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共鸣。虽然我跟lz年龄差了得有10岁,没经历过科幻世界的巅峰期,不过看完了大刘+三驾马车的全部作品,应该也算沾点科幻粉丝成分。
我跟lz一样是喜欢“改变了物理规则后世界的人文”,不过跟lz不太一样的是,我认为体现科幻人文不一定需要十分宏大的背景(比如时间空间),在生活细节、生产方式和思维模式上的改变亦很有科幻味儿,哪怕这个改变并不来自于科技、而是来自于超自然力量也可以。
举个例子就是:
某个人学会了火球术,可以搓出很大的火球,于是成为了火球法师,和同伴们一起对抗boss——我认为这个是奇幻。
某个人学会了火球术,可以搓出很大的火球,于是他一个人就能为一整条锻造流水线供能,许多以烧火炉为生的工人因此失业了——我认为这个是科幻。
而崩铁对我的吸引力也是如此。在传统故事中,“神”这个元素一般会出现在纯粹的奇幻故事里,扮演个背景板,但并不会对社会的生产秩序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但星铁真的在飞船、星舰大炮、机甲这种经典科幻元素以外,构筑出了一个“由超自然力量搭建的后现代化生活”,这个是我认为的亮点和卖点。
也正因为如此,3.0-3.2版本让我很失望。正如lz所说,它的开篇太像一个纯粹的神话奇幻故事,抛弃了之前的卖点和主线期待感。在一个过于“正常”的世界观下展开故事,本身就缺乏张力,而大量的哲学汴京还稀释了人物带来的情绪,为此我当时还写了一个长评帖来吐槽。
好在3.3版本无疑是优秀的,让我找回了对崩铁编剧组的信心。但这个信心目前为止还只是停留在故事本身的人物塑造和情绪调动上,它的主线依旧是一个很典的冒险故事,并没有像前几个星球对传统元素进行解构,或者说结构的文本藏在各个场景细节和背景介绍里,还体现在主线故事当中。
不过也正因如此,lz的猜测非常有意思,用宏大的物理规则解构奇幻英雄冒险的思维模式,很有种旧词新解的感觉,也用另一种更唯物、更有现实感的方式回答了“为什么要成为英雄”“为什么羁绊很重要”这些传统的二次元问题。如果后续的剧情真的能体现出这种解构感,那我会觉得米哈游真正写出了“中式二次元”的内核,我也期待这一点。


我跟lz一样是喜欢“改变了物理规则后世界的人文”,不过跟lz不太一样的是,我认为体现科幻人文不一定需要十分宏大的背景(比如时间空间),在生活细节、生产方式和思维模式上的改变亦很有科幻味儿,哪怕这个改变并不来自于科技、而是来自于超自然力量也可以。
举个例子就是:
某个人学会了火球术,可以搓出很大的火球,于是成为了火球法师,和同伴们一起对抗boss——我认为这个是奇幻。
某个人学会了火球术,可以搓出很大的火球,于是他一个人就能为一整条锻造流水线供能,许多以烧火炉为生的工人因此失业了——我认为这个是科幻。
而崩铁对我的吸引力也是如此。在传统故事中,“神”这个元素一般会出现在纯粹的奇幻故事里,扮演个背景板,但并不会对社会的生产秩序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但星铁真的在飞船、星舰大炮、机甲这种经典科幻元素以外,构筑出了一个“由超自然力量搭建的后现代化生活”,这个是我认为的亮点和卖点。
也正因为如此,3.0-3.2版本让我很失望。正如lz所说,它的开篇太像一个纯粹的神话奇幻故事,抛弃了之前的卖点和主线期待感。在一个过于“正常”的世界观下展开故事,本身就缺乏张力,而大量的哲学汴京还稀释了人物带来的情绪,为此我当时还写了一个长评帖来吐槽。
好在3.3版本无疑是优秀的,让我找回了对崩铁编剧组的信心。但这个信心目前为止还只是停留在故事本身的人物塑造和情绪调动上,它的主线依旧是一个很典的冒险故事,并没有像前几个星球对传统元素进行解构,或者说结构的文本藏在各个场景细节和背景介绍里,还体现在主线故事当中。
不过也正因如此,lz的猜测非常有意思,用宏大的物理规则解构奇幻英雄冒险的思维模式,很有种旧词新解的感觉,也用另一种更唯物、更有现实感的方式回答了“为什么要成为英雄”“为什么羁绊很重要”这些传统的二次元问题。如果后续的剧情真的能体现出这种解构感,那我会觉得米哈游真正写出了“中式二次元”的内核,我也期待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