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皇后吧 关注:1,116贴子:39,261
  • 10回复贴,共1

【阿徐的遗嘱】徐皇后临终叮咛,《明实录》原文&感人直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网上能看到的阿徐的临终遗言,大部分都是选自清修《明史》里的,其实之前以为写得很不错了。但是读了《明太宗实录》(注:以防有人不知,解释一下~明成祖朱棣的庙号“成祖”是在嘉靖朝大礼议时期被改的✨在此之前一直是“太宗”)之后,才发现《明史》里简直太简略了……
明实录里的仁孝皇后临终叮咛,心怀社稷、兼具细腻,实在感人肺腑,中途穿插的朱棣的互动也很真实……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犹如亲眼看到了阿徐临终前的画面
因此,本帖将详细分析仁孝文皇后徐氏在《明太宗实录》里的临终场景。我首先把原文整段发上(自己断句,可能有误,望批评指正),然后再一句一句地详细分析。大学牲,时而忙,不定期更新💫。
阿徐说过的话,从来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具体的建议。通过对她临终遗言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同时,这些遗言里还透露了一些小信息,可以作为史实的补充
(图片出处:镇楼图来自红薯里AI画的古风美人,图右下角是图片原作者。找这张作镇楼图,是因为这张真的很适合明朝,真的很适合阿徐#历史##明朝##才女##巾帼##贤后#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13 19:20回复
    原文:
    既得疾,医药勿效,日益剧。
    上临问,后对曰:“今至此,命也。但身蒙上恩,位中宫,不得给事,此遗憾耳。”又曰:“今天下虽定,兵甲不用,然民生未大苏息,惟上矜念之。”
    又问复有何言,曰:“愿广求贤士、明别邪正,不以小过而废之,不以小才而比之;子孙成之以学,宗室亲之以恩;妾不能报上恩矣,愿无骄畜外家。”上泣,后亦泣,曰:“人生死有定数,惟上割恩自爱,无以妾故伤圣心。”
    遗今,白王太子曰:“吾祗事皇上于今三十有一年,上不能继承先皇后懿德,吾甚愧之。今至此,命也,奚悲尔。吾之长子孝仁淳厚,当夙夜恪勤、敬事君父,勿以吾故过哀毁,以伤君父之心。吾素菲薄无德,及人身殁之日,丧务从简省,毋妨臣民往者。皇上遭罹内难,躬率将士在外,吾母子留北京。敌兵围,将校士民之妻皆擐甲胄,挟矢石登城列阵,协力一心,以死固守。及内难平,吾正位中宫,富贵已极,而将校士民之妻至今报赉未称,吾寝食未尝忘。近闻皇上将巡狩北京,意愿从行,将请恩泽及之,而吾今不逮矣。尔能体吾心,九泉无恨呜呼!主器之任在尔,匪轻。敬以事上,仁以抚下,肃以正家,恩以睦亲,尔念之。”
    顾皇孙曰:“尔将来有宗社之寄、大平之任,宜励学笃志。”又谓上曰:“此孙远大之器,幸善视之。”
    后崩,上哭恸,群臣奉慰。上曰:“皇后仁明贤淑,汉马氏、唐长孙之伦也。虽处中宫,其一念惟在仁民。继今朕入宫,不复闻直言矣。”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13 19:33
    收起回复
      2025-10-11 21:11: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修订版原文:
      既得疾,医药勿效,日益剧。
      上临问,后对曰:“今至此,命也。但身蒙上恩,位中宫,不得给事,此遗憾耳。”又曰:“今天下虽定,兵甲不用,然民生未大苏息,惟上矜念之。”
      又问复有何言,曰:“愿广求贤士、明别邪正,不以小过而废之,不以小才而比之;子孙成之以学,宗室亲之以恩;妾不能报上恩矣,愿无骄畜外家。”上泣,后亦泣,曰:“人生死有定数,惟上割恩自爱,无以妾故伤圣心。”
      遗今,白王太子曰:“吾祗事皇上于今三十有一年,上不能继承先皇后懿德,吾甚愧之。今至此,命也,奚悲。尔吾之长子,孝仁淳厚,当夙夜恪勤、敬事君父,勿以吾故过哀毁,以伤君父之心。吾素菲薄无德,及人身殁之日,丧务从简省,毋妨臣民往者。皇上遭罹内难,躬率将士在外,吾母子留北京。敌兵围,将校士民之妻皆擐甲胄,挟矢石登城列阵,协力一心,以死固守。及内难平,吾正位中宫,富贵已极,而将校士民之妻至今报赉未称,吾寝食未尝忘。近闻皇上将巡狩北京,意愿从行,将请恩泽及之,而吾今不逮矣。尔能体吾心,九泉无恨呜呼!主器之任在尔,匪轻。敬以事上,仁以抚下,肃以正家,恩以睦亲,尔念之。”
