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不生孩子永远不懂生孩子的意义”,“不去某某地方就永远不懂生活的真谛”的言论甚嚣尘上。
片段开头,主人公们谈及极限运动。
已为人母的麦麦,因为“惜命”,不想让孩子失去母亲,所以害怕极限运动。葛夕会去挑战并且热爱这项运动,因为觉得这项运动能给自己带来勇气。
突然想到了两部电影。
《Me before you》:年轻帅气又多金的男主在一次跳伞中意外导致瘫痪,从此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他的未婚妻与他的好兄弟结婚了,他也无法从事他所热爱的户外运动,自此他意志消沉。直到一个叫克拉克的姑娘出现,他重获快乐。影片的结尾,男主毅然决然地选择安乐死。他对克拉克说:“我不希望我的余生,有哪怕一次从你眼中看出对我的怜悯。去追求你自己的生活吧,克拉克,勇敢追求你所想要的。”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触不可及》:法国一个富豪瘫痪,全身没有知觉,日常起居全靠专人服侍。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另一个人美心善的女士,最终相伴余生。
类似困境,两个主人公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
但这两部都是很不错的电影。
我在想,做了某事才能xxxx,那我不做某事,是不是也有可能在这条路上,比旁人能有更深的领悟呢?
南辕而北辙,错过了目的地,是否也有机会收获“错过路上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