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42,017贴子:1,372,349
  • 15回复贴,共1

通过维多利亚3角度,分析贸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贸易按照国富论的角度,十分值得提倡。
因为开放市场,会提高效率,让最适合的地区做他们最拿手的事。
比如新西兰的牛奶行业得天独厚。让新西兰来生产奶粉。
其实不仅仅亚当斯密,曼昆的经济学也极力推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2 14:53回复
    虽然自由市场是各个国家极力推崇。
    但是经济学只是社会科学的皇后 而政治学确是国王。明知降低关税,或者不搞制裁,更有利于世界的共同进步。但确实无法实现。随之带了的就是整个社会的经济下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22 14:56
    回复
      2025-08-31 10:21: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只有消费国内能控制。
      这个出口,就是自由市场最大的优势。但是各个国家的加关税,制裁。导致其实出口的情况并不好。
      其实各个国家都在算账。看看是顺差,还是逆差。
      各种博弈。
      对于我国这种地大物博其实相对还很好。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石油和大豆都是我们国家人均不够的因素。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22 14:59
      回复
        维多利亚3的体会。
        就是能够本国生产的一些商品,多数本国生产会比较合适。这个通常是这样。但也有例外。我强烈建议大家研究一下V3的逻辑。
        一些基础物质资料,比如煤,铁,水稻,小麦。一般情况会价格很低会很赚钱。
        但是如果煤和铁价格很高。会导致钢的行业利润微薄。因为煤和铁是钢的原材料。所以压低煤和铁,对于高等的商品会帮助很大。钢的行业利润很低,会导致一些发动机,造船业,机械行业,铁路行业的原材料价格更高。更加难以为继。
        所以总结而言基础生产资料必须要控制价格。最好本国有生产能力。像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中东和北欧,俄罗斯的石油其实是这些国家过硬的身板支撑。我国耕地面积很大,加之机械化的提升,其实水稻粮食有一定优势。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22 15:05
        回复
          如果自由市场无法达到,国际制裁很重。那么国内各行业的协调发展会很重要。
          比如某些比如棉花生产力很强,会压低棉花的价格,间接导致制衣行业的成本很低,利润会很高。尽管价格很低仍然会有利润。
          这个其实是维多利亚3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逻辑。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22 15:08
          回复
            能进步的才能叫共同进步,你的产业要被工业国给倾销死了那就不叫共同进步了。所以大家弱的时候用李斯特的国家主义,强的时候再用斯密的世界主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22 15:12
            收起回复
              除了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压低的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基础生产资料是否有缺乏,需要进口的情况。
              V3有一种商品很重要,就是橡胶。这个仅有一些热带雨林国家生产,比如东南亚和南美巴西一带。
              某些东西有替代品,比如羊毛和棉花。都可以制衣。水稻和小麦都可以制作食品。鱼和猪肉都可以做罐头。甘蔗和甜菜都可以制作糖。其实一些工业橡胶也可以替代天然橡胶。一些石油的化纤可以制作衬衫,代替一些棉也是这种情况。
              但是某些情况就比较特殊。比如钢。钢这个就属于中流的生产资料,采矿业的铁矿石要高级,但是比发动机,造船业要低级。但是目前钢没有替代品。很多必须用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22 15:14
              回复
                关于投资,我的一点看法。
                因为本人是哲学行业,对于经济有一些理解,纯是爱好。
                曾经北大教授林毅夫特别推崇投资。他认为投在哪里是十分关键。因为如果投入风口行业,猪都可以上天的情况屡见不鲜。能否找到下一个风口采取投资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某些行业猿辅导,科大讯飞,学而思几个搞AI学习的行业。在AI兴盛的大背景,会不断融资。会有很多风投和资本找到。本身的股价会上升,而且还会带着投资者一起发财。资本的介入会加快猿,飞,思这些企业的壮大,市场占有率,迅猛发展。实现更高效的盈利,甚至替代传统教学。挤压线下的市场。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22 15:22
                回复
                  2025-08-31 10:15: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四楼有一个情况需要赘述。
                  四楼有一个说法本国能生产的物质资料,多数比较适合国家经济发展。但是其实未必百分之百。
                  当今情况,中国铁矿石含量尚可,但是挖掘铁矿石工人成本却很高。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虽然中国盛产铁,但是无论如何压价,都内有进口巴西和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情况好,也就是价格会比进口高很多。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22 15:27
                  回复
                    总结。
                    1,如果自由市场,那么各个国家应该做自己擅长的。很容易出现非常明显的专业分工,提升效率。甚至垄断国际的某个行业。
                    2,如果国际贸易制裁,导致贸易受阻。那么国内各行业平衡发展尤为重要。尤其是基础物质资料。可以提升中间物质资料的盈利。有利于中高端物质资料的生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22 15:31
                    回复
                      当今情况比较特殊。
                      以前帖子我已陈述过。当今的生产力很发达。
                      但是社会需求不高。
