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能测试
本次测试使用的测试平台配置如下:
CPU:Intel i9-14900K
主板:AORUS Z790 XTREME X
内存:阿斯加特 女武神II DDR5-8000 16GB x2
系统盘:Intel傲腾900P 480GB
对拷盘:致态TiPro9000 4TB
系统:Windows 11专业版 23H2、Ubuntu 24.04 LTS
1.CrystalDiskMark
大部分SSD厂商也是通过CrystalDiskMark来测试标称参数的,这款软件能够非常直观的展示SSD在SLC缓内的读写性能表现,也是广大SSD爱好者最常用的硬盘测试软件之一。
在对海康存储C5000进行格式化后,使用CrystalDiskMark测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海康存储C5000 2TB顺序读取速度为14204 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2703 MB/s。虽然由于Intel处理器256字节MPS的关系,无法和AMD平台一样测出14800 MB/s的标称参数,不过这个读取速度也已经达到了我这套测试平台的带宽上限。
现在可以肯定地说,海康存储C5000就是全球首款量产的PCIe 5.0 x4满速无缓方案SSD。
同时可以看到,这款SSD的最大4K随机读取性能为1937K IOPS,接近官方标称参数,基本算是在误差之内;而最大4K随机写入性能达到1595K IOPS,则比厂商的标称性能更强。

不过我发现个问题,MAP1806初版固件的调校方向,看起来好像是更偏向于多队列下的读取性能?海康存储C5000在Q32T16下的随机读写性能都和致态TiPro9000齐平了,而Q1T1 4K下的随机读取速度反倒要比MAP1602有所下降。
初步感觉这应该是固件调试的倾向性导致的,更像是针对AI部署进行特攻调校,将重点放到了深队列下的高随机和高并发性能。
考虑到还是会有很多用户买来海康存储C5000用于普通工作和游戏娱乐,所以后续可能会通过在线更新固件的方式进行解决,提升性能。
不过不管如何,大家也不用担心,这毕竟只是SLC缓内的理论性能,真正剔除SLC Cache后的性能表现,接下来我们还会完整测试。
2.FastCopy大文件拷贝速度展示
众所周知,Windows资源管理器性能非常拉胯,在我们在直接进行复制粘贴时,速度上限会被卡在4.5GB/s左右。这样的表现不仅发挥不出PCIe 5.0 SSD的实力,实际就连PCIe4.0 SSD都会被它影响,只能说近年来微软产品中都透着一股子沟槽的咖喱味,属实让人上头。
所以我自己是建议大家入手PCIe5.0 SSD后,在需要转移大容量文件时,最好采用Fastcopy之类的软件来提高效率。
这里我们使用不可压缩的100GB伪随机数测试文件,在海康存储C5000 2TB和致态TiPro9000 4TB之间进行对拷操作,并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下使用时长和平均带宽。

可以看到,海康存储C5000 2TB在Fastcopy的辅助下,实际写入文件的速度能达到8821 MB/s,读取速度更是能达到9988 MB/s,这已经比PCIe 4.0 SSD的多队列极限速度还要快了,对于经常有高负载文件拷贝场景的朋友来说,升级PCIe 5.0 SSD确实有实际意义。
3.PCMARK 10系统盘基准测试
很多朋友很关注将SSD作为系统盘时的使用表现,但是实际这个关于是否流畅的体验很难用语言描述,毕竟主观感受真的没有量化数据来得清晰。

所以这里我们使用PCMark10的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功能,来对SSD实现量化评估。这项测试包含23项测试场景,每个场景都会运行三次,通过对来自常用应用程序和常见任务的相关实际硬盘轨迹跟踪,全面反映现在最新存储设备的性能。

在这项测试中,海康存储C5000 2TB取得了4632分,超过了之前我测试过的所有PCIe 4.0 SSD。

不过有一说一,海康存储C5000并没有达到我预想中的5000-6000分水准,结合后面的其他测试项目,只能猜测目前MAP1806的初版固件似乎没有像1602一样更倾向于优化低队列读写,而是将调校重点转向了AI等生产力领域要用到的深队列并发读写上。
4.3DMark存储基准测试
如果说PCMARK 10的完整系统盘测试是从系统盘角度来衡量SSD的性能表现,那3DMark的存储基准测试则更加注重SSD的读取性能,从游戏盘性能的角度对SSD进行性能评估。

3DMark同样通过回放脚本来模拟游戏加载、安装包复制、游戏录像等操作,从过程中中衡量存储设备对游戏体验的影响,对游戏玩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FOB状态下,海康存储C5000 2TB的得分达到了5085分,反倒比PCMark 10的得分更高些。不过个人感觉这个分数应该也还是有较大的进步余地,只要低队列读取性能堆上来,那涨分幅度会非常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