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449贴子:24,788,457

回复:〖晒戏〗今夜雪:是岁月善意,落下残缺的悬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七月初九
地点:山高水长楼
-
淑妃·燕飞羽
宴中,玫红色的宝石取替了淑妃发髻边上的一株夏芙蓉根,取几染风霜几沐春之意,待大伙儿散去,除苏宝林有淑妃身边的厚悟单独相送以外,便是和周婕妤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道:“这个(见上),拿回去夹个书页吧?”
-
婕妤·周善
将它拿在手中细细赏玩,微笑着看向淑妃:“谢娘娘。”婕妤扬起面颊,任凭禁宫的阳光慰平眼角的细度,点亮眉尾的感温,心中再次响起如同刚入宫时那般憧憬的回响。她长又克制地舒下一口气:“时隔这么久,妾又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我的身上……”
-
淑妃·燕飞羽
她知道这一声谢只是礼貌上的回应,而当这没有半丝不合之处的笑容被淑妃收进眼帘后,脑海里也似乎浮现出几个字:孺子可教也。但真正回推,又仿佛并未躬身指导过什么。捕捉到这个舒吐出浊气的瞬间,待人将尽未尽的话口留出,这才应一句:“但我的目光却从未在你身上移开过。”
-
婕妤·周善
婕妤向来沉静的眼湖轻轻荡漾了起来,感激地看了淑妃一眼。本该是自嘲的语气,但由她话出,便是无奈又从容的陈述:“可妾并无妍姿艳质,更无管事贤德,又或者说这些都平不出众。”
-
淑妃·燕飞羽
“我如果只回应你妄自菲薄四个字,可能你要觉得我是在敷衍你了。”掩唇盖去讪意:“那如果我硬要你抛开这几样,教你扪心自问,挑个好儿出来呢。”在淑妃心中,听完周婕妤所讲的,已把为人若是始能四平八稳、不出差错也纳为一种还算尚可的品质了。
-
婕妤·周善
看向低飞盘桓的杨花:“凡庸未尝也不是长处呢?正因这份凡庸,新秀妹妹们都愿意同我说些心里话,高位娘娘们也很少为难着我。大娘娘、官家顾念着少时旧情,待我有加。我在这宫中,更多时候听雨、烹茶。”看向淑妃,柔柔一笑,“娘娘,您应该很能理解。”
-
淑妃·燕飞羽
赞许地:“正如世人皆凡,庸,也有庸碌俗套,和中庸之智的区别。”之后对上周婕妤的笑意,淑妃却不直面应了,反而有意要她深说下去:“是哪里启发了你的想法?”
-
婕妤·周善
穿过槐荫的树影,二人的裙绸淡着一挽湖光。婕妤的口吻轻松着:“我少时从庆州走到王城,一路颠沛流离,或孤单寂寞,最常做的事便是与自己说话开解。”微微笑了,“与娘娘说了一路,到不曾谈过蓬莱瑶台的事宜了。”
-
淑妃·燕飞羽
“此外还要悦己。”略点一下头:“放开手去做吧,你的那部分,我是信任你的。”别去,淑妃又抚了一下这根明晃晃的恩典簪,而心中,却又在身影渐远的同时,莫名地生出一种难以言状的预感来……


IP属地:湖南40楼2023-12-30 16:17
回复
    第三卷·《芳心苦》·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IP属地:湖南41楼2023-12-30 16:17
    回复
      七月十五,地官大帝诞辰日所设的太平清醮法事开始,太后携宫妃(除皇后外)一同到场,卯时二刻抵达,戌时二刻散离,三餐皆食淡素,为期三日,至七月十七晚止。此次清醮由淑妃、周婕妤合力建坛,太后进表,期间宫妃们诵经拜忏需专注虔诚,因此,这三日期间是非常耗费精力的。
      七月十六,上午:放生典礼(鱼、鸟、野禽等);下午:宫妃亲制莲灯;晚上:放莲灯。岑宝林的莲灯做得最好看最稳当,当日放完灯后,太后表扬了岑宝林。
      七月十七:白天:(跪)吟诵表、念诵经。晚上:送各神官,典礼结束,燃焰火一刻钟。因连日下雨,焰火受潮,送神官典礼举行完后,焰火迟迟无法点燃,中间有半刻钟的中场停顿。太后对此很不快,但当日并未有何表示。而此事,乃淑妃所负责。


