部·功业》


              IP属地:上海39楼2025-09-19 19:52
              回复
                【战事分析】
                (1)战况:
                宋金刚屡战屡败,只得退守介休,李世民率军随后赶到,宋金刚不死心,还想做最后的困兽犹斗,双方于介休城外野战,李世民率军大破之。并乘胜追至张难堡,免甲胄示众,如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之故事。
                (2)战术亮点:
                ①排兵布阵·见招拆招
                敌军部署:
                背城布阵,南北七里,以拒唐军
                唐军部署:
                行军总管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布阵于北;翟长孙、秦武通布阵于南
                开战后令诸军佯败,诱敌深入。
                ②迂回穿插·前后夹击
                李世民亲率三千精骑迂回敌阵后方突袭,宋金刚遭遇腹背受敌,全军溃败。
                (3)战略意义:
                ①解除北方威胁,稳固李唐根基
                力挽狂澜,拿下介休后,基本收复太原以南(晋州、绛州、介州、临汾等地)及河东全境,解除李唐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从而稳固根基。
                ②使刘武周、宋金刚的覆灭
                刘武周因攻浩州不下,外加宋金刚的战败,只得率军撤退,并且也想脱离突厥的控制回马邑自立,但因事情败露为突厥所杀。
                而宋金刚在兵败后,原打算收兵复战,但是没人听他的,只好带着百余名骑兵投奔突厥,之后又变卦想去上谷自立,然事情败露,至半路被突厥追斩。史载【金刚收其馀众,欲复战,众莫肯从,亦与百馀骑走突厥。未几,金刚谋走上谷,突厥追获,腰斩之。】出处《资治通鉴》
                —— —— —— —— ——
                【斩获】
                ①大鱼数:3+(受降){敬德与寻相、王赤龙等}
                ②首虏数:3000+(击杀){斩首三千级}
                8000(受降){率众八千人来降}


                IP属地:上海40楼2025-09-19 19:53
                回复
                  2025-10-12 10:33: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7、收复夏县(攻坚战/主攻/胜)【收关战】
                  【初,尉迟敬德将兵助吕崇茂守夏县,上潜遣使赦崇茂罪,拜夏州刺史,使图敬德,事泄,敬德杀之。敬德去,崇茂馀党复据夏县拒守。秦王世民引军自晋州还攻夏县,壬午,屠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 《考異》曰:《高祖實錄》:‘帝曰:“平薛舉之初,不殺奴賊,致生叛亂,若不盡誅,必爲後患。”詔勝兵者悉斬之。’疑作《實錄》者歸太宗之過於高祖,今不取。


                  IP属地:上海41楼2025-09-19 19:54
                  回复
                    【战事分析】
                    (1)战况:
                    李世民大破宋金刚,降服尉迟敬德后,引军自晋州挥师南下,讨平夏县,河东全境悉平。
                    【爆点】
                    史料记载李世民屠城(二凤黑开心坏了)。这里首先明确一点,李世民屠的可不是老百姓,而是跟随吕崇茂的叛党,吕崇茂被尉迟敬德所杀后,余党仍据夏县对抗唐军,为了彻底铲除隐患,李渊下诏李世民诛灭叛军余党,将“能胜兵者”悉数斩杀。于是就有了“屠城”这一说。但司马光引唐高祖实录内容后认为这是实录作者为了将李世民屠城之过归咎于李渊。事实真相究竟是李世民主张,还是李渊主张,已无从考证,关于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秦王李世民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拯救了一度摇摇欲坠的初唐帝国,麾下将士们为了歌颂这一场伟大的胜利,将旧曲填入新词,为秦王献上赞歌,曰:“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而这首曲子的名称为:秦王破阵乐!


                    IP属地:上海42楼2025-09-19 19:54
                    回复
                      柏璧之战战略示意图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3月~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4月)


                      IP属地:上海43楼2025-09-19 19:55
                      回复
                        第五阶段:【天策封神】
                        18、慈涧之战(野战/主攻/胜)
                        【以陕东道行台,总率诸将击王世充於雒邑。七月,发京师,自关东州府镇兵马咸受节度师次谷州,王世充以精兵三万来拒战,帝率轻骑挑之,相遇於磁涧,既众寡不敌,加以溪谷路险,被围数里,进退阻绝。众咸大惧,帝引弓驰射,皆应弦而倒,获其大将燕颀,贼乃退。】《册府元龟·卷九十·帝王部·功业》
                        【罗士信将前军围慈涧,世充自将兵三万救之。己丑,秦王将轻骑前觇世充,猝与之遇,众寡不敌,道路险厄,为世充所围。世民左右驰射,获其左建威将军燕琪,世充乃退。世民还营,尘埃覆面,军不复识,欲拒之,世民免胄自言,乃得入。】《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
                        【七月,总率诸军攻王世充于洛邑,师次谷州。世充率精兵三万阵于慈涧,太宗以轻骑挑之。时众寡不敌,陷于重围,左右咸惧。太宗命左右先归,独留后殿。世充骁将单雄信数百骑夹道来逼,交抢竞进,太宗几为所败。太宗左右射之,无不应弦而倒,获其大将燕颀。世充乃拔慈涧之镇归于东都。】《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


