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40,061贴子:6,814,937
  • 32回复贴,共1

浅谈一下百回本对大闹天宫的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吧内对于西游记的讨论又多了起来,我就来谈谈对西游记大闹天宫的理解。
现在对大闹天宫的一个主流观点是猴子完全不占理,天庭是正义一方这样子。这么说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还是可以说对,但是读原著的时候显然能够发现,即使作者用了“欺天惘上”这样的词做定性,但是在写法上属于是让孙悟空怎么爽怎么来的。这其实是不符合常规的对恶人的写作的,包括如果你看汇评本,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的加注基本都是“好,好,好”“精彩,精彩”这样的评注。甚至在孙悟空偷酒的时候还有说“为什么不用身外身直接全拿走”的。这其实也是不合我们对恶人产生的那种心理的。


IP属地:北京1楼2024-08-26 11:12回复
    如果我们把视角不局限于西游记其实会更加明白这段的含义,比如七侠五义的白玉汤和喻世明言的宋四公。他们也同样是大闹朝堂所在的地方。而他们所展示的手段也同样是偷朝廷或者大户的东西。这里面朝廷作了什么过分的事吗?也没有。而这些人都属于是江湖好汉或者是游侠这样的身份。因此在西游记里,也是如此,孙悟空这里是展示他作为江湖好汉的手段(武艺和神偷),而天庭则变成了一个被揶揄和调侃的对象。作者在这里其实对天庭投射了对现实朝堂的态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不可触碰的神圣东西,而是一种调笑的背景。


    IP属地:北京2楼2024-08-26 11:13
    收起回复
      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对说把天庭整成正义凛然那种形象,因为孙悟空即使是这里也是满足当时老百姓对游侠的认知的(其实老百姓就喜欢看朝廷出丑),而天庭是一个他展现才艺的舞台,有这样的因素在里面。


      IP属地:北京3楼2024-08-26 11:13
      收起回复
        因此现在吧内要给大闹天宫一个明确的对错分类我觉得就有点跑歪了,因为在这里孙悟空既有他不成熟导致狂妄自大的一面,又有他作为游侠形象要出场展示本领的一面,而天庭仅仅是作为这个形象要展现出来的背景板而不具有明确的正义特性。尤其是古代老百姓还会自动代入现实存在的朝堂,那就更是有些怨气在里面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8-26 11:22
        收起回复
          我是觉得天庭对错在这里,作者并不倾向于其中一方。
          猴子一开始认认真真,天庭就给了他一个弼马温的官,这里的弼马温用的显然是把猴子养在马厩防止马生病的说法,按现在互联网说法就是给这吗喽整个活。第二次让猴子去管桃子多少也有点搞笑。而在大闹天宫篇幅,整体描写都不是让人感觉猴子不好的感觉去写。
          但猴子也是无拘无束的,在后面猴子对二郎神对话中说蒙莫大之恩。
          所以我一直认可收放心之说,人心初时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不懂规矩。并不是什么违背天理人伦,是自然情况。但人心终究不能一直这样无拘无束下去,不然就是巨婴了。所以才有从五行山下五百年到取经路结束的成长过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26 11:41
          收起回复
            站玉帝角度是错,站孙悟空角度是对。没有绝对的对错,至于作者,既说他十恶不赦,又说他是英雄。作者是偏向孙悟空的,因为按照孙悟空的行为,在古代不可能活下来,作者却让他活了,最后还修成了正果。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8-26 15:46
            收起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8-27 15:11
              回复
                啊啊啊啊顶一下,好神奇,居然碰到跟我思维同频的老师,最近正好也想到白玉堂盗三宝和大闹天宫的对比。楼主你说得太好了,感觉现在吧里对大闹天宫的解读走入了极端,但是作者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


                IP属地:湖北8楼2024-09-18 00:11
                收起回复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9-25 09: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