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包含攻击增伤, 防御减伤.
二类包含攻击增伤, 防御减伤, 另外还有一种攻击减伤(比如巧捷万端).
[一类]
一类攻击增伤之间相加, 算出最终伤害后, 再与一类防御之间相乘 ,比如攻守有状60%, 曹纯60%, 纳叛50%, 最终就是增伤170%, 最终伤害就是*2.7.
一类防御减伤之间是非线性叠加关系, 比如魏关羽的60%减伤, 攻守有状的60%减伤, 那么最终伤害就是: (1-60%) * (1-60%) = 0.16. 也就是打一下原始伤害1000, 实际只剩下160.
这就是为什么魏关羽再叠一类伤害意义也不大了, 因为一类伤害之间都是加法, 如果对面有减伤, 那么会极快抵消掉你的一类增伤.
好, 举个综合的例子: 甘夫人SP庞统赵云, 诅咒到了对面的魏关羽加50%的一类伤害; 但是魏关羽有60%的技能减伤, 又有SP徐晃的攻守有状的60%主动技能减伤, 那么最后伤害是多少呢?
设原始伤害是1533, 那么最终伤害是: 1533 * (1+0.5) * (1-60%) * (1-60%) = 367.
有人说, 两个高额一类减伤叠加太浪费了, 其实在面对对面高爆发的队伍时, 两个一类减伤可以起到关键效果. 比如上面只有SP关羽的减伤时, 伤害是:
1533 * (1+0.5) * (1-60%) = 919. 暴击就是近2000的血.
带了徐晃以后, 伤害只有300+.
有人说一类减伤上限是80%, 经过实测, 鸿图给出的这种结论就是放屁. 我贴了图, 大家可以看到经过计算得到的很精准匹配实战结果的数字.
[二类]
二类攻击增伤, 二类攻击减伤, 二类防御减伤之间也是相加的关系. 二类和一类不同的地方是, 破甲只影响二类.
二类攻击增伤变为负数就是二类攻击减伤. 巧捷万端会起攻击减伤的作用. 果烈也是这个作用.
二类攻击的最低值为-80%. 正值没有上限.
二类防御减伤. 如苦肉计, 士别三日, 昭烈, 合聚群雄. 这个二类防御减伤是乘法计算(非线性叠加), 最高值为60%, 和一类减伤计算方式一样. 然后再与二类攻击做线性加减. 一类防御减伤没有一类攻击减伤的概念.
破甲只是无视二类减伤, 如果对方没有二类伤害减免, 则破甲的增伤部分不起作用, 只会减掉对方防御.
总结:
一类: 攻击增伤, 防御减伤(官方给出80%的上限, 但是我实测没有这个上限).
二类: 攻击增伤, 攻击减伤(-80%上限), 防御减伤(60%上限, 这个也是官方给的).
最后给出公式:
计算公式: S * [1+(a1+a2-(1-b1)×(1-b2))]×[1+(A1+A2)]×(1-B1)×(1-B2)
S: 伤害基本公式计算完后, 没有包含一二类增减伤的数值结果.
a1, a2: 二类攻击增伤和攻击减伤.
b1, b2, 二类防御减伤.
A1: 一类攻击增伤.
B1: 一类防御减伤
二类包含攻击增伤, 防御减伤, 另外还有一种攻击减伤(比如巧捷万端).
[一类]
一类攻击增伤之间相加, 算出最终伤害后, 再与一类防御之间相乘 ,比如攻守有状60%, 曹纯60%, 纳叛50%, 最终就是增伤170%, 最终伤害就是*2.7.
一类防御减伤之间是非线性叠加关系, 比如魏关羽的60%减伤, 攻守有状的60%减伤, 那么最终伤害就是: (1-60%) * (1-60%) = 0.16. 也就是打一下原始伤害1000, 实际只剩下160.
这就是为什么魏关羽再叠一类伤害意义也不大了, 因为一类伤害之间都是加法, 如果对面有减伤, 那么会极快抵消掉你的一类增伤.
好, 举个综合的例子: 甘夫人SP庞统赵云, 诅咒到了对面的魏关羽加50%的一类伤害; 但是魏关羽有60%的技能减伤, 又有SP徐晃的攻守有状的60%主动技能减伤, 那么最后伤害是多少呢?
设原始伤害是1533, 那么最终伤害是: 1533 * (1+0.5) * (1-60%) * (1-60%) = 367.
有人说, 两个高额一类减伤叠加太浪费了, 其实在面对对面高爆发的队伍时, 两个一类减伤可以起到关键效果. 比如上面只有SP关羽的减伤时, 伤害是:
1533 * (1+0.5) * (1-60%) = 919. 暴击就是近2000的血.
带了徐晃以后, 伤害只有300+.
有人说一类减伤上限是80%, 经过实测, 鸿图给出的这种结论就是放屁. 我贴了图, 大家可以看到经过计算得到的很精准匹配实战结果的数字.
[二类]
二类攻击增伤, 二类攻击减伤, 二类防御减伤之间也是相加的关系. 二类和一类不同的地方是, 破甲只影响二类.
二类攻击增伤变为负数就是二类攻击减伤. 巧捷万端会起攻击减伤的作用. 果烈也是这个作用.
二类攻击的最低值为-80%. 正值没有上限.
二类防御减伤. 如苦肉计, 士别三日, 昭烈, 合聚群雄. 这个二类防御减伤是乘法计算(非线性叠加), 最高值为60%, 和一类减伤计算方式一样. 然后再与二类攻击做线性加减. 一类防御减伤没有一类攻击减伤的概念.
破甲只是无视二类减伤, 如果对方没有二类伤害减免, 则破甲的增伤部分不起作用, 只会减掉对方防御.
总结:
一类: 攻击增伤, 防御减伤(官方给出80%的上限, 但是我实测没有这个上限).
二类: 攻击增伤, 攻击减伤(-80%上限), 防御减伤(60%上限, 这个也是官方给的).
最后给出公式:
计算公式: S * [1+(a1+a2-(1-b1)×(1-b2))]×[1+(A1+A2)]×(1-B1)×(1-B2)
S: 伤害基本公式计算完后, 没有包含一二类增减伤的数值结果.
a1, a2: 二类攻击增伤和攻击减伤.
b1, b2, 二类防御减伤.
A1: 一类攻击增伤.
B1: 一类防御减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