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4,487贴子:73,818,472

李凌的车战打法为何没有成为主流打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后世记住的是霍去病以骑制骑,封狼居胥的辉煌,并把它作为汉家文明的骑兵战术打法的第一个巅峰,因为叛徒出卖最终功亏一篑的李凌却令人叹息不止。然而即使以公认的史实(而不是那些所谓新发现)来重新审视,才会发现李凌的打法才是农耕王朝未来几千年的最适合打法,因为它的费效比太惊人了。
5000步弓手,靠着辎重车围起来挡住匈奴的骑兵和骑射,同时以弓弩大量杀伤敌人,还可以稳步撤退,独自对抗8万匈奴骑兵,仅杀伤的就上万匈奴。
车就是武刚车。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於是大将军(卫青)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
从成本的角度看,没有所谓昂贵的陌刀或笨重的宋人甲,就是无甲甚至轻甲的轻步兵,弓手,在初次用弓弩杀退匈奴后,还冲出去仅靠手中的刀剑杀了3000匈奴。农耕民族本就擅长工匠造车造弓箭,唯独马政差,骑兵训练天生不如游牧,霍去病荡气回肠的机动进攻的背后是汉武帝倾全国之力培养的战马和大量投降参军的游牧子弟。威力大,损耗也极大,没完全打趴匈奴,自己国力也快吃不消。
后世比较出名的就是刘裕的却月阵,他做了升级,增加了长矛兵和弩车以此对抗比匈奴骑兵更强大的具装骑兵和重步兵。
大概是武刚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车,本身属于消极防御装备,“车之用在守而不在攻”,从而限制了它的推广普及。“自骑兵起,车制渐废”,骑兵的兴起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各个朝代纷纷将目光转向骑兵的建设,武刚车风光不再。
不过后世的建州女真则以盾车为进攻武器,重现辉煌。显然“车之用在守而不在攻”这个思想过于呆板拘泥,限制了它的发展。
如果汉家农耕民族坚持发展车战打法,开发多种不同用途的车辆,以车制骑,以车为主,辅以重步兵,弩兵,轻骑兵的合成打法,可能更为合理。


IP属地:上海1楼2025-02-25 20:57回复
    我记得在明朝早就有了,但是因为太笨重等等原因,不太适合当时抗倭和女贞战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25 21:14
    收起回复
      明朝为了对付满清的骑兵曾经大规模装备战车,御敌时战车排成一堵墙可以有效抵御骑兵的冲锋……


      IP属地:江苏3楼2025-02-25 21:29
      回复
        欧洲胡斯教派也有,面对敌人直接列成车阵……


        IP属地:江苏4楼2025-02-25 21:31
        回复
          车阵如果要行之有效应该具有重要的两点:
          1,多用途,即可用于进攻,也可用于防守,还可用于日常运输物资或载人(欧洲马车做成的堡垒)。
          2,可移动,平时依赖畜力,战时可人力推动,哪怕像李凌那样慢慢推也行。刘裕的却月阵和欧洲的马堡都有点呆滞。

          可移动才能组成阵型,并能根据战场形势前进或后退。
          3,发强大的远程武器,其弓弩必须能尽穿敌重甲兵,哪怕近距离也行。明军失败都因为慌乱之下射击过远,难以洞穿女真的重甲步兵。
          中原民族集中精力做好这三点,当可提高野战实力,比如宋朝已经有宋人甲和神臂弓,推动车阵逐步往前,车阵后排是长矛兵挡住西夏和金国的具装骑兵和骑射,再后排是神臂弓逐步射击,中间有执重斧的重步兵砍斫从缝隙中插入的敌兵,像希腊长枪方阵那样稳步突入敌核心阵地,尽量杀伤敌人(追是追不上的),即使没有骑兵,也可组成360度环形车阵,不怕敌人迂回包抄。


          IP属地:上海5楼2025-02-25 22:52
          收起回复
            因为这么打全军覆没了,还被送了全家桶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26 11:48
            回复
              这么打,防守是可以的,如果再给李陵5000弓弩手,匈奴毫无办法,但是用来进攻机动性就太差。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2-26 16:09
              收起回复
                匈奴再遇到车阵就不会打了,人家直接跑路,你拉着破车在大草原上准备去哪,人家部落现搬家你都追不上,有个p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26 22:00
                收起回复
                  因为光凭草原当地生产力没办法维持大军,严重依赖长城南面的补给,尤其是车,拉车是个体力活,不论是人力还是畜力拉车者本身都得大量消耗粮食维持体力,而且补给也是车拉过来的路上也有消耗。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27 14:47
                  收起回复
                    因为看中国古代记载吹吹也就得了 匈奴动不动就出动好几万 动不动伤亡好几万
                    一个人口加一起不到150万的集团 人口不到汉朝一个郡
                    这就和我大糖动不动记载吐蕃60万大军入侵
                    我挫宋动不动歼灭金国十几万大军
                    一个意思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25-02-27 15:29
                    回复
                      上面有网友提到车辆似乎影响部队物资补给和持久作战能力,这个只能说是完全不懂军事补给基本常识,观点都说反了,有车没车差得很大,有车的补给能力翻了倍不止。

                      一头驴子能驮160斤货物,却可以拉动400多斤的驴车,相当于15人小队的重要物资,而驴子只要吃6-8斤草料+适当精料即可。
                      我只是提了车辆的攻防能力,这是我的错,车辆最大功能首先是成倍提高补给能力,其次才是其他功能。
                      李凌的车本身就是补给用的,所以有大量弓箭,只是临时做了掩体,而且可以移动,后世女真的盾车则是一种专用车辆。


                      IP属地:上海11楼2025-02-27 16:17
                      回复
                        其实想想,你比军队聪明吗?军队拉大车补给是基操,谁吃饱饭没事干白弄大车的?直到二战时期的德军还大量使用马拉大车,你连拉大车的驮马的口粮都不愿保障,你好意思保障更娇贵的战马?意淫是要有底线的。


                        IP属地:上海12楼2025-02-27 16:23
                        收起回复

                          二战时期除了美军真正实现了机械化,大部分国家军队主要还是依靠马拉大车,以1939年的德军步兵营为例:

                          这里所谓的大车包括就是马拉大车,除了少数机械化师,装甲师之外,德军的步兵师主要就依赖马拉大车



                          没有马拉大车的军队才是毫无补给能力的军队,你连拉大车的驮马都伺候不了,那就别提什么骑兵了,驮马可以吃路上草料+少量精饲料,骑兵的战马可远远精贵得多。
                          车,首先是补给用的,其次才是攻防掩体用。


                          IP属地:上海13楼2025-02-27 16:34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27 16:38
                            回复
                              我刚来这个吧不久,现在才发现这个吧里的网友的军事知识,军事补给知识,军事历史知识匮乏得很啊,什么二战靠飞机车辆运输这种论调出来,算了算了,玩玩吧。


                              IP属地:上海15楼2025-02-27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