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2吧 关注:97,813贴子:1,538,660

回复:#高塔故事会#最后一战之前——暗影和见证者回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6】解读
“所以错又在你!旅行者!”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像我一样,看到这里一脸黑线——啊?合着见证者毁灭人类只是怨气冲天啊?
如果你觉得这样很离谱,恭喜你是对的……是很离谱。但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
还记得前面HNW和RS的对话吗?一个抵达终焉之形的存在需要有自发的合理性,最终必定会稳定在一个确定形态,于是见证者便“最终化”他遇到的生命形式。而被同样旅行者赐福的,他们认为,这些生命是不符合这种规则的(因为被旅行者这个超然力量介入了),而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悲剧,于是见证者进行了某种“惩罚”或者“报复”。
诚然见证者是傲慢的,就如先祖们没有和他们创造的花园中的生命协商过一样,见证者也并不在意这些被旅行者眷顾的生命是什么想法,只要它们否定旅行者并衰亡就足以(这个过程有时不是见证者自己执行的,也可能派出门徒或者欧里克斯这样的存在),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定义宇宙。用利维坦阿莎的话说,这是个向没有意义的宇宙强加意义的战争。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读者觉得见证者“掉份”了,这种情感虽然可以出现在个人身上(想想某些游戏讨论平台上发自己id甚至会被无端举报),但是不适合一个以及融合了无数意识,并且始终追寻宇宙至高真理的东西,祂的一切行为应该有个很强的内驱动力而不是怨恨。
总而言之……我虽然期待年七的战役,但是在“如何打败见证者”这块的剧情上,大家还是别把期望放太高,毕竟一个这么“苦大仇深”的家伙,怎么对付用脚都能想明白啊。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5-20 03:28
回复
    扬场工之谜
    在开始下一篇前先稍微卖个关子——艾多提到了《揭露》中扬场工与见证者形象的不同之处。这是否说明扬场工不是见证者?事实上揭露的故事确实有很多和见证者是对不上的。
    对此让我们听听bungie内部的说法(来自叙事设计师Robert Brookes): 见证者在故事书中所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也就是说,他可能在故意骗你(或者他自己也疯了)。
    关于这些内容我们就只能主观解读了,所以放在后面,大伙看个乐。
    【并且这种说法很令人失望,卡鲁斯和萨瓦图恩故事造假是有基础的——一个是自大狂一个是谎言之神,见证者这些书恰好是土命非常根源的设定,这要还不确定那玩家剧情解读和理解就全成了小丑了】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5-20 03:45
    收起回复
      【7】抵达终局
      本篇是HNW给RS的最后通讯,关于终焉之形的理解。数据回收自暗礁存放的一个vex米诺陶的核心,是当年欧顿王子从黑暗花园中找到的。
      通讯大意:
      自从上次争吵已经过去很久了,HNW最后一次给RS发消息,谈到他们对终焉之形的理解又近了一步。
      “共识”最终取得了胜利,忏悔者也赞成了主张,而[虚无主义者]和[唯我主义者]被清除了,他们的目标是引领宇宙走向最终的形态,修剪那些枯枝,激发所有的潜力(符合扬场工的自述和意义)。
      RS却没有加入,而是很早以前就离开他们去宇宙远行了,但HNW却没有动摇,暴力事件的持续发生更让其坚定了自己的观念。
      加入共识的人会蜕变,最终将“不会有怀疑和异议的能力”,争斗、悔恨、偏见和怨念也会被忘却,不同的意见从而不复存在。面纱已经在他们面前展开,他们所期望的原理开始在其中编织。一旦完成这个结果,他们就会变得完美无瑕。在加入这个集体意识前,HNW并没有放弃情感,仍然思念着RS。
      艾多见解:
      见证者并没有遗忘一切,相反,祂记得自己来自何处,以及目的是什么(反观光能会让人忘记)。见证者会选择性忘掉一些事,那并不是像守护者复活的忘却一样赋予新的可能,而是为了消灭这些概念,完成自我辩解(也就是说,他们消除怀疑不是为了进行讨论,而是怀疑这个东西被他们剔除了,因此不再需要讨论了)。艾多对此感到厌恶,作为一名文士,她不能接受一个族群完全消灭那些令人不适的真相。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5-20 04:15
      回复
        【7】解读
        见证者通过面纱融合成一个的目的在这里终于被说明了:他们不希望再对终焉之形抱有任何分歧,既然这是唯一且最美好的形态。 融合成一个意识之后,就不会再有争论,偏见和怨念。
        然而这一点就和前面的推测不太一致了,如果消除了悔恨和怨念,见证者为何要如此折磨那些被旅行者赐福的生命? 他们有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对旅行者的“仇恨”的? 看来他们仅仅是抹除了“自己与自己”间的怨恨,对旅行者的不满并没有消失。
        至于艾多说的“掩盖和消除不适的真相”……我倾向于是她的一家之言。毕竟见证者先祖活了那么久(恐怕有几亿年了),而且已经统一成一个个体了,那真相历史的掩盖与否,对他们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了,反正要让宇宙变最终形态了。他们更像是给自己做了非常极端的简化,就像把不同形状的积木强行塞到了一个盒子里。
