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71,413贴子:4,898,389
  • 1回复贴,共1

我也来说说我对地震的看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了几篇网友写的关于地震的帖子,我也来用通俗的,接地气的语言来说说我对地震的看法。大家都知道,地球是由很多的板块组成的,板块的移动,摩擦,就会产生地震。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说,板块摩擦时,板块间的被夹住物的破碎,产生的震动,就是地震。如果地球板块像俩块玻璃样的光滑,地球永远不会发生地震。可做一简单试验:用俩块石板,往相反方向移动,摩擦,石板间被夹的小石头被压碎了,地震就发生了。石板的硬度,与被夹物的硬度,就是地震发生的时间和烈度。自然界中,绝不可能出现板块的硬度跟被夹物的硬度相同的情况。地球板块有几百上千公里,所以板块不是一整块石板。如果真有这种情况,那就好笑了,就如你开车在满是石头的路上行驶,地球的那一区域就会震个不停,可能要地震几年,只有在板块与被压物错开,地震才会停止。那地方还会有人吗。板块的硬度小于被夹物时,因为板块的移动是很缓慢的,所以,被夹物会慢慢地融入板块,一般不会发生地震,或烈度很小。板块的硬度如果大于被夹物太多,板块移动的慢,被夹物也是被慢慢夹碎的,所以地震发生的烈度也很小。只有在被夹物的硬度够大,又小于板块的硬度,板块就会聚集能量,在能量足够大时,一下就压碎了被夹物,就发生了大地震。而且是纵向地震,也就是上下跳动的地震。如果地球板块移动速度快了,在压碎被夹物的瞬间,地球板块会向前冲一下,这就是横向地震。后俩种地震的烈度都很大,现在有说法,说是地震发生前,一定有很多的小地震。方向是对的,但不一定。这也可用一小实验来说明:用液压机去压一块石头,是的,在石头被压碎前,就有很多的小石块先掉下来,这就是小地震。但是,如果石头的硬度不大呢,在被压碎前,掉不了几块小石头,也就是没有几次小地震。立马被压碎了,就是说立马就是大地震。所以我认为,板块的移动速度,板块的硬度,被夹物的硬度,构成了地震发生的时间和烈度。还有就是其他星球的引力,也有加快或减慢地球板块的移动速度。我在其他楼主的跟帖时说过,只有在板块间,也就是地震带上,装上X光透视仪,看清楚被夹物的大小,形状,质量。并计算板块的移动速度,质量,能量,才能预报地震。如果俩板块的质量都不大,即使被夹物的质量够大,也会融合进板块,这样,几十,几百年都不会发生地震的。就如山体滑坡,如果发现山体裂开一个口子,开始是十五天裂开了1厘米,马上就要计算裂口外山体的体积,质量,重量,山体的承受力。如果五天开1厘米了。直到每天1厘米了。那离塌方不远了。预报地震也一样,查看板块的质量,能量,被夹物的质量,完全能计算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和烈度。但现在航展的军用透视仪,还不够,起码要达到30或50公里才行。


IP属地:浙江1楼2024-12-06 06:00回复
    首先,地球板块太大了,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厚度也从几百米到几万米。板块也会破裂,就有了大陆架的漂移。被夹物就是小石块,直径也就几米(低烈度的小地震)到几百米(7,8级以上的大地震)所以,小地震一般距离地表也就几公里内。也有一千米的,那是板块边缘横向间的被夹物。大地震一般距离地表几公里以上,或十公里以上的。因为被夹物越大,被压碎后的动能越大,所以地震的烈度也就越大。


    IP属地:浙江3楼2024-12-06 1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