      IP属地:湖南42楼2023-12-30 16:19
      回复
        时间:七月十八
        地点:武陵春色
        -
        淑妃·燕飞羽
        十七当日,淑妃显然在那几近致命、窒息的半刻钟里体验了一次来自各方目光、语言烤熬的滋味儿,以皇太后眉宇间的阴翳尤甚。不过为场面,也为体面计,自皇帝、皇太后以下,和德妃各自分于左右席间的她依旧持起矜庄,一壁缓和地打起圆场,纾解环境里的尴尬气氛,另又见淑妃近旁的厚悟敏捷、快速地见色知意领着几个低阶女史隐去人群后前去在不为人察的地方料理善后,好在漫长的滞顿终有收尾,尽管这一切都不算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结束,但逐起平复之势的现场也好歹教淑妃心头悬起的大石稍有了落靠。典礼完毕,众人依序离开,而淑妃则是独往了万方安和一趟,同皇后表明事情经过、缘由,客观讲述了这一回周、岑两人的得力与出彩,也附己缺漏之处,建议为她们请封。或许皇后看在素日和淑妃交情,又怀柔待下,末了,仅出于好心地点了一点淑妃道:“光我这里理解你不够,这表面上,是天气的外因,和下面人做事的马虎,可是燕姐儿,你缜细至此,又拉拔着周婕妤合承太后娘娘的信赖,却百密一疏,竟无丝毫的预备之方么?”淑妃惭颜,再从关节处和皇后合计起来之后的解决方法,不打算去找些无关紧要的理由来辩驳转圜,毕竟事实如此,最终和皇后拜谢。盈盈去后,一夜难眠,次天清晨,淑妃循帖依礼来侍太后的早膳,躬身替去了宫人才做的活计,而这中间淑妃为见到太后有多艰难的过程暂省去不表,只知淑妃在奉去一碗淡盐海带排骨汤时,这样提起一个话头:“昨晚,大娘娘和妾想法相合,都觉得周婕妤和岑宝林有功,表现不错,或借此由例行赏封,也答天官神听,回应她们的真诚与虔心。给年青一辈,乃至后廷,积攒福业,是而,斟酌再三,妾以为,还是来请示您的想法和意思,还望太后娘娘,不吝赐教。”
        -
        太后·刘瑛
        刘太后膳食讲求道家提倡之口味偏淡,是以今日席间偶然配出的一道汤食,也昨夜里点名。现下太后尚有几分食欲,却因一要秉承道家“饥中饱”的观念,二要观之其人,便不曾立时接过淑妃所奉,仅淡淡说了一声:“皇后病中夜里还要劳神为你,淑妃可见并非诚心(搞砸这件事的)。只是有功当赏,过者何如啊?”
        -
        淑妃·燕飞羽
        两手端好碗沿,双臂始终前恭,姿态依旧恳切,虽未曾告饶请罪,却见膝盖低了几寸:“妾有几斤几两,心中有数,当不起专属所为。当晚过后,虑您这边就寝、休息为先,不好越过中宫,而事实上,是大娘娘恩披六宫,又顺孝您意,兼因不好亲自挪动,故将与妾的一番思量对考过后,代秉述上,再由您均裁,无论是什么,自然,也都是好的。”
        -
        太后·刘瑛
        实则昨日回宫不曾与寻常一般歇时留盏亮光以供掌灯听命,由位女史略施推拿,这也是有心等淑妃辩白的意思。此时伺候刘太后的菱官日久,见太后并未及时出言,即知乃是脸色不佳心有郁结所致,因道:“娘娘一心为老娘娘思虑,可昨儿老娘娘痴等了您半刻钟,就指不留隔夜愁。如今娘娘还以为仅错打醮时的无心之失一处吗?”太后面色无有和缓,只道:“这事你自可代秉,但哪天是否也能代去皇后之位、代领皇后之例呢?想必宫中口称‘燕淑妃’之名将尽矣。”


        IP属地:湖南44楼2023-12-30 20:22
        回复
          -
          淑妃·燕飞羽
          只应:“皇后一日、中宫一日、敬服一日,一日之恒,恒在久时,非朝夕之间。大娘娘与老娘娘在宫廷中的地位,于官家和众人心里的分量,自是不可撼动,无可企及,无论您口中的哪天如何变化,妾都应该先感念而后知足,况且,这些原本也不该是妾来思考和涉想的,所以,老娘娘的这个假设,乍听荒唐,藐视国母,却是苦口婆心,恨铁未成,狠狠点着妾呢!”
          -
          太后·刘瑛
          方以赐下浓度适宜、太后爱喝的一盅麦茶来作对其如流的赞赏,淑妃不难听得座上花纹相吻的细碎声响同时,也很轻易地能够明白太后已允坐谈。适时慨而叹道:“你侍上多久了,飞羽?”
          -
          淑妃·燕飞羽
          直至此刻,淑妃才循谨着皇太后的心意勉勉坐定,虚前三分之一的位席,背脊打直,麦茶在手,而目光向对,人言声婉盖过杯头滑擦盏沿的丝响:“您做昭宗元后时,为还是太子的官家钦选一妻多侍,也恰将是妾身才满十六岁并无多久,彼时身为东宫的燕婕妤,尚懵懂着将来要如何、会怎样,好在,是长辈殷殷告诲,是以您为首的宫中娘娘、娘子们善诱慈悲,说及纵使祖父不再,境遇迁动,朝廷与皇室,也仍旧礼重燕家满门。弹指间,五六载恍恍惚惚,旧年和妾一块儿还是小姑娘的姊妹们,都廿字打头啦……”水眼汪汪,没有泪,是泛转的心绪澄流:“不过老娘娘,因何,会有此问呢?妾自认,单靠年资,并不是在这红墙绿瓦内,可以立足的一切。”
          -
          太后·刘瑛
          像经淑妃提起,太后才忆得为皇后时的风姿仪态,微一摆手,只说:“你这颗玲珑心,方是最独特的。实际最初你所愿请,我心中早有成算。岑宝林抬阶才人、周婕妤加号‘诚’即可。只是你,飞羽,仍免不得小惩大诫了。本经阴符七术,来时回禀我所学所悟,必难不倒你。”
          -
          淑妃·燕飞羽
          既乖觉应下,经此一事,阖宫只会记得是典礼后太后的恩旨让两人各有殊荣褒奖,而淑妃也自不会把单独提议的这一节拿出来与外人道也,到底是“早有成算”,就算有人问及,淑妃也会用此乃太后主张不得妄加揣度来加以点拨引导,凡有间隙,则必认真研读鬼谷子一书,等到下次淑妃如跟见女先生似的和太后分享起心得时,已是后一段日子的某个时刻另起的一章新篇。