        此外按照这篇通讯,RS应该没有被结合进见证者,会不会宇宙中仍然有先祖个体存活?他们对见证者又是什么想法呢?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5-20 08:42
        回复
          【8】标本化
          艾多记录的最后一篇,对玛拉·索维女王的访谈。艾多和女王交流了关于之前七个文件的看法,女王也谈及了她对见证者的看法。
          (二人先是聊了聊最近的发现,以及米瑟拉克斯以前的岁月)
          玛拉: 我只触碰过那个存在的思维——那个怪物,仅有一次。我去感受它的目的,不是目的本身,而是“目的的概念”。
          艾多: “终焉之形”……它一直寻求的目标,这么多年来它用所有的工具要达成的,永恒,完美的东西。
          玛拉: 它使用的语言,很有启发性,顶点,顶峰,金字塔形。金字塔有宽广的基底,随着建造而变得集中和尖锐。是自我的提升,或者它认为的自我提升。
          艾多: 解剖,重组,夺取,合并,这些都指向见证者眼中的终焉之形。这不是简单的破坏,熵增,那被毁灭的花园。它寻求的是……压缩,一个被精选的过去和无穷的未来组合成的完美永恒,这个状态不会成为任何其他的东西,因为它是它能成为的一切。
          玛拉: 像制作动物标本。
          [玛拉向艾多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
          艾多:但它达不到这个目标?不是吗?不能完美地。它实际造成点是毁坏,在现实中留下伤痕,没有愈合的巨大伤害。它也许保留了一些元素,但是整个过程总是很拙劣。
          玛拉: 它无法实现设想——真正理想的终焉之形,在没有旅行者力量的前提下。它一定很怨恨,必须依赖它所憎恶的东西。
          [玛拉以完全没幽默的表情笑了笑]
          玛拉: 我希望守护者能对这个礼物表示应有的感激,艾多文士,你不仅展示了一个开局,还揭示了对手的指导原则。
          艾多:[有些尴尬,然后认真起来]
          玛拉: 昨晚,我做了个梦——
          玛拉: 它始于虚无,无光也无暗,两种都不在,但在那虚无中,我开始感觉到某种不可能的存在。石头般的手紧握天空的织物,一座尖叫着的骨头做的山,被葛藤缠绕摇摇欲坠的尖塔,一个巨大如癌症般的生长物。死物的触须钻入肉体,肉体就是大地,黑暗变得腐败,紧缚光能。
          玛拉: 但我不害怕,当我醒来时,我感受到篝火的余温,驱散了我指尖的寒冷。
          [她向前倾身,尽管我是记录文字的人,但我相信她在对你(守护者)说话]
          玛拉: 还不算太迟。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5-20 09:48
          回复
            【8】解读
            艾多和玛拉推断出了见证者终焉之形的目标——一个完全固化,如同标本一样的结果。但是比起现实中的标本它更像是一个生命所有时期标本的合集——它是过去也是将来,被压缩到一起,从表观上就像是把每一个瞬间都定格并留下来了。
            这似乎就是见证者寻求的答案——不需要再变化的形态,因为不会变化。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5-20 10:02
            回复
              这种结果我给大家举个直观的例子: 塑化标本
              保留了大体的特征,但是内部结构也清晰可见。而见证者的版本大概还要加上这个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几个关键阶段并且放在一起,和博物馆一样,噫~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5-20 10:04
              回复
                至于女王做的梦,从内容看可能是旅行者发出的(旅行者偶尔会向一些人和守护者托梦),我找了一些可能对得上的主题图片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5-20 10:25
                回复
                  起源与开端
                  “我就要成为那笑到最后的人”
                  经过这些东西的补充,我们大概可以还原出见证者的来历了。
                  见证者发现了旅行者(深渊赛季剧情cg里面旅行者是半埋在地里的,而不是飞来的),成为了第一个被园丁所恩惠的种族,然后他们便学会了像旅行者那样创造生命,他们开始有意识的改造行星,培养文明。这一行动是他们自发的,而不是旅行者的指示。见证者的先祖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出一种比较完美的生命发展形式,从而让宇宙的生命都获得永恒的繁荣。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称之为花园,因为花园是人为修葺的】
                  但是结果不太尽如人意,这些“花园”世界的文明和生命大多数都衰败了,发生了灾难或者战争,而见证者的先祖们也不得不“清理”那些星球(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星球上会有被爆炸破坏的痕迹)。
                  先祖们于是开始了争论: 是对这些花园中的“花朵”,也就是生命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引领,还是完全顺其自然直到自然演化出一个完美形态。
