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氰根离子浓度的检测是环境监测、工业废水处理以及饮用水安全评估中的重要项目。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现场检测方法,适用于氰化物的初步筛查。以下是关于试纸法的详细介绍:
一、检测原理
试纸法基于特定显色反应,当试纸接触含氰根离子的水样时,氰离子(CN⁻)与试纸上的化学试剂(如苦味酸、吡啶-巴比妥酸等)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如红色、蓝色或紫色)。颜色的深浅与氰化物浓度呈正相关,通过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估算浓度。
二、操作步骤
1. 样品预处理:
o 若水样浑浊或含悬浮物,需先过滤或离心。
o 若含硫化物、硫代硫酸盐等干扰物,需加入掩蔽剂(如醋酸铅去除硫化物)。
o 调整水样pH至中性(通常为6-8)。
2. 试纸浸入:
o 将试纸浸入水样中,完全浸润后取出,轻轻甩去多余液体。
3. 结果判读:
o 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氰根离子浓度范围
三、注意事项
1. 干扰因素:
o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亚硝酸盐等可能干扰,需预处理。
o 重金属离子(如Cu²⁺、Fe³⁺)可能抑制反应,可加入EDTA掩蔽。
2. 温度影响:
o 显色反应受温度影响,需在说明书规定温度范围内操作(通常15~30℃)。
3. 试纸保存:
o 密封避光保存,避免潮湿或高温导致失效。
四、优缺点分析

五、安全提示
· 氰化物剧毒!操作时需佩戴手套、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
· 检测后的废液及试纸应作为危险废物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一、检测原理
试纸法基于特定显色反应,当试纸接触含氰根离子的水样时,氰离子(CN⁻)与试纸上的化学试剂(如苦味酸、吡啶-巴比妥酸等)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如红色、蓝色或紫色)。颜色的深浅与氰化物浓度呈正相关,通过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估算浓度。
二、操作步骤
1. 样品预处理:
o 若水样浑浊或含悬浮物,需先过滤或离心。
o 若含硫化物、硫代硫酸盐等干扰物,需加入掩蔽剂(如醋酸铅去除硫化物)。
o 调整水样pH至中性(通常为6-8)。
2. 试纸浸入:
o 将试纸浸入水样中,完全浸润后取出,轻轻甩去多余液体。
3. 结果判读:
o 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氰根离子浓度范围
三、注意事项
1. 干扰因素:
o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亚硝酸盐等可能干扰,需预处理。
o 重金属离子(如Cu²⁺、Fe³⁺)可能抑制反应,可加入EDTA掩蔽。
2. 温度影响:
o 显色反应受温度影响,需在说明书规定温度范围内操作(通常15~30℃)。
3. 试纸保存:
o 密封避光保存,避免潮湿或高温导致失效。
四、优缺点分析

五、安全提示
· 氰化物剧毒!操作时需佩戴手套、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
· 检测后的废液及试纸应作为危险废物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