          IP属地:湖南45楼2023-12-30 20:22
          回复
            -
            对于打醮事件带来的蝴蝶效应,除了淑妃在太后心中落了下风,以及岑氏因此被太后抬举晋了一阶,还有行事日渐稳重的常美人从中受到了启发。
            -
            -
            时间:七月十八
            地点:时赏斋
            -
            美人·常遇寿
            太后处懿旨的消息传至桃源深处时,常美人才醒觉不久、正捧着盏养喉的茶水慢啜着。这厢听着岑、周二人的喜事,教南录看着备上贺礼,转头又是一句:“待贺过岑才人,顺道儿往时赏斋看看好了。”
            -
            宝林·苏斐然
            彼时睡过午晌起身,已从兰珮口中得知了岑宝林晋才人并周婕妤得赐封号的事,苏宝林对着铜镜换饰一支蝴蝶辑珠钗,整了整身上的石青色褙子,吩咐道:“既如此,我亲自去寻一样礼给岑姐儿送去,上回她给我的是什么来着……”这般说着,果然去厢房寻起回礼。常美人到时,苏宝林正坐在碧纱橱的罗汉床上将一串错编珊瑚玛瑙手珠装进匣盒中,听得动静后停下动作,盈盈起身行礼,又让兰珮上一盏金银花蜜水来,多添了一句:“要温的。”又回头与常美人解释道:“才歇了雨,虽说是夏日,但娘子也要仔细着了风寒。”
            -
            美人·常遇寿
            继上回沈才人一事了了,常美人便不曾再来这时赏斋,这会儿听苏宝林作吩咐,也不吝于一个笑:“我这趟不请自来,你倒也好脾气。”这便示意双溪上前来,一面说道,“适才从岑才人那儿出来,也就顺着来一趟…喏,我从前在祖母身边养大,这丫头打小跟着我,也有一手按摩的功夫,你若信得过呢,就教你身边女史学两手,按按总舒服些。”
            -
            宝林·苏斐然
            “来者即是客,若非有孕,妾该远迎才对。”苏宝林一面说着,一面从兰珮捧来的漆盘中端起茶盏,亲自送到了常美人手边:“娘子这般好意,妾羞受了。”眼风扫向兰珮,她便会意上前,亲热和气地牵起双溪的手,笑盈盈道:“劳烦姐姐教我,我那恰有几枚新编的络子,不是什么珍贵玩意,但胜在造型新巧,以此聊作谢礼了,可好?”
            -
            美人·常遇寿
            双溪脾性一贯活泼,见兰珮这样亲热,也绽出笑窝来:“当真?我一贯是个手笨的,你教我个简单的络子,我教你……”常美人抿过一口蜜水,不再听那边二人的话音,而颇感怀地,“我听闻女子孕中有多般不适,你能撑下清醮也颇不容易。”
            -
            宝林·苏斐然
            于是这两名女史屈膝行礼后相携退下不提。苏宝林把方才那装有手串的匣子随手放在罗汉床的里侧,捧盏吃了口蜜水润过嗓间,摇头道:“老娘娘在跪经的蒲团里加厚过两层,已有如此特殊照拂,妾又还有什么好矫情的。更何况这是荫惠功德的好事,权当是为腹中子积福吧。”主动有意改变疏离,打趣道:“娘子既然会按摩的手法,想必要比我们自在许多哦?”
            -
            美人·常遇寿
            实常美人自己也辨不清彼时什么情绪,也只心里闪过一句:这番就算是厚待了,那今儿得了喜讯的两个算什么呢。“那你倒是错想了,晚间按的时候才叫酸麻难忍,也就是想着次日起来得以好受些才咬牙受了。”犹说起,“也幸而会些这个,不然今儿也没法儿走得这样顺当…这两日是教我明白了,一技之长呐也不是非琴棋书画不可。”
            -
            宝林·苏斐然
            哪里知晓她心下还有另一桩官司,苏宝林神情依旧,徐徐笑道:“是这个道理,民间不也有行行出状元的说法么!更何况娘子是至孝至诚之人,这样的脾性最得老辈们欢喜的,听说老娘娘先前还曾赏过一套极为珍华的头面给娘子……”苏宝林说着,目光上移至常美人的发髻中去。