                  于此同时,先祖还发现旅行者的力量也不止能带来生机,也可能带来灾难,因此他们开始试图摆脱对旅行者力量的依赖,但是内部分歧很大。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面纱——一个和旅行者有神秘联系的另一实体,先祖们或许是意识到面纱和旅行者是两个二元对立的存在,于是开始将其结合到一起,试图攫取创世的权能。而旅行者不希望这样,便逃离了。
                  先祖们不打算放弃,并且经此之后更怀疑旅行者,为了消除分歧,他们通过面纱设计了属于自己的新形态: 包含了所有认同他们主张的人的意识集合体,这就是见证者。
                  而旅行者逃离后也去祝福了其他的文明,见证者不能接受这种结果,认为旅行者是错误的,并且希望其它的生命也这么想,就开始了一场横跨宇宙的征伐。
                  这一路上,没有得到旅行者恩典的生命被见证者征服并“最终化”,但是因为缺乏光能没办法变成终焉之形,同时也扶植了一些势力帮助自己——例如门徒和邪魔族。
                  【至于vex……vex确实有一部分是崇拜见证者的,但是未必是全部,相当一部分vex一直都在忙活自己的事情,不过它们用机械化吞噬一切和时间循环的力量确实很符合见证者的“终焉之形”,不排除vex也在追寻这一形态】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5-21 08:22
                  回复
                    回归本质
                    “做出选择”
                    那么见证者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呢?
                    我们回想一下上一次光与暗碰撞事件的结果——黄金时代期间,太阳系的光暗冲突炸出了个迷你宇宙,也就是觉醒者的两仪界,这个宇宙起初是一片类似虚无的地方,然而在思想的影响下——主要是玛拉·索维的意念下,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可生存之地。
                    接着回想木卫二克罗维斯对暗影的理解,他怀疑在这种力量背后有个“反熵”,能让宇宙的熵减少,回归最初的奇点。就像是一个神。
                    然后是邪魔族邪神创造的王座世界,王座世界是他们意志力制造的口袋空间,这里的一切任由邪神本人扭曲。大多数王座世界是暗影力量创造的,萨瓦图恩的则证明光能也可以参与其中。
                    如此我们可以得出光暗力量结合后的结果,一个可以被意志——甚至是个个体的意志塑形的现实。考虑到王座世界是可以将一部分力量短暂投入现实的(无畏舰的地图炮就是这么工作的),如果这个效果不断的强化,以至于包含面纱和旅行者的全部,就能逆向当时宇宙产生的过程,出现一个编辑宇宙的窗口。
                    接着,见证者只需要输入自己的“设计”并且启动即可。而祂设计的结果就是一个固定的现实,如果它成功了,整个宇宙都会变成这种样子了。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05-21 08:37
                    回复
                      顶顶


                      IP属地:江苏31楼2024-05-21 08:59
                      回复
                        荒谬之处?
                        “不知所谓。”
                        然而如果去讨论这个形态本身,就很奇怪了。标本再栩栩如生也是“如生”,一个完全“固化”的生命的确永存了,但这对它自己并没有意义——谁会愿意自己像卡兹那样停止思考啊! 标本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这种生命,将所有的生物都变成标本就是舍本逐末了。
                        但是见证者祂好像不在乎这一点,祂只是想要个结果(像极了实验做不出来硬编数据的人),想“见证”这种最终的美丽,大概这也是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这种想法也无怪乎旅行者不会接受,祂只是创造生命,从未要求什么答案。而这种“永恒”形态……就好像一个立体投影的花,虽然漂亮,但是看久了总觉得,有点假。更糟的是花园里现在全都是这一种花。这样的花园会被赞赏吗?恐怕不会。因为我们作为人的生命本身就在变化,不变会让我们厌倦,这样并不是“活的”。这种“终焉之形”自然也就是不可接受的了。
                        【顺便吐槽一下,见证者先祖说他们消除了虚无主义,但是就这个所谓终焉之形的结果看……好像也没比虚无主义好到哪啊】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05-21 09:19
                        回复
                          另一抉择
                          “已不能允许你存在于还有希望的世界”
                          这个所谓的终焉之形正是有如此多的势力站在见证者对立面的原因——除了一样目的扭曲的门徒以外也就邪魔族和部分vex有这种想法了。而萨瓦图恩更是不能接受: 诡计和欺骗是需要变化和伪装的,见证者的作为从本质上就和她相反。见证者的这一做法,其实已经挑战了生命本身的定义,可以说任何一个还想着活着的东西都不会认同这种结果。
                          那如果见证者这个终焉之形不靠谱,是否说明终焉之形其实不存在?
