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你踩着本科线的尾巴被省内普通院校的电气工程专业录取。你攥着皱巴巴的录取通知书站在校园门口,看着横幅上“欢迎新同学”的大字,心里默默想着:或许普通院校也能走出不普通的路。
20岁,模电课上复杂的电路图让你焦头烂额,可当第一次成功组装出简单的继电保护装置时,你眼里又燃起了光。大二结束,你看着周围同学纷纷开始备考,想起自己不甘平庸的心,咬咬牙决定报考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生,在图书馆角落一泡就是大半年。
22岁,考研成绩公布,你与梦校失之交臂。招聘会上,你攥着被汗水浸湿的简历,在展位前反复徘徊,无疾而终。幸运的事,家乡供电局最后录用了你。入职那天,你看着墙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标语,把遗憾咽进了肚里。
28岁,同学聚会上,有人继续深造读博,有人跳槽去了高薪的新能源企业。你穿着磨得发白的工装,听他们谈论着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手里的茶水凉了又热。母亲开始频繁介绍相亲对象,你只能苦笑着应付:“先以事业为重。”
30岁,经人介绍认识了小学老师妻子。她总笑你满脑子都是电路图,连求婚时都用LED灯拼出“嫁给我”。婚礼在本地酒店举行,同事们开着“以后家里跳闸就找你”的玩笑,你看着台下父母欣慰的眼神,把对理想的遗憾暂时压进心底。
32岁,妻子怀孕后,你主动申请减少出差。但台风天的抢修电话响起时,你还是顶着暴雨冲进了电闪雷鸣的深夜。孩子出生的啼哭传来时,你刚完成线路检修,防护服下的工服早已湿透,脸上却挂着笨拙的笑容。
40岁,行业变革加速,智能电网、数字化转型成了新趋势。你每天下班后都要熬夜学习新系统、新技术,老花镜度数一涨再涨。竞聘部门主管失败那天,你站在变电站的高压塔下,看着远处璀璨的城市灯火,突然觉得自己像一颗被时代浪潮推着走的螺丝钉。
47岁,女儿说想学音乐,你握着她的手说:“学电气多好,稳定。”女儿却反问:“爸爸,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你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打开手机,给她看自己收藏的音乐会门票——那是你年轻时就想实现却始终搁置的梦想。
50岁,女儿不顾反对考上了音乐学院。送她去报道那天,你特意绕道去了省会最大的变电站。站在轰鸣的设备前,你对着刚入职的年轻人讲起继电保护的原理,可思绪却飘回了20岁的图书馆,那个为考研拼命的自己。
55岁,你到了内退的年纪。整理办公桌时,翻出泛黄的考研笔记,铅笔字迹早已模糊。退休手续办好那天,你在曾经无数次检修的变电站前驻足良久,夕阳把你的影子拉得很长,与铁塔的阴影重叠在一起。
60岁,你和老伴计划去旅游,却总被各种琐事绊住脚步。某天整理旧物,发现儿子偷偷报考了电力院校。你望着志愿表上的“电气工程”,喉咙突然发紧。深夜,你打开尘封的笔记本,看着当年未完成的考研计划,窗外的月光洒在斑驳的字迹上,像极了那些未曾实现的梦。
70岁,你因病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听着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恍惚间又回到了18岁的那个夏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在你翻开的电路课本上,年轻的你正全神贯注地绘制电路图,窗外的蝉鸣聒噪,而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最后一刻,你望着虚空中闪烁的电流波形,眼角滑落一滴浑浊的泪——原来,不止梦想,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永远停留在了遗憾里。
20岁,模电课上复杂的电路图让你焦头烂额,可当第一次成功组装出简单的继电保护装置时,你眼里又燃起了光。大二结束,你看着周围同学纷纷开始备考,想起自己不甘平庸的心,咬咬牙决定报考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生,在图书馆角落一泡就是大半年。
22岁,考研成绩公布,你与梦校失之交臂。招聘会上,你攥着被汗水浸湿的简历,在展位前反复徘徊,无疾而终。幸运的事,家乡供电局最后录用了你。入职那天,你看着墙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标语,把遗憾咽进了肚里。
28岁,同学聚会上,有人继续深造读博,有人跳槽去了高薪的新能源企业。你穿着磨得发白的工装,听他们谈论着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手里的茶水凉了又热。母亲开始频繁介绍相亲对象,你只能苦笑着应付:“先以事业为重。”
30岁,经人介绍认识了小学老师妻子。她总笑你满脑子都是电路图,连求婚时都用LED灯拼出“嫁给我”。婚礼在本地酒店举行,同事们开着“以后家里跳闸就找你”的玩笑,你看着台下父母欣慰的眼神,把对理想的遗憾暂时压进心底。
32岁,妻子怀孕后,你主动申请减少出差。但台风天的抢修电话响起时,你还是顶着暴雨冲进了电闪雷鸣的深夜。孩子出生的啼哭传来时,你刚完成线路检修,防护服下的工服早已湿透,脸上却挂着笨拙的笑容。
40岁,行业变革加速,智能电网、数字化转型成了新趋势。你每天下班后都要熬夜学习新系统、新技术,老花镜度数一涨再涨。竞聘部门主管失败那天,你站在变电站的高压塔下,看着远处璀璨的城市灯火,突然觉得自己像一颗被时代浪潮推着走的螺丝钉。
47岁,女儿说想学音乐,你握着她的手说:“学电气多好,稳定。”女儿却反问:“爸爸,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你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打开手机,给她看自己收藏的音乐会门票——那是你年轻时就想实现却始终搁置的梦想。
50岁,女儿不顾反对考上了音乐学院。送她去报道那天,你特意绕道去了省会最大的变电站。站在轰鸣的设备前,你对着刚入职的年轻人讲起继电保护的原理,可思绪却飘回了20岁的图书馆,那个为考研拼命的自己。
55岁,你到了内退的年纪。整理办公桌时,翻出泛黄的考研笔记,铅笔字迹早已模糊。退休手续办好那天,你在曾经无数次检修的变电站前驻足良久,夕阳把你的影子拉得很长,与铁塔的阴影重叠在一起。
60岁,你和老伴计划去旅游,却总被各种琐事绊住脚步。某天整理旧物,发现儿子偷偷报考了电力院校。你望着志愿表上的“电气工程”,喉咙突然发紧。深夜,你打开尘封的笔记本,看着当年未完成的考研计划,窗外的月光洒在斑驳的字迹上,像极了那些未曾实现的梦。
70岁,你因病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听着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恍惚间又回到了18岁的那个夏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在你翻开的电路课本上,年轻的你正全神贯注地绘制电路图,窗外的蝉鸣聒噪,而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最后一刻,你望着虚空中闪烁的电流波形,眼角滑落一滴浑浊的泪——原来,不止梦想,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永远停留在了遗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