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雞毛鴨血11:《粵語口頭禪》中的解釋是亂七八糟;《廣州話俗語辭典》的解釋為形容場面亂七八糟,狼狽不堪,難以收拾。對於此詞的解釋,我也是存有疑惑的,按道理來說能見著雞的毛鴨的血的地方必定是屠宰雞鴨的地方,而且結合我們在日常生活上,如在股票、樓市等的投資買賣中也經常出現這一詞,而且常用來形容投資者虧本虧得一塌糊塗(蝕到雞毛鴨血,蝕:指虧本,意思為,虧到一塌糊塗)。
4、雞同鴨講12:指兩個人語言不通,無法溝通。
5、雞的俚語還有 殘雞(指異常潑辣以至於蠻不講理的女人)、走雞(錯過了好東西,也有“走寳”一說)、做雞(做妓女、賣淫丅)、叫雞(嫖娼)、捉黃腳雞(在嫖娼的時候被抓獲)、雞咁腳(指走得很快很匆忙的樣子)、靜雞雞(悄悄地)發雞盲(指看不見)、雞啄不斷(東西細長堅韌,雞也啄不斷。比喻人說話過長,老說不完)、雞仔媒人(指愛管閒事的人,愛做沒有意義甚至討人嫌的事的人)等。
6、大番薯13:《廣州話俗語詞典》中骡釋多指愚笨或智力低下的人。我的觀點是,後來的使用已經變得寬泛,以及多用其表面意義,即形容矮小的大塊頭,這裏也有一個跟我接下來會提出的食物的俚語有關係的一個詞“短肚闊封”(指又矮又肥的人)意義相近,但這一說法源攵一本廣東地區(或者更具體地說時以香港為中心的輻射區域)非常流行的漫畫《老夫子》中的名叫大番薯的角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