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怡
在中国茶道中,“怡”是人们全身心享受茶的过程。宋代绘画的艺术特征是诗、书、印、体、画相结合,更具启迪性,充分呈现了人们的愉悦心情。由此可见,茶画的特点,水墨画是表现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最佳方式。茶画包含了画家对茶的感受,在笔墨之间不仅创作茶的场景,还渲染了诗意与禅意,即茶道的意义。刘松年《茗园赌市图》中“怡”的含义,突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反映了宋代人民的思想感情,体现了我国茶文化积极快乐的一面。中国人民爱喝茶不仅是为了躲避世界的闲适,还有一种积极入世、乐观进取的精神。画中蕴含的哲理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宝贵的精神享受。茶画的美,打动人心,不在于其中的情与景,而在于带领人们进入到一个愉快、放松和愉快的意境。
(四)礼
在中国的茶道中,“礼”是指茶有茶德,因为,茶德的性质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即平和、诚实、好客、勤俭、敬老爱幼等。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文人雅士,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山河之间,都需要冷静地品茶,而煮茶的仆人更是如此。这一礼仪体系无疑也给向往自然风景、自由谈吐、畅意品茶的文人带来了情趣和愉悦,使他们更加悠闲自在。在宋代的茶画中,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反映了新儒家思想和当时礼制的影响。例如,烘茶的焙笼叫“韦鸿胪”,碎茶的木槌称为“木侍制”,茶碾叫作“金法曹”,罗合称作“罗枢密”,茶磨称“司职方”,甚至用来擦拭器具的手帕也有一个优雅的官方称谓,叫做“司礼坊”,其中的文化内涵一目了然。《茶具图赞》作为一件特殊的茶画作品,具体而细腻地反映了茶艺文化的变迁,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茶道思想中“礼”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