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上半年去新加坡玩,返程去台湾逛了几天,恰逢tcr上市,在台中某车店购买十代tcr裸车架两台,一台我朋友的,一台我自己的。
当时纯粹就是为了追新,因为按照以往的判断捷安特不重视大陆市场,容易缺货,刚好台湾有货就直接订了,加上运费税费比大陆指导价其实还贵。(当然后面发现十代大陆铺货很及时而且货量很大)
我的车架后面一直扔在那里没装车,因为车实在太多了髂胫束又受伤就没啥动力装,直到上个礼拜朋友打电话给我说舵管裂了。
这台tcr我朋友在我劝导下使用原装aero light D型把立,以及tcr原装车把,不存在三方配件。装车操作规范不存在离谱操作。
前天联系台湾做保固处理,车店老板人很好尽力在争取。在和台湾巨大沟通后初步口风是基本判定人为,车店老板反馈等前叉落地台湾后,会正式在经销商系统提报客诉,让我继续等待,最差的结果也给我争取原厂修复。
但是这种大面积通病没有换新是真的从道理和感情都说不过去。
我本人一直以来相信台湾自行车加工产业和生态链站在世界前列,捷美是我非常认可的品牌。从三月份开始的裂舵管舆论潮我从相信捷安特,嘲笑各地技师,到吃瓜,到最后的反转,一共七个月。
从这里看出来大陆新兴自行车品牌真的难,动不动车架换新全额退款,不光是车架,还有轮组。
捷安特的傲慢势必在这轮公路车销售浪潮的尾声将大陆市场二十年的口碑推向深渊。
我将持续播报。



当时纯粹就是为了追新,因为按照以往的判断捷安特不重视大陆市场,容易缺货,刚好台湾有货就直接订了,加上运费税费比大陆指导价其实还贵。(当然后面发现十代大陆铺货很及时而且货量很大)
我的车架后面一直扔在那里没装车,因为车实在太多了髂胫束又受伤就没啥动力装,直到上个礼拜朋友打电话给我说舵管裂了。
这台tcr我朋友在我劝导下使用原装aero light D型把立,以及tcr原装车把,不存在三方配件。装车操作规范不存在离谱操作。
前天联系台湾做保固处理,车店老板人很好尽力在争取。在和台湾巨大沟通后初步口风是基本判定人为,车店老板反馈等前叉落地台湾后,会正式在经销商系统提报客诉,让我继续等待,最差的结果也给我争取原厂修复。
但是这种大面积通病没有换新是真的从道理和感情都说不过去。
我本人一直以来相信台湾自行车加工产业和生态链站在世界前列,捷美是我非常认可的品牌。从三月份开始的裂舵管舆论潮我从相信捷安特,嘲笑各地技师,到吃瓜,到最后的反转,一共七个月。
从这里看出来大陆新兴自行车品牌真的难,动不动车架换新全额退款,不光是车架,还有轮组。
捷安特的傲慢势必在这轮公路车销售浪潮的尾声将大陆市场二十年的口碑推向深渊。
我将持续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