            IP属地:湖南46楼2023-12-30 20:23
            回复
              -
              美人·常遇寿
              苏氏这几眼并不隐晦,常美人便也想及那套头面初初送至桃源深处那几日的风光得意,不过拣着戴的日子里有几回不曾在外走逛,紧跟着便有沈才人领事的风头,也渐搁置在妆匣里了。“我沾了家父的光,得了赏赐,实也未得多少亲昵。”话间看了苏宝林一眼,防着隔墙有耳,“再有今日闻得的分赏,难免揣测……我是得了家里荫庇、不提也罢,沈才人领着事、便是我跟她曾有龃龉也能说出好,更不必提你。娘子一贯聪慧,老娘娘是否是告诫我等,一时风头经不住的意思呢?”
              -
              宝林·苏斐然
              却是并未见得那传闻中的宝簪,便也很快回转杏眸,看向茗碗中打着旋的一颗金银花苞。苏宝林闻言也顿时心念翻转,便没有立即回她,而是将这事仔细想过,才道:“妾以为不然。”丹唇衔笑:“说来人人皆有偏好之分,老一辈的大人们更是如此,娘子有所不知,妾幼年曾有幸在内宫行走过几回,因晓老娘娘乃信道之人,本就于打醮一事上格外虔诚,所以诚婕妤、岑才人在此事中表现出色,自然能先行入得老娘娘青眼。此为其一。”刻下兰珮、双溪尚未归来,屋中只有苏常二人,因已对她能屈能伸的行事有所钦佩,便也无意藏私,又叙:“其二。诚婕妤是在官家为东宫储君时便侍奉的人,眼下得一赐号也算不得什么纳罕的事了。而岑才人早得大娘娘所喜,引为交心之人,咱们四人入宫,为的无非是勤奉上位、开枝散叶、礼孝长者、恭俭分忧这几样么,横竖哪样占得一个名头都是有福气的。”再言及二人当下,“其三。将军在战场上凶悍杀敌,是为娘子争威,更是为光耀门楣,娘子的晋升应该放在自家肩上,父母、家族焉能照拂我们一辈子么?娘子先前得了老娘娘的赏赐,何尝不是有寄予厚望的心意呢。至于妾,方才已说了占得开枝散叶的福运,有一样便是知足,能让孩子平安降生,已然够矣。”苏宝林捧盏吃了两口蜜水润嗓,也是为给常美人思考的间隙,最后添道:“妾人微言轻,今日种种宣之我口、封之你耳。妾虽觉得老娘娘那虽没有告诫、警示的意味,但正如娘子所言,一时的风头不是长久之计,来日方长。”
              -
              美人·常遇寿
              苏宝林分述时,常美人便捧着那盏蜜水静坐着,听及福气二字时,倒另有一番讥诮的念头在盘桓在心,但见苏宝林一番真切的情态,并未置评,只于一段静默后颔首:“自然。”就此题已无甚话讲,便顺着提起别话,闲聊二三不提。
              -
              宝林·苏斐然
              自常美人告辞后,苏宝林唤兰馥将冷盏撤下,却见打帘进来的是兰珮,因道:“如何,那按摩的技巧你可学会了,还不快来给我松快松快。”兰珮叹了口气:“人家这么多年的功夫,哪能让奴婢就一时半刻领悟全呢,不过是略晓得几处穴位了,改日医史来给您请脉,奴婢再细问一下,才敢真正上手。”却也到底上前来给苏宝林按了按太阳穴,又说:“瞧着您面色不好,常娘子费劲心思寻了借口将奴婢等人打发出去,可是欺负您了?”苏宝林正合着眼松神,闻言便拍了拍她的手背,笑啐:“娘子们的事情也敢编排,可见是个不怕罚的。”又摇了摇头:“不过是来我这取经的,或者是看乐子的,谁知道呢,左右我是问心无愧,一番真诚待人的……咱们不管这些,给岑才人的礼我已经选定好了,你现下既然得空,便去走一趟吧。”苏宝林从身后摸出那只匣子,又打开看了一眼里头的错编珊瑚玛瑙手串,确认无误后方交给兰珮,至于那两只杯盏,依旧是由兰馥收拾干净的。


              IP属地:湖南47楼2023-12-30 20:46
              回复
                -
                自太后驻仪行宫起,宫人们的规矩显然要约束许多,个个都行事毕恭毕敬,力求不出差错。景崇五年的七月下旬与八月上旬,就在这样平静无波的日子里走完。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团圆宴由淑妃、德妃共同操办完成,太后并长公主、小郡主们皆有出席,甚至连皇后也在宴上露面了小半个时辰,命妇们皆觉皇后气色尚好,有痊愈的迹象。宴至尾声,太后晋宝林苏氏为才人,两位从皇城而来的红霞帔为郡君。此举是在宣告着两件事,一为苏才人已有身孕三月有余,胎相稳健,前途无量;二让两名寂然无名的红霞帔显露人前。
                且不说苏才人有孕而晋无可厚非,但郡君们从有幸侍君、至随来行宫,甚至册封,皆由太后发话。果然,近有一个月未踏足后宫的皇帝,在八月十九点寝了江郡君、八月廿二点寝了胡郡君。又在八月廿五点寝了常美人。
                值得一提的是,行宫修缮进入尾声,一切顺利,在八月廿六宣布完工,沈才人在八月廿七、廿八两日皆有伴驾。
                就在一切有条不紊推进时,万方安和再次传出弊讯,太医斗胆向皇帝宣告,皇后病重……
                八月三十,万方安和传来消息:皇后咳血,病情加重。皇帝惊怒之余大动心火,辍朝陪守一日。翌日(九月初一),太后下令后妃轮流侍疾,皇嗣们也暂停学业,随母妃同往。众人辰时至,午时在万方安和用膳,并于偏厅小歇,未时三刻继续,戌时回宫。侍疾即端茶送水、递帕喂药、服侍用膳等起居,其余闲时需在正厅抄经祈福,除苏才人外皆茹素。


                IP属地:湖南48楼2023-12-30 20:46
                回复
                  郡君·胡采茵(18)
                  九月廿六生,山东邓州人。平民女,其父是当地的一个秀才,凭借人品学识而小有名望,但因仗义执言得罪了些个有权势的人,遭到冷遇。家境清贫,胡氏上有一兄,下有两个妹妹,适逢灾年家中日子更为拮据,胡氏自幼入宫闱,后被选入御前为梳头女史。景崇三年,由太后钦选侍君,初册红霞帔。十八岁,晋郡君。体态略丰腴,肌肤白腻,乌发如瀑,胡氏很爱惜自己的头发 ,说话声音娇软。会唱小曲儿,对审美有自己独特的见地,尤爱金玉做的器物。为人机敏,学习能力很强,善于藏拙,属于扮猪吃老虎型的。