                          这一点没有答案——因为“终极完美”本身就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就好比,“如果一切可知那么绝对真理存在吗?”一样。尽管有哲学家认为宇宙的一切是可知的,但是没有人敢说自己乃至整个人类会变得全知。
                          不过,我们可以试图去接近终焉之形,我们没有一种真正完美的花朵,但是至少让花园里的花朵不会随便腐败和死亡。
                          这就要提到下一个概念: 刀。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4-05-21 09:24
                          回复
                            刀与捉刀人
                            “而他便通过他的方式来解决……”
                            一个“花园”不是自然诞生的,需要修剪,因此有花园就有刀,没有刀也就没有花园。所谓的“刀”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宇宙的规制,清除杂草和多余的枝叶,让花朵,也就是各种各样的生命,都长成一个令人满意的样子。
                            如果刀不存在,那就会导致见证者融合前那些文明上发生的事情——无拘无束的疯长,花园会变成荒地。
                            如你所见,旅行者本身并无善恶,那些被机灵选中的人也有成为恶徒的,而对于那些利用它的恩赐创造武器的行为,旅行者也没有阻止过。见证者于是便认为这种不加控制的力量下方最终会毁了所有的花园,于是出面进行了“裁剪”,也就是第一把刀。
                            如果消灭见证者,祂便不再是刀,或者不持有刀,但是如果花园要存续,刀就一定要存在,也就是说这个筛选者,也就是那个扬场工必须存在于花园。
                            那么如果没人接替呢?这里有两种结果:
                            第一,花园不复存在。宇宙在总体上变得混乱,无序,由于野蛮生长,这个地方是什么样子就难说了。
                            第二,花朵拿起刀子切别的花朵。一些生命主动开始扮演这个角色,清除那些不利于自己的形态——前提是花朵有能力挥舞起刀子。这种结果和有持刀人的情况的区别是,持刀者是俯瞰整个花园的,自然更清楚如何修剪,花朵却不一定,而且从没人说过花园里只有一把刀!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演化,最后又会有一个花朵变成最后的持刀人,然后变成和见证者类似的存在。
                            当然……这个过程中会死掉不少花朵,因此见证者倾向于认为自己“刀”的身份是正确且完全合理的。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4-05-21 21:43
                            回复
                              指引者的声音
                              比起见证者的咄咄逼人甚至是偏执,旅行者没有进行什么明确的指示,旅行者不曾用声音说话,不曾给出明确的寓言。而面纱就更“佛系”了,它甚至不会自主地移动和创造神迹,到现在为止面纱也只会被动地接受连结。
                              在《旋近态》中,一段暗影中的声音如此去论述“指引”。 假设现在有个旅人站在一个岔路口,不知道哪一条是正确的,这时出现了一个流浪者,说“我知道路,你该走右边。”
                              如果这人同意了,那么就是在把自己“至于流浪者的力量/权力”中,因为他相信流浪者是正确的,右边确实是正确的路。但是旅人不认识流浪者,他也许不相信,会怀疑。
                              如果这个时候流浪者为了让旅人走右边,拔出了一把刀威胁,旅人屈服于力量不得不走右边。现在——如果这个刀没了/掉了,那旅人还会听流浪者的吗?显然不会,他会立即逃走,因为流浪者在逼迫,从直觉上旅人会觉得这家伙对自从己不利。
                              如果流浪者换个方式,说:“风告诉我你应该选那一条路”,旅人会不会试图接受?或者至少比前一种结果好一些?或者说“我看见苦难的意义就在右边的路”会说服旅人放弃吗?在前途未卜的时候,接受一个陌生人的指引不是更容易吗?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4-05-21 2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