                      相比而言,一些快消品,或者更新换代快的商品比较受重视。比如手机,化妆品,药品,汽车勉强也属于。但是像房产,或更加昂贵的重资产就会显得比较难。很容易被强大的生产力挤压导致行业饱和。
                      个人认为供给和需求这个曲线是十分重要的概念,这个决定了均衡的价格。由此产生无数情况需要加以分析。影响不同的决策。
                      由于某些行业禁止讨论,其实也是经济整长动力来源,将会带领中国进入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信我国的经济越来越好。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22 15:38
                      回复
                        v3的贸易是真的抽象,一旦你家有东子进口,ai就不造了。拼命往你这进口,窟窿越拉越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22 16:24
                        收起回复
                          呃呃呃,有意思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22 17:13
                          回复
                            如果你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看,自由贸易,对参与自由贸易的国家主体是利大于弊的。但按照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要定理,由经济学家沃尔夫冈·斯托尔帕(Wolfgang Stolper)和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于1941年提出,主要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核心内容
                            基本结论
                            定理指出: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下降。例如,若某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设备),则贸易开放后,劳动要素的实际收入会增加,而资本要素的实际收入会减少。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短期与长期的差异:
                            短期内,出口部门使用的要素获利,进口部门使用的要素受损;长期中,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如丰裕要素)持续获利,而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稀缺要素)受损。
                            国家整体与个体矛盾:
                            尽管国际贸易能提高国家整体福利水平,但并非所有群体受益。丰裕要素所有者(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中的工人)收入增加,而稀缺要素所有者(如资本持有者)收入下降。这解释了为何自由贸易可能引发国内政治争议。
                            政策含义
                            关税或保护主义政策可通过提高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价格,增加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稀缺要素的实际收入。例如,若一国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征收关税,资本要素的回报率会上升。
                            定理挑战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普惠性”观点,表明贸易政策需考虑国内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假设条件
                            定理基于以下假设:
                            两国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和资本);
                            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但国际间不流动;
                            完全竞争市场,且生产技术不变;
                            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固定(如纺织品始终是劳动密集型)。
                            现实意义与争议
                            全球化中的收入差距:
                            定理解释了发达国家低技能工人因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收入下降的现象(如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成为反全球化思潮的理论依据。
                            局限性:
                            假设条件严格(如要素完全流动、无技术变化),现实中可能因联合生产、要素流动性不足或技术进步而出现偏差。
                            示例
                            假设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服装),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芯片)。根据定理:
                            服装出口增加→服装价格上升→劳动力需求增加→工人工资上涨;
                            芯片进口增加→国内芯片价格下降→资本回报率降低。
                            总结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揭示了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变动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机制,强调了贸易政策需平衡效率与公平。尽管其结论依赖严格假设,但为理解全球化中的收入分配矛盾提供了经典分析框架。感谢ai,方便的多。一言以蔽之,特殊利益。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23 0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