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一些“双一流”及其目标
1.日本先后启动“高校COE基地建设计划”(1992年~1998年)、“远山计划”(2002年~2009年)、“全球COE计划”(2007年~2015年)、“全球顶级大学计划”(2014-2023,合计十三所),力争至2023年创建10所世界百强大学;
2.韩国“BK21工程”,“WCU计划”(最新,18所);
3.新加坡1997年发布东方波士顿计划,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对标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2003年发布环球校舍计划,所有高校达到同类院校一流;
4.法国2010年推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卓越大学计划”(Initiatives d’Excellence,IDEX),力图将法国已具备一流水平但较为分散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与研究集群”与科研机构进行合并转化与优势重组,为法国打造5-10所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抗衡的顶尖大学。截至2023共11所,旨在突破大学校体制与博洛尼亚进程的不合,为法国精英教育正名;
5.德国“精英大学”卓越计划,2005年6月启动,重点扶持德国的研究性大学和科研团队,至今,“卓越计划”的实施已进入第三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2005~2012年、第二阶段2013~2017年、第三阶段2019~2025年。每期名单有浮动,目前共17所入围过,仅6所三阶段全部入围;
6.俄罗斯“5-100”计划(除有自治权的莫大和圣大,该计划入围原联邦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体系的21所高校),2030行动(120所,占全俄大学的15%),均剑指世界百强;
7.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要求有5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
8.印度“卓越潜力大学资助计划”、" 卓越潜力学院资助计划”、" 卓越潜力学科资助计划” (2007-2012,含14所创新型大学)和“卓越大学(机构)计划”((2017-,计划资助10所公立大学、10所私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争取尽早进入前200),此外印度还通过studyinIndia政策,联络建校20年以上、至少在三大世界大学排名(THE、QS、ARWU) 的其中之一位列前400的国外院校赴印办学。
9.......
这些国家里,有德国这样对自己学校有公众媒体排名的,也有印度这样干脆教育部门直接下场给自家学校排序的,也有俄罗斯,沙特这种上来就排世界大学排名为自己服务的,一般选取的目标位次分布在世界100,200,400和500强,无一例外都在乎着自家学校排行榜上的国际声誉。对于排名,他们又爱又恨,或许如俄罗斯教育科学部长里瓦诺夫所言:"进入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不是目的,要的是本国大学构建起新时代层次的科研与教学质量"。

ps:这些都可以在中国教育发展委员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的研究文章栏目里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