                  -
                  郡君·江采𬞟(18)
                  七月十二生,河北定州人。平民女,自幼入宫闱,后被选入御前为奉茶女史。景崇三年,由太后钦选侍君,初册红霞帔。十八岁,晋郡君。性格看似柔顺聪敏,做事谨慎,实际上有些沉不住气,发脾气时爱拿旁人出气,也会仗着自己比寻常宫女高半等而在暗地里欺压宫人。学习能力强,并不为自己只是半个主子这件事自卑,而是怀揣着美好祝愿,认为自己可以再进一步,成为真正的主子。善茶道,能分清不同品种茶叶需要如何冲泡才能发挥最好的口感。喜欢收集茶书、茶叶。文化程度不高,只会一些常见的字。


                  IP属地:湖南49楼2023-12-30 20:47
                  回复
                    时间:九月初一
                    地点:万方安和
                    -
                    郡君·江采𬞟
                    九月初已是初秋,空气中隐隐泛上了阴冷,加之从昨日黄昏时起,连绵彻夜的雨打下,整座行宫被笼在阴云之下,呼吸间皆是湿润的水汽,便愈发地寒。因要往万方安和处侍疾,江郡君接到太后懿令后,便草草加裹件长披出了天然图画,路上所见的宫人们皆是神色肃然,脚步匆匆地交错而过。就仿佛从昨日起,整个行宫里的颜色都一夜被夺去,只余下片灰霭罩在众人脸上。冒雨到万方安和门前,江郡君收了伞,习惯性地抖落伞面上悬着的雨珠,抬头时瞥过滴水的檐瓦,心中想道:这可不是个适合休养的天气啊...
                    淑妃来时,江郡君已在外厅抄了一会书,许是因平日写字的机会并算不得多,字只是勉强能认,远远谈不上美观,揉了揉手腕抬头,正好见淑妃走进,忙起身向她行了一礼,因怕惊扰室内,声音轻轻地:“妾给淑妃娘娘请安。”
                    -
                    淑妃·燕飞羽
                    换了一身合时宜的穿戴才慢款款地走进,而面对着这位郡君的礼姿,淑妃只是手势往下摁了摁,示意她不用在这个当口儿过分拘泥,其后顺带着就探一眼对方已写就的部分,食指落在纸缘徐徐往下循着,略察一察,就另摆了张桌铺开四宝:“一笔一划的就好,没人催你,也不要求数量,但问虔宁,所以,从刚才的这番成果、质量来看,却可窥得你心境如何哦……入宫以来,还是头一回这么近距离,有机会做这样的事儿(侍疾,不单指抄经)吧?”
                    -
                    郡君·江采𬞟
                    江郡君从前是皇帝跟前侍候惯了的沏茶女史,年青女儿家刚进宫时的薄脸皮早已在无数个朝夕中磨炼出来了,于是对淑妃此番话也就坦然虚心受下,只是瞥向自个那笔字时仍忍不住以一记轻轻的抿唇掩下心底的羞赧,略略俯身,并没有解释的念头,而是极为恭顺地:“是,妾受教了…”淑妃的话里若有若无地带着来自上位者居高临下的审视意味,江氏愈发将颈垂低,双眼看向殿中铺设的缠枝莲纹陀毛长毯上的一朵莲,声音如常谦和轻缓:“回淑妃娘娘,想来若非老娘娘鸿德,此次携妾同胡郡君同来,又降下恩旨,今日妾是无福侍奉皇后的,因而心中感激。”回罢便随人落座重新执笔,而后微微侧首看向淑妃:“不求数量,但问虔宁。娘娘的话妾记下了。”
                    -
                    淑妃·燕飞羽
                    “的确如此,来之、安之,这是机会,也是福分与幸运,其他郡君可并没有这一份被青眼有加的殊荣。”余光扫过她此刻的容态,忍不住笑了:“是我(表现得)太板正、严肃了,还是你本来性子就是这样(拘谨)的呢。”
                    -
                    郡君·江采𬞟
                    攥笔很认真地写出个“福”字,却因点粗横细,看着比先前更为不和谐,有些懊恼地再横锋沾墨,手在淑妃话音落后悬停,便有滴浓墨重新滴入砚台,与砚台中其他漆黑融为一体,江郡君稍抬着头顾向淑妃,耳边又传来内室轻微的咳声,心里不解淑妃在此时如何还能有笑,却还是忍下疑虑耐心答她问:“妾曾是御前奉茶女史中的一人,教奉茶时,那时的师傅曾教道:主子面前答话需以恭谨二字为先,不该听,不该问,不该多说时该缄默。娘娘,妾如今是不是不该再以这样的方式处事呢?”
                    -
                    旁白:
                    就在江郡君问罢后,淑妃将要开口,却见雕花镂空的隔门后有一道身影晃过,不知何时在此,只知她正要离开,单从那发髻间的一支凤钗便不难看出,此人正是当今太后……
                    -
                    淑妃·燕飞羽
                    如果不曾有太后的出现,或许淑妃会这样回应:从女史到郡君,以后的路还很长,这中间身份的转变,多遇一些人、历一些事,你自己心中也会渐渐有一份答案。对于方式方法,我不作置评,只是觉得不要因循守旧,就好了。你和胡郡君,都是老娘娘提上来的,想必资质尚可,有过人之处。但既注意到了,便暂且撂开两人的谈话,停止手上动作,朝其所在的方向,折下礼姿。
                    -
                    郡君·江采𬞟
                    未等来淑妃的答案,却见她折身往旁行了一礼,尚未来得及去看来的是哪位,便下意识地跟随起身,深深地虾腰下拜,在将头彻底低下去前瞄见裙幅的一角,顿时心中涌上些许惶恐,自省起方才可有妄言,心想:原是太后娘娘…


