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都在读三国年间的历史。回溯时光,灵帝刘宏晚年时,打算废长立幼。这个长是刘辩,幼便是大名鼎鼎的末帝刘协。如仅是董卓一人所想,可能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的考量。但当爹的也这么打算,看来此事不简单。话说当年,刘宏为达成这个废长立幼的政治构想,让蹇硕协助。提起蹇硕,算是十常侍里的大名人吧,因为他不仅是个会打仗的宦官,还是创立了西园八校尉的元勋。从这八校尉里走出两人,分别是袁绍与曹操。这两人在之后,成为竞争对手。双方各自形成庞大的政治集团,爆发了激烈的官渡之战。官渡的胜利者曹操的儿子曹丕,亲手灭亡了东汉。如果从结果来说,曹操的儿子灭了东汉,而董卓却与老皇帝刘宏在新皇帝续位上,想法是一致的。那么,董卓算不算诸如此前出现过的多位东汉权臣,只作其一。反观曹操,才是最大的叛臣。毕竟曹操拥立刘协的初衷,可是铁板钉钉的“挟天子以令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