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神仙鱼隶属于慈绸科热带观赏鱼类,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流域,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带鱼之一,该鱼在饲养过程中对水质、营养要求严格, 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鱼体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 易感染各种体内外寄生虫,尤其是指环虫病, 易发生大规模死亡。
寄生于七彩神仙鱼的指环虫多为小鞘指环虫,在水温28℃ 以下,水质发生变化时容易发生此病,此病在2~3天内会迅速传染给同一水体的其他七彩神仙鱼, 如不及时治疗,幼鱼死亡率在60%以上,对七彩神仙鱼养殖业危害极大2005年10月,本课题组所饲养的七彩神仙幼鱼发生指环虫病后,选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敌百虫3种药物分别对患病的七彩神仙幼鱼进行比较治疗试验。研究发现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鱼
患病的七彩神仙幼鱼体长2.5~75px,体高2.2~67.5px.患病初期鱼缸中部分幼鱼浮出水面,鳃盖张开, 呼吸急促,病鱼游动缓慢,摄食明显减少。病鱼身体发黑、缩鳍、消瘦, 并不时用鳃部去磨擦缸中物体。几天后,这个缸中的所有七彩神仙幼鱼都出现了这一现象, 死亡率急剧上升。镜检发现病鱼鳃丝暗灰色, 粘液多, 鳃丝上布满灰白色的指环虫体,虫体长达1mm, 伸缩灵活。镜下可见指环虫黑色的眼点及锚钩,每个鳃片上寄生有大小不一的指环虫20个以上。
1.2试验药品
福尔马林(40%甲醛水溶液),高锰酸钾(化学纯),敌百虫(90%的晶体)。
1.3其它
玻璃缸若干(长60cm、高4125px、宽30cm);试验用水为经过了24h曝气的自来水。
1.4单一药物治疗试验
试验材料取自同一批发病七彩神仙幼鱼, 每玻璃缸放水50L,按表1的浓度分别配制药液, 并各设一对照组, 每玻璃缸各放病鱼20尾。每当浸泡到设定时间段时, 立即转入清水中暂养, 记录暂养过程中24h\96h后的成活率,实验时自动控温,使水温恒定在28℃ 。
1.5联合用药治疗试验
试验鱼与上同, 每玻璃缸放水50L,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即先按表2的浓度将首用药物放人缸中, 配制成药液,然后每玻璃缸各放病鱼20尾。当浸泡到设定时间后100%换水, 在清水中暂养两天后, 再将次用药物高锰酸钾按规定浓度泼洒于玻璃缸内, 30min后换水2/3。观察试验过程中鱼的反应,记录96h后的成活率, 并对成活下来的幼鱼解剖镜检。实验时自动控温,使水温恒定在28℃ 。
2试验结果
2.1单一药物治疗效果
3种药物对患指环虫病的七彩神仙幼鱼的治疗效果见表1,200ml/L福尔马林或0.5mg/L敌百虫浸泡七彩神仙幼鱼12h,对指环虫杀灭效果最好。用150ml/L福尔马林、0.3mg/L敌百虫或用20mg/L高锰酸钾浸泡病幼鱼对指环虫均有一定效果, 可杀死一部分虫体并使虫体活力减弱。100ml/L福尔马林、0.2mg/L敌百虫或用15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治疗,效果不明显。10mg/L高锰酸钾浸泡治疗,对指环虫基本没有效果。
2.1联合用药治疗效果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结果比较理想, 见表2,这种方法不但杀灭指环虫效果好, 而且幼鱼的成活
率较高, 根据试验结果, 联合用药即使适当降低福尔马林和敌百虫的用量,杀虫也是比较彻底的。
3讨论
对七彩神仙幼鱼指环虫病的治疗结果看, 单一药物治疗普遍不如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好。尽管用200ml/L福尔马林、0.5mg/L敌百虫处理后,镜检结果未见活虫, 在单一药物治疗中效果最好,但幼鱼成活率最低,对幼鱼的伤害较大的。采用联合用药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福尔马林、敌百虫用量可明显减少,而且效果显著。
对于指环虫病的治疗,一般先要处理水质,使水质保持清爽、氧气充足,促使鱼鳃部运动加速,这样有利于杀虫药在鳃部的接触频率,接着再下杀虫药,最后,再用一次促使鳃部运动加速的药物高锰酸钾, 使被麻醉的虫体脱落,再大量换水将脱落在水中的虫体及药物排换掉,联合用药治疗正是基于这一原理,所以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样可避免未死的指环虫重新恢复而产生二次感染,造成杀虫没效果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七彩神仙鱼的体外寄生虫当中, 首推指环虫为危害最大,且最难防治,指环虫为卵生, 卵大而少,但卵是很难被药物杀死的。它能不断的产卵,孵化。一般每5~10分钟产卵一个, 约2~3天孵出, 只有等它孵化成虫才可杀死它。因此,用单一药物治疗,必需连续再处理几次,才能有效防治指环虫病。
药物治疗后,有条件的还应投喂些鲜活水蚤,有利于七彩神仙幼鱼康复。平时为了预防和减少指环虫病的发生, 除了要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鱼体体质外, 每隔2个月要定期内服1次复方甲苯咪唑片,用量按每kg饲料添加5-7片,连服3-5天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声明:本文摘自中国知网文献论文,作者潘立新,目的让鱼友们更好的了解对七彩神仙最让人头疼的腮虫(指环虫)的防治,并无商业目的,侵删!)

