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到知乎某君关于白玉雕龙的一篇文,还是那段文字令我动了声色,或许早已耿耿于怀,只是至此激活。
我不截取原文,大概说下内容:某君说到,白玉老虎算不上一流小说,原因是虎头蛇尾。怎么个蛇尾法呢?便是前面的许多角色,后面都不交代了——卫凤娘,萧东楼,小雷等。
我阅读白玉老虎,不管是第一遍,还是最近的不知第几遍,从不计较那些角色没了后续交代,我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不完整,后续是因我并非用传统武侠的心态来阅读。
我经常提及传统武侠,因为抛开题材,可以发现现代小说,并不非得把角色写个有始有终,非得有个明确的结局。抑或是,我们固有思维里的那种结局。或团圆,或惘然,或生,或死。
我发现计较这个的人绝不少,所以对续作的期待,也是要你必须交代卫凤娘萧东楼小雷等角色的明确结局,你必须写到这些角色。
但我们看看古龙突破传统的后期,其实大部分作品都有这个“问题”,前期一些看来重要的角色,后面没有明确的结局交代,故此深受诟病,谓之烂尾:古龙常写丢人物。
我阅读他后期作品,却基本上没有这种感觉。我本来并不喜欢武侠,是古龙后期耳目一新的武侠风格让我走进了江湖。可以说,我其实不是武侠迷,我只是古龙迷。我自己写的武侠,也不伦不类。打斗不多,读来和大众认知的武侠区别很大。
再则传统武侠,只要尽可能的把所有主要角色写出明确结局,不管那结局能不能让人满意,都可算佳作。毕竟能做到这一点的武侠,百中无一。我这两年在看金庸。传统武侠的巅峰。他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有明确结局。从头到尾,有始有终,可喜可贺。然而读多了会发现,交代的所谓结局,十之七八都是伦理梗。
那些角色要存在下去,必须和其他角色,尤其是主角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关系是有限的,十之七八都扯成了伦理。这岂非也是种俗套?
我不举例,我不擅长举例,因为我热情还有,脑力和精力却微弱。我只表达我想表达的,你们可以结合自己阅读的经验与我交流。
古龙晚期,写过一种句子:不是结局的结局。
我觉得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咂摸。我们或许该想想,结局可不可以不像结局?一个角色的戏份戛然而止,这可不可以也是结局?只要ta达成了在整个剧情中的作用。
我不截取原文,大概说下内容:某君说到,白玉老虎算不上一流小说,原因是虎头蛇尾。怎么个蛇尾法呢?便是前面的许多角色,后面都不交代了——卫凤娘,萧东楼,小雷等。
我阅读白玉老虎,不管是第一遍,还是最近的不知第几遍,从不计较那些角色没了后续交代,我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不完整,后续是因我并非用传统武侠的心态来阅读。
我经常提及传统武侠,因为抛开题材,可以发现现代小说,并不非得把角色写个有始有终,非得有个明确的结局。抑或是,我们固有思维里的那种结局。或团圆,或惘然,或生,或死。
我发现计较这个的人绝不少,所以对续作的期待,也是要你必须交代卫凤娘萧东楼小雷等角色的明确结局,你必须写到这些角色。
但我们看看古龙突破传统的后期,其实大部分作品都有这个“问题”,前期一些看来重要的角色,后面没有明确的结局交代,故此深受诟病,谓之烂尾:古龙常写丢人物。
我阅读他后期作品,却基本上没有这种感觉。我本来并不喜欢武侠,是古龙后期耳目一新的武侠风格让我走进了江湖。可以说,我其实不是武侠迷,我只是古龙迷。我自己写的武侠,也不伦不类。打斗不多,读来和大众认知的武侠区别很大。
再则传统武侠,只要尽可能的把所有主要角色写出明确结局,不管那结局能不能让人满意,都可算佳作。毕竟能做到这一点的武侠,百中无一。我这两年在看金庸。传统武侠的巅峰。他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有明确结局。从头到尾,有始有终,可喜可贺。然而读多了会发现,交代的所谓结局,十之七八都是伦理梗。
那些角色要存在下去,必须和其他角色,尤其是主角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关系是有限的,十之七八都扯成了伦理。这岂非也是种俗套?
我不举例,我不擅长举例,因为我热情还有,脑力和精力却微弱。我只表达我想表达的,你们可以结合自己阅读的经验与我交流。
古龙晚期,写过一种句子:不是结局的结局。
我觉得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咂摸。我们或许该想想,结局可不可以不像结局?一个角色的戏份戛然而止,这可不可以也是结局?只要ta达成了在整个剧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