                    IP属地:湖南50楼2023-12-30 21:01
                    回复
                      太后·刘瑛
                      刘太后同这位久缠病榻的皇后情谊已无需多表,里屋时,太后并不肯让皇后多出心神来颓唐丧气,只说“想吃什么,兹要好消化,尽管讲来”,又辅以明岁凭他什么春遮柳蔽、夏泛湖舟、秋看硕果,心中总要有个念想方能呵退病侯的话来使皇后定神宽心。待亲自看她吃完了药,笑着回说请娘放心,太后眉宇间的愁绪才收敛一些,而因不意会在隔屏处听到外间这席容太后听着说教意味十足的话,脸色又愈发难看了。于是自家冷冷地面向淑妃,与窗外的那场秋雨一块儿贯入耳中:“在皇后抱恙的日夜里,满宫众人无不神情肃然的恭谨侍上,我却不知淑妃娘娘心中原是这般思虑,竟能忘却本心,在此同一位‘备受青眼’的郡君论起殊荣与否了,嗯?”
                      -
                      淑妃·燕飞羽
                      维持着此前的礼姿,容色收敛,而面对太后的诘考,淑妃则是垂下首来,尽量不与其有正面的视线接触,避开这份情有可原的冰冷,至于开口。则是依然还算从容不迫地,娓娓阐释说道:“江郡君甫一接触这样的事情,始前妾见她有一些难免生疏和不自然的地方,也是理解,不过若一直这样,想来,也不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接下来的侍奉当中,遂和她谈起与之相关的话题,想把氛围给平融下来,缓解心绪,同时,也好教妾免于胡思乱想种种可能不太尽如人意的结果,以期大娘娘康全。若说当刻情态不合时宜,妾细想也是认的,多亏有您的及时教导,也请您暂抑哀伤,大娘娘吉人绵有后福,会好起来的。而作为妃妾的我们,也定当在此后更加勤谨,恪守己责,时念初衷,牢记诲告。”
                      -
                      太后·刘瑛
                      哪怕淑妃这话说的还算妥帖,太后此时仍是用一声意味不明的“哦(ó)”来回应,不禁想起七月里的一段详谈,心中更乃大憾。随即便有这样的话说与淑妃:“你先前也这样说,可是并未言行合一。”
                      一时碍于江郡君在侧,留以三分薄面,问向乖伏的江氏,就俨然因怜爱而说的话了:“既成郡君,当如萍生韧根。是否该听该看,你自行判评,知行合一方为上选。”
                      -
                      淑妃·燕飞羽
                      缄默未言,颅低更甚,心中闪烁过一种莫名的念头,转瞬即逝。
                      -
                      郡君·江采𬞟
                      江郡君没曾想自己还能见着如此的场面,在一旁将身子低伏近要贴地,颊边已能触及散着湿气的阴凉瓷砖,尽可能地将蜷缩起来,怕在太后的气口上再有多余动作,惹了霉头。但哪怕有意不去听两人的交谈,如此近的距离,又怎能不听不闻呢。江郡君就如此半是被迫地听罢全程,直到太后话音在头顶再次响起,这回话却是对自己说的了,直起腰来,再次恭敬虾腰,声尽虔诚:“妾倚仗殿下鸿福,今日能得老娘娘一番教诲,是为三生有幸。定谨记在心,不敢有忘。”说起来,今天以外,江郡君在成为江郡君前,还是宫中女史的时候,也曾在御前给皇后奉过那么两次茶,如今对皇后的印象已经模糊,只记得是位温柔文慧、仪态万方的人,偶然白天进去换茶沏茶时,也偶然听皇帝提起一句半句挂在嘴边的话,不外乎是: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皇后……后来到八月十五,江胡两人进封的那一晚,再匆匆瞥见身形瘦削,宽大袍子批在身上甚至有些空荡,脸色微白的皇后,才惊觉这位皇后形容已如此憔悴。以这么两个模糊的印象,实则江郡君对皇后是没有如其他嫔妃般的痛惜、关切、哀伤的,直到此刻才模糊地认识到皇后的重病对整个后宫意味着什么。于是揣摩着太后此刻心绪,再吐出这么一番话来:“民间道,秋为一年更迭之始,黄叶掉后换新芽,过后就是一派生机盎然,如今秋雨连绵,正是孕育新生之兆,殿下定也能平安顺遂,身体康健。”
                      -
                      太后·刘瑛
                      不由顺着江郡君这话思及更深:一棵根部将近糜烂的花卉,哪怕茎花态势正好,基底不稳,若无强力撑持,何以在厚重的雪层下重新孕育起新的希望,抽出鲜嫩蕊枝,来安然的沐承春雨夏日呢?刘太后霎时百感交加,垂目望向两枚雅致素钗的同刻,终究是在心底里吐出一口气来,退却不久的忧虑重新攀附眉上,自家则将脚下青砖所黏缠的尘土消弥于半旧的深青色祎衣之下,回殿安置了。晚些时候菱官给太后送来煎制新茶,问起:老娘娘何时要将早已预备的赏赐颁下呢?却未见太后答复,随即又收入库房,转而伏侍另一番劳动了。