      顾皇孙曰:“尔将来有宗社之寄、大平之任,宜励学笃志。”又谓上曰:“此孙远大之器,幸善视之。”
      后崩,上哭恸,群臣奉慰。上曰:“皇后仁明贤淑,汉马氏、唐长孙之伦也。虽处中宫,其一念惟在仁民。继今朕入宫,不复闻直言矣。”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14 22:45
      收起回复
        分析:
        ①【“今天下虽定,兵甲不用,然民生未大苏息,惟上矜念之”】
        (现在虽然天下已平,不再有战事,但是民生仍未恢复,希望陛下能体恤民生。)
        阿徐是真的心怀天下与人民的💫。其实她这第一句遗言,和实录前面描写的她给朱棣的谏言相互印证了——
        【后正位中宫,愈益祇勤,数言,“南北战斗累年,兵民俱敝,宜与休息”】
        (她成为皇后之后,更加敬慎勤勉,经常进言:“南北战争数年,兵民皆疲,应当与民休息”)
        同时,这也印证了后面朱棣在阿徐逝去后对大臣们说的话:
        【“虽处中宫,其一念惟在仁民。”】
        (她虽然身居皇后之位,但心中只有黎民百姓)
        阿徐是心中有大爱的女子✨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14 23:11
        回复
          ②【“愿广求贤士、明别邪正,不以小过而废之,不以小才而比之”】
          <要广泛地寻求贤能之士,明辨是非、区分正邪(其实我觉得明中后期君主真应该好好掂量掂量“明别邪正”这句话);既不因为一个人犯了小错误就完全否定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点小才能就宠信偏向他。>
          这句话也和她之前对朱棣的进言相互呼应了。而且其实她之前那次进言更有针对性:知人善任,善待建文遗臣。
          【“人材难得。昔汤武之佐,伊尹太公,皆先代之人,况今日贤材皆太祖皇帝所成,望陛下不以新旧为间”】
          <人才难得。之前的商汤辅臣伊尹、周武王辅臣姜太公,都是前代遗民。更何况我们如今的贤才都是太祖皇帝(朱元璋)所任用过的(其实我不太明白“所成”的意思。感觉是双重含义,除了包括明朝建立后的文人大臣之外,也包括创业老臣),希望陛下不要以谁先跟随自己为重。>
          阿徐很重视任用贤才的重要性。话说,阿徐本人也真的是博学多才,【博通载籍】,比如她写的《劝善书》就是包罗万象,真不愧为“女诸生”✨。
          阿徐明白国家的发展需要新气象,若出新气象,必选贤举能、重视人才💫。同时,我们还能看出来她并非泛泛而谈,对人才的挑选(“明辨邪正”)和任用(“不以小过而废之,不以小才而比之”;“伊尹太公,皆先代之人”,“不以新旧为间”)都有自己的见地✨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14 23:42
          回复
            ③【“子孙成之以学”】
            小徐一直都很重视子孙们的学习,再加上她本人就是“博通载籍女诸生”。
            徐徐之前和Judy有段对话很耐人寻味。
            【初立皇太子,封汉、赵二王,后曰:“太子国家之本,诸王藩屏所资,愿择老成端正之士,辅养德器。”上曰:“此朕所注意也,”又语后曰,“皇考之制,东宫官属,率以廷臣兼之,任使一则疑隙不生。今凡宫臣之重者,悉择廷臣贤者兼之。”后曰:“此先朝鉴戒往古之失,诚良法也,虽万世当守而行之,”曰,“长子仁厚,足为令器,不泰祖宗矣。二子三子,陛下宜早教之,惟陛下留意。”上曰:“吾亦知之。”】
            这段话比较长,所以整段的翻译放在下一层,我先讲讲大致意思。其实这段,有个地方特别有趣:
            徐皇后说要给太子和藩王们找好老师,朱棣只重点听到了太子,讲起他官属的设置。于是她在太子官属一事上也叮嘱了一番,但是最后不忘补充——其实她最初说的是对所有儿子们的教导,对藩王的教导也很重要。
            很难让人不想到后面发生的朱高煦、朱高燧的事情…… 阿徐这段话从我们后世来看,何其有远见💫。
