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0,582贴子:74,587,499
  • 6回复贴,共1

古代中国各地的居住环境应该怎么排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21 19:13回复
    第一名
    黄河流域
    古代的黄河流域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农耕和狩猎。河南地区发现了大量象骨和象牙制品,甲骨文中也有“获象”的记载,表明当时中原地区有大象生存。梅树的分布界限比现在更偏北,显示出当时的气候较为温暖。且当时的河南安阳一带,有竹子的生长,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所以整个西周时期,卫国都是相当强盛的,卫为“诸侯之长”,保持了长时间的方伯地位,显赫一时。
    考古发现的动物骨骼,如竹鼠、貘、圣水牛等,多为南方热带动物,与现代安阳的动物种类有明显差异。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21 19:18
    收起回复
      2025-08-04 11:19: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名
      西域地区
      西域在6000年前已经有了成熟的农业。《史记》里说了,西汉那时候的西域“地方大,人不多,水草适合养牲口”,那真是实实在在的“天府之国”。现代搞气象学研究的也证明了,公元前后的西域,确实有那么一段时候气候暖和、雨水丰沛,这样的自然条件,无疑为古代中国的西进提供了天然的诱因。
      西域那温暖的气候,不光养出了丰美的草原,还养出了繁荣的农业。那时候的塔里木盆地,河流纵横,湖泊也多得像星星一样,那真是实实在在的“绿洲之国”。就像《汉书》里说的:“西域者,汉之所以威德也”,西域稳不稳,直接关系到中原王朝安不安全、稳不稳当。
      ●农作物种类多样:由于西域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粟、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葡萄、苜蓿等;蔬菜有胡萝卜、菠菜等。其中,葡萄、苜蓿等作物后来还传入了中原地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21 19:23
      收起回复
        第三名
        长江流域及广大南方地区
        跟西域的温暖宜人比起来,南方的气候条件就显得有点“不招人喜欢”了。对古代的人来说,这片密实的林子那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又热又湿的天气、到处都是的蚊子虫子、还有随时可能冒出来的疾病,都让这地方成了人类活动的“禁地”。有史料写着,古代中国对南方的摸索,常常因为瘴气、疾病等原因不得不停下。
        先秦时期:南方农业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当时南方地区多为丛林水泽,地广人稀。原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距今约7000年的稻谷遗存,这表明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水稻栽培的起源地之一。不过,此时的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主要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
        农业多种经营:除了粮食作物种植外,南方还发展了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如茶叶、棉花、桑蚕等种植广泛,并且与手工业紧密结合,如丝绸纺织、茶叶加工等。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21 19:28
        收起回复
          第四名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雨量充沛、溪沼遍布、草木丛生,冬季极为寒冷,夏季,各大河流水量猛增,形成了洪水在下游阻塞起来。而东北气候相对较低,河流蒸发很慢,于是这些洪水就不断在平原下渗、淤积,形成了大片的沼泽地。
          这一地区在古代主要以渔猎为主,农业可以忽略不计。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21 19:35
          收起回复
            第五名
            蒙古高原
            冬季严寒且漫长,形成蒙古高压,这使得该地区在冬季异常寒冷,农作物生长期较短;夏季炎热但较为短暂,形成低压区。比如蒙古冬季很多时候气温能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而夏季部分地区气温又可达到三十多摄氏度。
            受上述气候条件影响,蒙古高原形成了多样的自然景观。其南部因降水稀少形成了戈壁沙漠;大兴安岭西侧的林缘地带和蒙古国杭爱山 - 肯特山以北区域,形成了草原和森林的过渡地带,即森林草原;在戈壁沙漠和温带草原之间则有荒漠草原;而在蒙古高原南缘的阴山南侧河套一带,由于降水量大于400mm,是典型的农耕和游牧过渡地带,宜农宜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21 19:38
            回复
              第六名
              雪域高原
              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少且集中、太阳辐射强、风力大和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等特点。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能力差,导致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高原腹地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片地区最暖月平均温度也不足10℃,年平均气温由东南的20℃向西北递减至零下6℃以下。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冬季气温常常会降至零下数十度。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对热量的基本需求。例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多在3000 - 4000米之间,较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热量条件优越。
              主要农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为主。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等特点,能够在高原环境下良好生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5-21 1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