                        IP属地:上海44楼2025-09-19 19:55
                        回复
                          【战事分析】
                          (1)战况:
                          唐武德三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发起东征洛阳战役。至新安,派先锋罗士信率军包围慈涧,王世充亲率三万大军前来救援,李世民率小股部队随后赶到,虽是以寡敌众,但在李世民个人出色的武勇表现下,最终还是击退了郑军。次日,发大军攻拔慈涧,取得开门红。
                          (2)战术亮点:
                          ①轻骑挑战
                          李世民到达战场后,以少量轻骑兵部队牵引王世充大军来攻,引出其主力,得以探知虚实。【后续李世民个人表现神勇,在马上左右开弓驰射,敌军应弦而倒,无不震恐,唐军士气大振,交战中,生擒敌将一名。王世充见唐军勇猛,未敢全力追击,拔慈涧之众撤回洛阳。】
                          (3)战略意义:
                          ①磁涧为洛阳西面门户,扼守东都的要冲,李世民攻占此地,得以打通往洛阳的进军路线。
                          —— —— —— —— ——
                          【斩获】
                          ①大鱼数:1(生擒){获其左建威将军燕琪}


                          IP属地:上海45楼2025-09-19 19:55
                          回复
                            19、北魏宣武帝陵之战(野战/主攻/胜)
                            【九月,太宗以五百骑先观战地,卒与世充万余人相遇,会战,复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获大将陈智略,世充仅以身免。其所署筠州总管杨庆遣使请降,遣李世勣率师出轘辕道安抚其众。荥、汴、洧、豫九州相继来降。世充遂求救于窦建德。】《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
                            【又移营屯於孝水。分命诸军进屯北邙,连营以逼之。帝以五百骑先观战地,卒遇世充将万馀人,帝进击其骑,破之。又冲步卒,出其阵後,以大羽箭射之,死者相继,贼皆披靡。亦会众军继进合击遂破之,斩首三千馀级,获其大将军陈智略,世充仅以身免。】《册府元龟·卷九十·帝王部·功业》
                            【辛巳,世民以五百骑行战地,登魏宣武陵。王世充帅步骑万馀猝至,围之,单雄信引槊直趋世民,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世充兵稍却,敬德翼世民出围。世民、敬德更帅骑兵还战,出入世充陈,往反无所碍。屈突通引大兵继至,世充兵大败,仅以身免。擒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千馀级,获排矟兵六千。世民谓敬德曰:“公何相报之速也!”赐敬德金银一箧,自是宠遇日隆。】《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纪四》


                            IP属地:上海46楼2025-09-19 19:56
                            回复
                              2025-10-12 10:27: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战事分析】
                              (1)战况:
                              李世民率军继续东进,在围攻洛阳前,进行了以下军事部署:
                              ①派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南渡洛水,攻占龙门。(伊阙之龙门,昔武安君白起在此处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可谓震古烁今!)
                              ②将军刘德威自太行东入河内,攻克怀州。
                              ③上谷公王君廓占据洛口断其粮道,之后又南下攻占轘轅关。
                              ④怀州总管黄君汉自河阴(尔朱荣屠杀北魏官员之地)攻占回洛城。
                              ⑤李世民亲率大军屯于北邙山,连营进逼王世充,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
                              ①~④路大军对洛阳形成北、东、南(加之攻拔慈涧攻占西线)四个方向的战略包围,切断洛阳与周边郡县的联系,以孤立之。后续使王世充逐渐陷入断粮绝境。【此举还能调动王世充出城野战,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正所谓“善战者,致于人而非受制于人”。】王世充曾试图派兵反攻,意图夺回这些战略要地,但都没有成功。
                              至九月,李世民率五百名骑兵,登上北魏宣武帝陵观察敌情。王世充见状,率步骑万人对唐军发动斩首行动,号为“飞将”的单雄信执槊直刺李世民,却被尉迟敬德挑落马下,郑军因此稍稍退却,李世民与尉迟敬德趁机溃围。之后二人又会和诸军杀回,突击郑军军阵,反复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如昔日乐嘉之战文鸯故事。此战,唐军大胜!


                              IP属地:上海47楼2025-09-19 1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