                      IP属地:湖南52楼2023-12-30 21:04
                      回复
                        太后·刘瑛
                        刘太后同这位久缠病榻的皇后情谊已无需多表,里屋时,太后并不肯让皇后多出心神来颓唐丧气,只说“想吃什么,兹要好消化,尽管讲来”,又辅以明岁凭他什么春遮柳蔽、夏泛湖舟、秋看硕果,心中总要有个念想方能呵退病侯的话来使皇后定神宽心。待亲自看她吃完了药,笑着回说请娘放心,太后眉宇间的愁绪才收敛一些,而因不意会在隔屏处听到外间这席容太后听着说教意味十足的话,脸色又愈发难看了。于是自家冷冷地面向淑妃,与窗外的那场秋雨一块儿贯入耳中:“在皇后抱恙的日夜里,满宫众人无不神情肃然的恭谨侍上,我却不知淑妃娘娘心中原是这般思虑,竟能忘却本心,在此同一位‘备受青眼’的郡君论起殊荣与否了,嗯?”
                        -
                        淑妃·燕飞羽
                        维持着此前的礼姿,容色收敛,而面对太后的诘考,淑妃则是垂下首来,尽量不与其有正面的视线接触,避开这份情有可原的冰冷,至于开口。则是依然还算从容不迫地,娓娓阐释说道:“江郡君甫一接触这样的事情,始前妾见她有一些难免生疏和不自然的地方,也是理解,不过若一直这样,想来,也不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接下来的侍奉当中,遂和她谈起与之相关的话题,想把氛围给平融下来,缓解心绪,同时,也好教妾免于胡思乱想种种可能不太尽如人意的结果,以期大娘娘康全。若说当刻情态不合时宜,妾细想也是认的,多亏有您的及时教导,也请您暂抑哀伤,大娘娘吉人绵有后福,会好起来的。而作为妃妾的我们,也定当在此后更加勤谨,恪守己责,时念初衷,牢记诲告。”
                        -
                        太后·刘瑛
                        哪怕淑妃这话说的还算妥帖,太后此时仍是用一声意味不明的“哦(ó)”来回应,不禁想起七月里的一段详谈,心中更乃大憾。随即便有这样的话说与淑妃:“你先前也这样说,可是并未言行合一。”
                        一时碍于江郡君在侧,留以三分薄面,问向乖伏的江氏,就俨然因怜爱而说的话了:“既成郡君,当如萍生韧根。是否该听该看,你自行判评,知行合一方为上选。”


                        IP属地:湖南57楼2023-12-30 21:28
                        回复

                          -
                          太后·刘瑛
                          不由顺着江郡君这话思及更深:一棵根部将近糜烂的花卉,哪怕茎花态势正好,基底不稳,若无强力撑持,何以在厚重的雪层下重新孕育起新的希望,抽出鲜嫩蕊枝,来安然的沐承春雨夏日呢?刘太后霎时百感交加,垂目望向两枚雅致素钗的同刻,终究是在心底里吐出一口气来,退却不久的忧虑重新攀附眉上,自家则将脚下青砖所黏缠的尘土消弥于半旧的深青色祎衣之下,回殿安置了。晚些时候菱官给太后送来煎制新茶,问起:老娘娘何时要将早已预备的赏赐颁下呢?却未见太后答复,随即又收入库房,转而伏侍另一番劳动了。
                          -
                          郡君·江采𬞟
                          恭送太后离去时,仍是以一贯的恭敬柔顺姿态,直到那阵脚步声渐渐消散在雨幕之中,江郡君才缓缓地将腰直起来,经年的低顺姿态使得脊梁微曲起,即使直起身来,仍不可避免地因惯性有些前倾,挪目向淑妃时定定看了一瞬,重新又垂下眼睫:“娘娘,其实妾知道您不是那个意思,今天早上一路过来,他们(路上的女史黄门)脸上都是肃穆着,不曾看见过一丝笑色,是因他们不敢笑。但妾进宫前,在家中母亲常说:笑笑好,笑能给人带来欢乐。妾妄自揣测,殿下如今或许...也希望有人能对她笑笑的。”膝盖仍屈着,触在地上,跪久了有些隐隐作痛,江郡君便这么忍着钝痛,轻轻道:“是妾不该问,连累娘娘了。”
                          -
                          淑妃·燕飞羽
                          只是摆了摆手,在江郡君柔和的声腔里,软定了心神,接触过视线,抿一下唇弧,道声无妨,后与她重新回到抄经的空间之内,动作比太后来前更为缓慢、徐徐:“没有连累这样的事儿,也是幸运,遇到老娘娘,给你、我,都上了一课,往后咱们侍奉起来,便可要更加上心,才好了啊。我还是那句话,从我见到你之后,就觉得,你质不凡、来可待的。合适的时候,大娘娘有精神,愿意见咱们,再为你向尊驾跟头引荐。”
                          -
                          郡君·江采𬞟
                          江郡君以为,淑妃的态度会是斥责、冷淡、迁怒,唯独未曾想过会是如此平和,甚至称得上是温柔的一席话,颔首承下这番教诲,酸软的双膝也终于得以离地。随淑妃再次落座,眼里亮起星芒几许:“妾深谢淑妃娘娘今日两回指点,老娘娘的话也定然铭记。”雨仍如来时一般蒙住这片天地,江郡君听着隐约传来的雨声,又道:“这时候的雨下不得太长时间的,届时雨过天晴,殿下福泽深厚,一定也能如这天,一日日地好起来。”
                          -
                          淑妃·燕飞羽
                          点一下头算是应了,复专心在笔下的誊写中。离时,已全无雨声了,淑妃和江郡君拜别万安方和,一前一后地出殿,分开时,自淡淡地:“实则我也没有那么喜欢好为人师。”抬首瞧了一眼天色,静着脸色,转身踏上回程,想起面对太后的情景,还有她的那几句话,心绪就纠葛复杂起来。
                          -
                          -
                          淑妃的一时之差让她失去的,不仅是太后的期许,还有更深远的遗憾。前有打醮时的疏漏被太后教诲,而今再次发生不美之举,如若淑妃知晓结局,又是否会为今日的言行所悔呢?