寄生于七彩神仙鱼的指环虫多为小鞘指环虫,在水温28℃ 以下,水质发生变化时容易发生此病,此病在2~3天内会迅速传染给同一水体的其他七彩神仙鱼, 如不及时治疗,幼鱼死亡率在60%以上,对七彩神仙鱼养殖业危害极大2005年10月,本课题组所饲养的七彩神仙幼鱼发生指环虫病后,选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敌百虫3种药物分别对患病的七彩神仙幼鱼进行比较治疗试验。研究发现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鱼
患病的七彩神仙幼鱼体长2.5~75px,体高2.2~67.5px.患病初期鱼缸中部分幼鱼浮出水面,鳃盖张开, 呼吸急促,病鱼游动缓慢,摄食明显减少。病鱼身体发黑、缩鳍、消瘦, 并不时用鳃部去磨擦缸中物体。几天后,这个缸中的所有七彩神仙幼鱼都出现了这一现象, 死亡率急剧上升。镜检发现病鱼鳃丝暗灰色, 粘液多, 鳃丝上布满灰白色的指环虫体,虫体长达1mm, 伸缩灵活。镜下可见指环虫黑色的眼点及锚钩,每个鳃片上寄生有大小不一的指环虫20个以上。
1.2试验药品
福尔马林(40%甲醛水溶液),高锰酸钾(化学纯),敌百虫(90%的晶体)。
1.3其它
玻璃缸若干(长60cm、高4125px、宽30cm);试验用水为经过了24h曝气的自来水。
1.4单一药物治疗试验
试验材料取自同一批发病七彩神仙幼鱼, 每玻璃缸放水50L,按表1的浓度分别配制药液, 并各设一对照组, 每玻璃缸各放病鱼20尾。每当浸泡到设定时间段时, 立即转入清水中暂养, 记录暂养过程中24h\96h后的成活率,实验时自动控温,使水温恒定在28℃ 。
1.5联合用药治疗试验
试验鱼与上同, 每玻璃缸放水50L,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即先按表2的浓度将首用药物放人缸中, 配制成药液,然后每玻璃缸各放病鱼20尾。当浸泡到设定时间后100%换水, 在清水中暂养两天后, 再将次用药物高锰酸钾按规定浓度泼洒于玻璃缸内, 30min后换水2/3。观察试验过程中鱼的反应,记录96h后的成活率, 并对成活下来的幼鱼解剖镜检。实验时自动控温,使水温恒定在28℃ 。
2试验结果
2.1单一药物治疗效果
3种药物对患指环虫病的七彩神仙幼鱼的治疗效果见表1,200ml/L福尔马林或0.5mg/L敌百虫浸泡七彩神仙幼鱼12h,对指环虫杀灭效果最好。用150ml/L福尔马林、0.3mg/L敌百虫或用20mg/L高锰酸钾浸泡病幼鱼对指环虫均有一定效果, 可杀死一部分虫体并使虫体活力减弱。100ml/L福尔马林、0.2mg/L敌百虫或用15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治疗,效果不明显。10mg/L高锰酸钾浸泡治疗,对指环虫基本没有效果。
2.1联合用药治疗效果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结果比较理想, 见表2,这种方法不但杀灭指环虫效果好, 而且幼鱼的成活
率较高, 根据试验结果, 联合用药即使适当降低福尔马林和敌百虫的用量,杀虫也是比较彻底的。
3讨论
对七彩神仙幼鱼指环虫病的治疗结果看, 单一药物治疗普遍不如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好。尽管用200ml/L福尔马林、0.5mg/L敌百虫处理后,镜检结果未见活虫, 在单一药物治疗中效果最好,但幼鱼成活率最低,对幼鱼的伤害较大的。采用联合用药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福尔马林、敌百虫用量可明显减少,而且效果显著。
对于指环虫病的治疗,一般先要处理水质,使水质保持清爽、氧气充足,促使鱼鳃部运动加速,这样有利于杀虫药在鳃部的接触频率,接着再下杀虫药,最后,再用一次促使鳃部运动加速的药物高锰酸钾, 使被麻醉的虫体脱落,再大量换水将脱落在水中的虫体及药物排换掉,联合用药治疗正是基于这一原理,所以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样可避免未死的指环虫重新恢复而产生二次感染,造成杀虫没效果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七彩神仙鱼的体外寄生虫当中, 首推指环虫为危害最大,且最难防治,指环虫为卵生, 卵大而少,但卵是很难被药物杀死的。它能不断的产卵,孵化。一般每5~10分钟产卵一个, 约2~3天孵出, 只有等它孵化成虫才可杀死它。因此,用单一药物治疗,必需连续再处理几次,才能有效防治指环虫病。
药物治疗后,有条件的还应投喂些鲜活水蚤,有利于七彩神仙幼鱼康复。平时为了预防和减少指环虫病的发生, 除了要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鱼体体质外, 每隔2个月要定期内服1次复方甲苯咪唑片,用量按每kg饲料添加5-7片,连服3-5天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声明:本文摘自中国知网文献论文,作者潘立新,目的让鱼友们更好的了解对七彩神仙最让人头疼的腮虫(指环虫)的防治,并无商业目的,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