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94,273贴子:4,989,338
  • 6回复贴,共1

微观粒子理论﹣19 面对转动物体的惯性,叶公好龙的场景再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前,主流科学对惯性力的定义:
惯性力是为了在非惯性系统中,牛顿第二定律在形式上仍能成立而引入的力,惯性会使物体抵抗运动状态的改变。
因此,惯性实际上并不存在,惯性力又称假想力。
对此,我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惯性力这个想象力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微观粒子动能能撞击力。
只不过我们看不到施力物体微观粒子,所以,才误认为它是虚拟的力。
同时,物体实际上也不是天生固有的具有惯性。
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行状态,变化量趋向最小,那是微观粒子动能撞击力在起作用!
饮水当思挖井人!
天上不会掉馅饼!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溯本求源,找出真相,而不是胡拜佛乱磕头,用一句天生就有来糊弄人。
下面,我们从微观粒子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1、微观粒子理论
略。
2、所谓的惯性力,是指在微观粒子海洋中运行的物体,其受到的微观粒子阻力的变化值。
物体(低于光速)在微观粒子海洋中运行,其受到的微观粒子阻力与其质量和速度之积成正比。
即阻为 F=2MV/t
如图。

速度每变化一次,阻力就会改变一次,物体就得到一次惯性力的作用。
这就意味着,假设速度每变化1千米秒,就产生一次惯性力的作用过程。那么,高速物体,会得到(V /1)次惯性力的作用。而低速物体,由于速度低,得到的惯性力补偿次数较少。
最终,我们会看到高速物体的惯性大,不易轻易被改变运行状态;而低速物体惯性小,会被轻易改变。
总体来看,惯性力能弥补很大部分速度变化量,使物体速度变化缓慢,趋近于零,有着一定的复原效果。
"不轻易改变原来的状态"。
这正是惯性力初衷的体现!
比如,转动的陀螺,在水平外力触碰下,不是马上歪倒,而是顽强的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转动。受力之际,陀螺还是会改变的,但是,惯性力使其复原一部分。
再进一步分析,重力也是外力。
垂直作用的重力,作用到陀螺原子身上,改变各原子的速度方向,使得陀螺歪倒。此时,惯性力将阻止陀螺原子的速度变化,从而在外观上维持陀螺不倒。
因此,惯性力是陀螺不倒的重要原因。
3、惯性力的作用结果
(1)对于直线运动来说,惯性将阻碍物体的速度变化,使得物体继续保持原有的速度运行:
(2)对于转动的物体来说,惯性除了使得物体继续保持转动外,物体不同部位的惯性力具有不同的力臂,会产生不同的力矩。转动物体在这些力矩的作用下,会整体产生运动或者转动(有支点,摩操力会阻碍物体运动,使得物体只能转动)。
4、转动的陀螺在惯性力作用下的结果
(1)陀螺不倒陀螺不倒、悬空不掉的原因还有Fy的力矩与重力力矩相平衡的结果。如图。

(2)陀螺进动的原因,是惯性力的力矩在起作用。如图。

5、类似陀螺物体的惯性力作用结果
(1)飞轮和车轮,可以看成陀螺的一个旋转面。
在每个旋转面内 Fy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它们也能悬空不倒和进动。
(2)当人们手握转动的车轮站在转椅上时,随着车轮的旋转轴的方向改变方,这就意味着众多原子改变了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垂直速度分量变化,引发的惯性力,不能使得转椅产生转动,暂不考虑。),此时,强大的惯性力应声而出。
车轮距离转椅轴较远的一侧,其惯性力的力矩大,整个系统,包括人、车轮、转椅,在这个力矩的作用下,开始转动。
如果车轮不转动,不管怎样改变旋转轴的方向,其惯性力很小,转椅无法转动。
(3)螺帽连一个旋转面也算不上,只能算旋转面内的一条旋臂太空中的螺帽,其进动方式有点特殊。
由于没有支点来固定,它可以在 Fy 的作用下,在垂直面内上下翻转,也可以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沿着水平面左右翻转。看起来,太空中的螺帽会跳舞。
如图。

太空中陀螺会跳舞,这本来只是惯性力力矩作用下的一件很正常的进动事件,结果,却把人们吓坏了!
人们目瞪口呆、担心之至!
主要担心自转的地球会不会这样跳舞。
一旦地球这样跳舞的话,那可是是天翻地覆、麻烦大了!
不过,到了今天,人们已经考虑清楚地球不会跳舞,不再担心地球的翻转。
但是,他们的分析过程,还是用"重力距能改变角动量"等各种玄而又玄、空对空的理论来解释。
我们用惯性力来解释"地球不会翻转"的话,那就是很简单一句话:质量巨大、转速较高的地球,会像高速转动的陀螺一样,不会轻易改变运行状态,包括速度和姿态!甚至有陨石撞击地球,或许,也难以改变地球的运行状态。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原本惯性力是假设的一个力,没想到人们乱点鸳鸯谱,反而做了好事。惯性力原来它真的存在,并表现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作用效果(螺帽在太空中跳舞),并让人大吃一惊!
或许,成语"叶公好龙"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我们用一首打油诗来比喻惯性力。
惯性力
原是补丁本没有
辩论风云冒出头
真金不怕烈火炼
更待明日显身手
欢迎各路大神高手斧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8-02 06:58回复
    人们定义了惯性力,合理的解决了问题。但是又否认惯性力的存在。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离心力。
    其实,离心力也是存在的。它是微观粒子从选转轴顺旋转面向四周流动时,对物体原子产生的动能撞击力。
    这个力指向外侧。所以,我们能看到转盘上的物体会向外侧飞出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8-02 07:20
    回复
      2025-10-20 01:01: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说螺帽是一条“线”,那么,地球就是一个“体”。
      惯性力作用在这条线,从上到下,而另一侧(螺帽的横轴)不受力,螺帽围绕着横轴外端左右翻转,也是必然的。
      再加上Fy在垂直面内使得螺帽围绕着另一端(横轴)上下翻转。结果,空中的螺帽就会跳舞了。
      而地球整体受力,每个原子都受到惯性力的作用,其受力反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惯性力的分布基本对称,那么,这些对称的惯性力只会使得地球公转的速度变缓,而不会使得地球整体翻转。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8-03 12:05
      回复
        目前,人们总说惯性是物体固有的能力。
        物体是没有意识的,它咋知道自己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它又如何根据自己的运动或静止状态,来选择自己是维持静止还是维持运动的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8-03 12:27
        回复
          在自然界,只有相对静止,没有绝对静止。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
          两个同步运动的物体间,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谁来高速物体应该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8-03 12:31
          收起回复
            既然物体都是运动状态,那么,物体何来的保持静止状态的能力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8-03 12:32
            回复
              从微观粒子理论的角度来看,哪有什么不受力的物体。物体在微观粒子海洋中运行,时时刻刻都受到微观粒子的阻力。
              阻力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成正比。
              就是因为阻力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人们才感觉到随着物体速度的较低,物体的减速进程变慢了。似乎物体的速度不愿意改变。
              这当然不是物体的意愿能决定的,不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是外力阻力在变小所决定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8-03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