            大概是因为她是在太博通载籍了,以古鉴今,君不见隋炀帝乎?也可能是因为她真的是有现实政治智慧的,仅朱棣的起兵,某种程度上也为后世君主敲响了警钟。
            顺道提一句——其实阿徐并非偏心朱高炽,而是平等地爱她的三个儿子的……
            这份爱在这段对话里可能很难看出来,但是看到朱高煦、朱高燧为母亲《内训》《劝善书》撰写的后序,是真的很具有真情实感。其实徐皇后力保朱高炽太子之位,主要是站在皇后的角度,以史为鉴,为了天下的稳定;但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她必然是平等对待孩子们,才会让他们都这样爱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1-15 23:25
            收起回复
              ③(续)接史料翻译
              <当初册立皇太子,同时封了汉王和赵王,皇后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各位亲王是国家的屏障,希望选择那些老成持重、品行端正的人来辅佐培养他们的德行。”皇帝说:“这是我所注意的。”又对皇后说,“按照先皇的制度,东宫的官员,大多是由朝廷大臣兼任的,这样可以避免产生猜疑和隔阂。现在,凡是东宫中重要的官员,都选择朝廷中的贤能之士兼任。”皇后说:“这是先朝借鉴古代的失误,确实是一个好方法,即使是万世之后也应当遵守并执行。”皇后又说,“长子仁爱宽厚,足以成为优秀的继承人,不会辱没祖宗。至于二子和三子,陛下应当早些教导他们,希望陛下留意。”皇帝说:“我也知道这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15 23:27
              回复
                ④【“宗室亲之以恩”】
                宗室(指王室的亲属)之间要以恩情来维系关系。这里的“宗室亲之以恩”强调的是王室成员之间应该以恩情相互联系,以维护家族的团结和稳定,并且延伸到天下的和平与稳定。
                小徐对自家母族,坚持主张抑外戚;然而对皇亲宗室,一直建议朱棣善待兄弟宗族、亲之以恩义。这可能是鉴于建文帝强制削藩之祸,提醒朱棣如何真正凝聚人心。
                徐皇后之前还有言:
                【“帝尧施仁,自亲族始”】
                帝尧施行仁政,从自己的亲族开始。这句话强调了帝尧在推行仁政时,首先从自己的家族做起,以此来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
                由此可见阿徐的目光何其长远、格局何其大气。她反复建议朱棣对宗室亲之以恩义,实际上是有两方面的考虑:
                1)维护天下稳定。
                2)皇帝以身作则,带动优良的社会风气。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1-16 21:05
                回复
                  2025-10-11 21:05: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⑤【“妾不能报上恩矣,愿无骄畜外家。”】
                  这句话的白话文意思是:“我无法报答您的恩情了,希望您不要骄纵我的娘家人。”这句话表达了说话者对于无法回报恩情的遗憾,同时也提醒对方不要因为她而对她的家人有所偏私(AI分析)。
                  前半句,让我想起来之前看的一个令人有点感动的算棣徐的塔罗牌徐徐觉得Judy对她很好,无论是作为藩王还是皇帝,超出了她本来的预期所以她是满足的(不过小徐是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Judy和天下……)
                  至于后半句,我要用Judy对小徐的话来评价——
                  【“后欲为汉明德耶?”】
                  汉明德皇后马氏,汉明帝刘庄之妻,我国古代史中第一位贤后。
                  朱棣两次用明德马后来比拟阿徐(实际上她俩确实也是最像的,这个以后再论述),在这里的语境下,是指抑外戚。