                          IP属地:湖南61楼2023-12-30 21:33
                          回复
                            时间:九月初二
                            地点:万方安和
                            -
                            郡君·胡采茵
                            往内室递了巾帕,伺候着皇后歇下,胡氏适才轻轻搁下帷幔退了出去。甫一入厅堂,抬眼就见德妃娘娘正翻阅这几日誊抄的经卷(控一下,不合适改)。胡氏自幼随父习字,将有所小成就进了宫,笔力虽不至浑厚,亦有分隽秀,日里鲜少露于人前,此时见人翻阅,脚下不由快去几步。与德妃请过安,就手斟过一盏茶:“往时妾总以为自个儿行事揣着几分勤谨,这几日同您一番学习(侍疾),才真真晓得自己还差得很远呢。娘娘劳心教诲,妾心里很感激。”
                            -
                            德妃·秦贻芳
                            秋雨沥沥,皇后咳血病重的音讯传至上下天光时,德妃一时百感交集,无疑,此迅于德妃而言该为一则喜事,但心腔间并无想象中的高兴,反之还有些沉重。德妃立在廊下,望向连珠成帘的雨幕,思绪不禁回涌至历过的这数载岁月,皇后贤德宽仁,善待庶妾庶嗣,似乎挑不出半点错处,德妃却无端的对其生有隔阂乃至敌对,随着秦父的日益水涨船高,德妃已然不满于现状,野心斥退仅存的两分良知。敛起眼底薄生的慈悯,扶稳那座开始摇摆不定的杆秤,暗道:成王败寇,古来如是。理罢心绪,对外所示仍是温厚的德妃,携带一双儿女,冒着凉寒乘辇抵宫,便先换下经雨打湿的披衣,走到内殿探望皇后,实则前有胡郡君,后有宫中女史,并不消德妃亲力亲为太多,待至花厅,目光闲适的掠扫向纸上经字,是见胡氏出来,方问一句:“大娘娘歇下了?”揭盏轻拨热烟,未急于饮:“郡君不必过谦,你这样的年纪,能有如此心性,已是难得,字如其人,秀气沉稳。”轻挥广袖,示意胡氏坐下,身侧女史极识眼色的为胡郡君也奉了盏茶:“郡君是哪里人?”
                            -
                            郡君·胡采茵
                            是与德妃回过话,道是大娘娘已经歇下了,请人放心云云。得德妃允准,胡氏含笑谢过,方才入了座,行动间并不扭捏,端的三分大方爽利,听德妃娘娘问起,一时间思及故里,言辞轻快道:“妾是山东邓州人。幼时曾听家父说过邓州联接沂河,北上沂州一带,从前出过好几位侯王显贵呢,家父以此为傲,不许我们丢了脸面,总要好生习字识礼才会出息些。”
                            -
                            德妃·秦贻芳
                            原先对这位胡郡君并无甚么印象点,却在闻及同乡人时,德妃轻轻讶异了下,彼时因秦父科举中第、官升,德妃也离乡赴京入东宫为妃,再至今时的前朝宫闱皆有立足之地,思来颇为慨然。回过神后,再看向胡郡君时,神色更添温和:“世间缘分竟是这样巧妙,我乃沂州人士,不过离乡数载,都快忘却家中是何模样了。虽则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识字通文是为明理晓义,不致愚知鲁钝,入宫侍奉官家时,腹中也能怀揣二三文墨,不叫丢相失礼。”


                            IP属地:湖南62楼2023-12-30 21:35
                            回复
                              郡君·胡采茵
                              不成想这位德妃娘娘正是方才自己口中所提起的沂州人士,心内不由得又惊又喜,慢回低眼亦掩不住些许欢欣神色:“妾从前有幸短暂路过沂州,那时直觉着别有一番淳朴秀丽的风光,委实教人难以忘怀。方才妾还同您夸口,山东如何出名门显贵,熟不知娘娘正是眼前的贵人呢。”恭顺乖巧的随她话音轻点首:“娘娘说的是,识字通文方能明理晓义,更好的侍奉官家。不瞒您说,妾时常因着自个儿文采浅薄、学识有限而自感惭愧,有心向学又实在不知该同哪位娘子请教,今儿娘娘一番话妾很有领悟,亦想请您点拨一二。”


                              IP属地:湖南63楼2023-12-30 2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