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人物形象
在《旧约圣经·以赛亚书》第34章第14节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夜之魔女莉莉丝在荒芜的以东找到了自己的安息之所。”由此,她被描绘为一个在夜晚现身的不祥存在。
其后,在死海古卷与《塔木德》等文献中虽然提及不多,但依然可以见到对她的些许引用。她逐渐在后世犹太教的传说中确立地位,成为该文化圈固有的传统之一。
由于《创世记》中关于亚当之妻夏娃的记述(第一章与第二章)存在细微差异,后世的律法学者们为了解释这一矛盾,提出了“亚当曾有过前妻莉莉丝”的解读。这个形象吸纳了源自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夜之女恶灵莉莉图(Lilītu)”的传说,最终被塑造成亚当的第一任妻子。
关于亚当与莉莉丝之故事的集大成之作,是约成于8至11世纪的文学作品《便西拉字母表》。在该作品中,莉莉丝因与亚当不和,最终从他身边飞离。尽管三位天使试图劝回她,但莉莉丝意志坚定。对于神所传达的“她的子女(即恶灵莉林)每日将死去百位”这一惩罚,她反而以“将杀害未来人类所诞之婴儿”来威胁回应。
莉莉丝作为会带来疾病与死亡的恶灵,据称拥有支配婴儿的权能——若是男婴,则控制其8日;若是女婴,则为20日。换言之,她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面对恳请她归返的天使,莉莉丝提出条件:若婴儿身上佩戴有三位天使的名字——赛诺伊(Senoy)、桑赛诺伊(Sansenoy)、赛曼格洛夫(Semangelof)——或描绘他们形象的护符,她便不会加害该婴儿。
就这样,莉莉丝既杀害人类之婴儿,亦不惜杀害自己之子,被人称为“死亡之母(Death Mother)”,统御黑暗与终结的恐怖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