                  小徐成为皇后之后,坚持主张抑母族,真是非常睿智。无论是为了家族的无祸绵延,还是为了明朝的安定国运(防止外戚专权),还是二者都有,这都是挺大气的举动。
                  毕竟当时她已经牺牲了一个弟弟,而且也是皇帝老公非要厚待她娘家人的…… 实在拗不过皇帝老公Judy后,她又建议找到好老师督促教导侄子仁厚守礼、勤勤恳恳……
                  (徐皇后和朱棣关于徐家的对话,请见下一层)
                  当提到在自己或母家权势很大之时主动抑外戚的皇后,很少有人会想到阿徐。但是实际上,她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明朝里,唯一一个有能力、有资格造成外戚膨胀一时的女人(专权是不可能的了,我的意思是作威作福)。然而,她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外戚特权,不仅是为了自家考虑,更是为了朝堂和天下考虑。
                  阿徐真的不愧是一代贤后💫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11-17 21:55
                  回复
                    接④ 论外戚
                    【后弟增寿素归诚于上,义兵之兴,阴有翊戴功,为建文君所害。上悼惜不已,将追命之爵,以语后,后力言不可。上曰:后欲为汉明德耶?顾今非以外戚故封之。竟追定国公,而命其子。景昌袭爵,命下,乃以告后。后谢曰:此上之大德,然非妾之志也。上曰:爵命非有功不与,朕方以至公治天下,岂有私意哉?后继今勿复有言。后曰:上命已行,妾何言。顾稚子未有知,惟上赐之师教,庶几上不辱大恩,下不累先人。上曰:后言良是。命礼部择师教之。】
                    <这段话是关于明成祖朱棣和他的皇后徐氏的一段对话。以下是这段话的白话文翻译:
                    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寿一直对皇上(朱棣)忠心耿耿,秘密支持皇上起兵,但在建文帝朱允炆时期被杀害。
                    皇上对此感到非常悲痛和惋惜,想要追封徐增寿爵位,于是和皇后商量。皇后坚决反对这样做。
                    皇上说:“阿徐是想效仿汉明德皇后吗?但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因为外戚关系而封爵。”最终,皇上还是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并让他的儿子徐景昌继承爵位。
                    命令下达后,皇上才告诉皇后。阿徐谢绝道“这是您的恩德,但并不是我的意愿”。皇上说:“爵位不是随便给的,只有有功的人才能获得。我正在用公正无私的态度治理天下,怎么会有私心呢?”
                    徐皇后说:“皇上的命令已经下达,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是我的侄子还年幼无知,希望皇上能赐给他好的老师教育他,这样上不辜负皇上的大恩,下不连累先人。”皇上说:“皇后说得对。”于是命令礼部选择合适的老师来教育徐景昌。>
                    【Judy大型双标现场
                    朱棣对小徐说:“哼,你别想多了,我封徐景昌才不是因为你呢→_→”
                    朱棣对天下说:“(小徐)厚德嘉贞,壸仪懿范,同朕恭勤,保兹天命,君临尔万姓之上⚈₃⚈”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11-17 22:30
                    回复
                      接下来不能再做到一天一更了,可能要每隔好几天才能再更一次因为最近越来越忙了,而且其实每天编辑这么多文字真的是绞尽脑汁、很费时间……虽然小徐值得,但我最近要搞些现实里的事了,不过每隔一段时间一定会再回来一趟哒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11-17 22: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