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 USS Mindoro CVE-120
在二战接近尾声之际,美国海军大量建造护航航空母舰,用于护送船队、反潜巡逻与舰载机支援。民都洛号作为启航湾/科芒斯特湾级护航航母的一员,虽未经历战火洗礼,却在冷战的初期的时代下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民都洛号于1945年8月建成,同年12月正式服役。在50年代,民都洛号搭载了多种舰载机,包括F4U“海盗”战斗机、AF-2S/W“守护者”反潜机、以及S2F“追踪者”反潜机。
1950年代初期,海军开始探索远洋舰队的持久作战能力,民都洛号被调入“Task Force Alpha”实验舰队,测试舰载机在海上中继补给与快速轮替飞行员制度。她作为小型航母平台,多次协助舰队中转舰载机、弹药与人员,被誉为“海上补给驿站”。
在1947年,民都洛号参与了代号为“Project Lighter Wing”的试验项目,尝试让小型侦察飞艇在航母甲板起降。试验中,一艘K级小型飞艇被特别改装,尝试在风速支持下起飞,降落时使用磁性锚链与滑钩。尽管最终因操作难度大、甲板空间不足而未被广泛采用。
1955年,随着喷气时代来临,海军开始用更大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但是受限于埃塞克斯级的体量,也有人提议彻底重建启航湾级舰艇用于部署反潜机,采用倾斜飞行甲板和各种结构改进,或将船体加长9.1 并更换推进机械以提高速度,但由于成本过高,这些提议均未实现。民都洛号在1955年结束服役,被转入后备舰队,最终在1960年正式除籍,后被出售拆解。
这次作品来自于吧友@九号松饼 的3D打印试模件,基本参照P社树脂版建模,质量上没有太大问题,但仅有船体、舰岛、和桅杆。需要大量自制和改建。飞机来源于骏马的S2、钢盾的F4U(太脆了)、和海猫的西科斯基H-19,而AF2S没有厂家做,所以没有。船上炮位武器来自凯旋的新品博福斯炮(质量不错),然后用了钢盾的救生筏。这个作品简单打磨一下侧舷能消除一些打印的棱角。



在二战接近尾声之际,美国海军大量建造护航航空母舰,用于护送船队、反潜巡逻与舰载机支援。民都洛号作为启航湾/科芒斯特湾级护航航母的一员,虽未经历战火洗礼,却在冷战的初期的时代下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民都洛号于1945年8月建成,同年12月正式服役。在50年代,民都洛号搭载了多种舰载机,包括F4U“海盗”战斗机、AF-2S/W“守护者”反潜机、以及S2F“追踪者”反潜机。
1950年代初期,海军开始探索远洋舰队的持久作战能力,民都洛号被调入“Task Force Alpha”实验舰队,测试舰载机在海上中继补给与快速轮替飞行员制度。她作为小型航母平台,多次协助舰队中转舰载机、弹药与人员,被誉为“海上补给驿站”。
在1947年,民都洛号参与了代号为“Project Lighter Wing”的试验项目,尝试让小型侦察飞艇在航母甲板起降。试验中,一艘K级小型飞艇被特别改装,尝试在风速支持下起飞,降落时使用磁性锚链与滑钩。尽管最终因操作难度大、甲板空间不足而未被广泛采用。
1955年,随着喷气时代来临,海军开始用更大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但是受限于埃塞克斯级的体量,也有人提议彻底重建启航湾级舰艇用于部署反潜机,采用倾斜飞行甲板和各种结构改进,或将船体加长9.1 并更换推进机械以提高速度,但由于成本过高,这些提议均未实现。民都洛号在1955年结束服役,被转入后备舰队,最终在1960年正式除籍,后被出售拆解。
这次作品来自于吧友@九号松饼 的3D打印试模件,基本参照P社树脂版建模,质量上没有太大问题,但仅有船体、舰岛、和桅杆。需要大量自制和改建。飞机来源于骏马的S2、钢盾的F4U(太脆了)、和海猫的西科斯基H-19,而AF2S没有厂家做,所以没有。船上炮位武器来自凯旋的新品博福斯炮(质量不错),然后用了钢盾的救生筏。这个作品简单打磨一下侧舷能消除一些打印的棱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