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面临六大压力。
第一个是:自我情绪的掌控。患病后,情绪变得在焦躁和忧郁上极易两级波动,有时会不可名状,情绪的败坏似乎没有任何缘由,又似乎和眼下所有的事情都有关。坏情绪本身就是增重病情的原因之一,而在平时的维持期里也是逐渐加重病况的、使很多病人无法长期让病情缓解的杀手。
第二个是:病后的遗留症状。很多病人长期甚至长年被很多病后症状困扰,比如幻听、焦虑、忧郁、多疑等等。这些症状容易使患者的性情进一步孤僻和乖戾,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第三个是:生活保障。当然有许多病人在当前经济生活保障上不比社会其他群体更低,但那种可以通过自我奋斗而扩展保障的空间的能力和憧憬,一般比其他群体低得多,这种保障往往是从精神的到物质的。更何况很多病人、很多年龄小的病人都只能依靠家人的资助和帮助。这种状况很自然的使病人有自卑的压力。
第四个是:交往的障碍和矛盾。“不可理喻”是一般人、甚至家属对精神病人的看法。不用说外人,就说是最心疼病人的家长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和病人的交往与其他人不一样。其实每一个精神病人都非常渴望(可能比普通人渴望)交往,渴望别人信任他们、喜欢他们甚至依靠他们。但是他们经常得不到。而大家都知道,精神病人本来就有交往障碍的特性,加之外界偏见,使得交往这个问题难上加难,而欠缺、得不到正常交往的机会对病情的彻底治愈是非常不利的。
第五个是:社会压力。第四说的是交往的需要和交往障碍的矛盾,而精神疾病普遍受到歧视是有目共睹的,起码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是这样,这对于精神病人的康复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六个是:自制力、理智和毅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患病后,由于病创本身,也由于以上五种压力,理性、自制力和毅力相对减退了,这对治病、养病和康复打开了一道难题,因为我们需要这些素质来帮助我们治愈这种疾病。
到此,我先将我们的压力总结出这六点。分析原因、怎样改善、怎样解决,我还有很多看法和想法,但是我先想看看大家是不是愿意探讨,感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大家最好能补充我的话题,就是只言片语也有价值。然后我们一步步共同完成这个主题: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怎么办。
第一个是:自我情绪的掌控。患病后,情绪变得在焦躁和忧郁上极易两级波动,有时会不可名状,情绪的败坏似乎没有任何缘由,又似乎和眼下所有的事情都有关。坏情绪本身就是增重病情的原因之一,而在平时的维持期里也是逐渐加重病况的、使很多病人无法长期让病情缓解的杀手。
第二个是:病后的遗留症状。很多病人长期甚至长年被很多病后症状困扰,比如幻听、焦虑、忧郁、多疑等等。这些症状容易使患者的性情进一步孤僻和乖戾,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第三个是:生活保障。当然有许多病人在当前经济生活保障上不比社会其他群体更低,但那种可以通过自我奋斗而扩展保障的空间的能力和憧憬,一般比其他群体低得多,这种保障往往是从精神的到物质的。更何况很多病人、很多年龄小的病人都只能依靠家人的资助和帮助。这种状况很自然的使病人有自卑的压力。
第四个是:交往的障碍和矛盾。“不可理喻”是一般人、甚至家属对精神病人的看法。不用说外人,就说是最心疼病人的家长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和病人的交往与其他人不一样。其实每一个精神病人都非常渴望(可能比普通人渴望)交往,渴望别人信任他们、喜欢他们甚至依靠他们。但是他们经常得不到。而大家都知道,精神病人本来就有交往障碍的特性,加之外界偏见,使得交往这个问题难上加难,而欠缺、得不到正常交往的机会对病情的彻底治愈是非常不利的。
第五个是:社会压力。第四说的是交往的需要和交往障碍的矛盾,而精神疾病普遍受到歧视是有目共睹的,起码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是这样,这对于精神病人的康复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六个是:自制力、理智和毅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患病后,由于病创本身,也由于以上五种压力,理性、自制力和毅力相对减退了,这对治病、养病和康复打开了一道难题,因为我们需要这些素质来帮助我们治愈这种疾病。
到此,我先将我们的压力总结出这六点。分析原因、怎样改善、怎样解决,我还有很多看法和想法,但是我先想看看大家是不是愿意探讨,感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大家最好能补充我的话题,就是只言片语也有价值。然后我们一步步共同完成这个主题: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