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70,760贴子:31,980,670

乒乓球撞击的半圆理论,吧友们怎们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天津1楼2025-05-11 10:22回复
    如上图所示。本人最近一直苦练正反手弧圈球,但是一直缺少撞击,总是蹭薄皮。最近冥思苦想,想出来一个“半圆理论”,看看吧友们怎么说,有什么建议。听我细细道来


    IP属地:天津2楼2025-05-11 10:25
    收起回复
      2025-08-27 00:36: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正手击球的撞击,归根结底来自于力的水平分量。也就是说,要分析动作撞击够不够,还是得要从“水平”这个方向来分析。也就是从上往下看,一个完整的正手拉球动作,应该是如上图所示的一个“半圆”。从引拍到触球,再到动作做完停住,一般情况下应该是上面图片的样子。


      IP属地:天津3楼2025-05-11 10:29
      回复

        张继科之前的教学视频讲到过,正手拉球要走外弧线,要从外面拉球。什么是所谓的外弧线?
        我的理解是,当你击球之前引手的时候,如果你引拍充分到位,是一个如图A所示的一个饱满的四分之一圆弧,然后击球继续运动,划出一个B区域的四分之一圆弧。第一个四分之一圆弧和第二个四分一圆弧组成了挥拍的完整的半圆。
        第一个四分之一圆弧越饱满,你的引拍幅度越大,击球质量也就越高。在你引完手,到击球的过程中,会有一个A区域的圆周运动。在这个区域里,你会发现你的手离身体是越来越远的(你看线段L1和L2,L2的长度是更长的,所以你会有一种往外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外弧线?),有一个从里往外的运动轨迹,这个过程在到达A和B区域的交界点的时候,达到了最大,然后转为从外往里。
        所以走外弧线意味着你的动作必须要做出来一个完整A区域的圆弧,然后再继续做出来一个B区域的圆弧。如果你走的是内弧线,也就是说你的运行轨迹一开始就是往里的,跳过了A区域的圆弧,你的引手幅度必然不大,也就缺少击球质量。
        一个高质量的击球必须要完整地经历A和B两个四分之圆,组成一个半圆,才有质量。也就是所谓的外弧线。


        IP属地:天津4楼2025-05-11 10:43
        收起回复

          另外,关于集中发力和直线斜线的问题,也可以用半圆理论解释。
          无论是直线还是斜线,你的手的运行轨迹都要在这个半圆上面,决定你打的是直线还是斜线的关键在于你的触球点在半圆上的位置。当你的触球点在第二个四分之一圆弧上时,根据你的手的线速度,这个时候你打的一定是斜线,球的运行方向如上面箭头所示。你需要在黄色的区域里面,快速而集中地收小臂、手腕、手指,腰胯集中发力,这样你的球才有质量。
          为什么说打斜线动作更加舒展?是因为你的触球点比较靠近半圆的末端,整个运行轨迹组成的半圆比较完整。


          IP属地:天津6楼2025-05-11 10:59
          回复

            对于直线,动作应该更加集中,收一点,没那么舒展。这是因为直线的触球点在第一个四分之一圆弧和第二个四分之一圆弧的交接处,比较早,你需要在绿色的部分引手然后在黄色的区域迅速地集中小臂手指手腕,还有腰胯的力量。因为要集中发力,绷住以后你的手大概率会停在黄色区域附近,你整个手画的圆弧就没有那么舒展,不是一个完整的半圆了。所以要求击球更加集中,收住。


            IP属地:天津7楼2025-05-11 11:08
            收起回复
              最后回归正题,谈到撞击。
              如果感觉撞击不够,就要想想自己的击球动作从上往下看,是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半圆?
              极端的情况,对于前冲弧圈球,你的轨迹最好是一个饱满的、完整的半圆。从半圆的开始到接触球这一区间所在的圆弧,应该尽可能大,也就是引手要大,击球点在身前45度。
              对于加转弧圈球,如果想拉出波尔那种不怎么出台不怎么走又巨转无比的加转弧圈,你的撞击一定不要多。也就是你的圆弧应该尽可能小,


              IP属地:天津8楼2025-05-11 11:21
              回复
                最后,关于所谓的薄皮,蹭球等。本质上是你的动作从上往下看“吊”的成分太多而“冲”的成分太少。当然,前面只是从轨迹的角度来说的,其实是默认引拍幅度越大,水平速度越大。“吊”太多可能是水平引拍不够导致的,但本质上是触球瞬间的水平速度分量决定的。你用“吊”的轨迹打球,只要你这期间加速足够快,发力集中,水平速度分量够快,一样可以撞的很好。


                IP属地:天津11楼2025-05-11 11:27
                回复
                  2025-08-27 00:30: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打球摩擦太多撞击太少,一个比较典型的错误就是“往上蹭”。在这种情况下,从上往下看你的运行轨迹,你的水平运行轨迹引手太少,加速不够,水平速度太小。从后往前看你的运行轨迹,上下高度的运行轨迹太多,只往上不往前。


                  IP属地:天津12楼2025-05-11 11:41
                  回复
                    以上只是基于轨迹的分析。那么从具体的身体动作来说,到底怎么样才能加撞击呢?其实还是离不开半圆。一个是看半径,一个是看速度(加速度,发力)。


                    IP属地:天津13楼2025-05-11 11:46
                    回复
                      我个人的理解,在乒乓球标准正手框架里,不是大臂动而是腰胯和小臂动(虽然严格意义上大臂也不是完全不动,是放松随挥,但它不主动运动,可以近似理解为不动)。这导致撞击只能来自于两个部分,即小臂的收缩和腰胯的转动。


                      IP属地:天津14楼2025-05-11 11:47
                      回复
                        撞击绝大多数来自于腰胯转动的水平分量,腰胯转到哪里你的球拍就挥到哪里,就往前顶到哪里,撞到哪里,增加撞击就是增加腰胯水平转动的力,然后传导到球上。收缩小臂提供的更多是摩擦力和过网弧线,虽然可以通过改变收缩的角度微调撞磨比例,但是收小臂从圆周运动上看,半径小,力量弱。因此小臂提供不了相对于身体运动那么大的撞击(当然,在触球一瞬间快收小臂可以极大提高击球质量)。


                        IP属地:天津15楼2025-05-11 11:52
                        回复
                          相反地,腰胯转动的水平分量提供了很多正手拉球的撞击力。这个运动轨迹是以身体为轴,整个手臂为半径的圆周运动,是“大圆”,腰胯转到哪里大圆的弧就画到哪里,球就顶到哪里,这个撞击的力量远大于收小臂。


                          IP属地:天津16楼2025-05-11 11:53
                          回复
                            为了找撞击的感觉,可以大臂小臂手腕手指不动,只转动腰胯顶球,尽量只水平转动,不要有从下往上的力,体会到单纯撞击的感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摩擦,做到撞磨结合。


                            IP属地:天津17楼2025-05-11 11:53
                            回复
                              2025-08-27 00:24: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8楼指出的问题我之前确实没用考虑到。从你的表述来看,撞击指的是给予乒乓球平动速度的动作,摩擦是指使乒乓球旋转的动作。这样定义确实是完全没问题、符合科学的。
                              但是运动员口中的“撞击”、“摩擦”是什么,我觉得不完全和力学上的概念一致。我个人觉得,撞击指的是使乒乓球水平速度更快的动作,摩擦是指使乒乓球旋转、并产生过网弧线的动作。其实我这样定义也没有问题。本质上我想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拉出速度比较快的正手前冲弧圈,以及波尔那样的高质量加转弧圈(主要讨论如何更快,旋转不在讨论重点)。
                              感谢18楼对撞击、摩擦这两个概念的补充,但是由于撞击和摩擦在乒乓球中的具体定义并无严格定论,且本贴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指导并提升正手拉球的质量,所以之前我的言论中提到“摩擦”、“撞击”均采用上述定义。


                              IP属地:天津21楼2025-05-11 13: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