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吧 关注:86,429贴子:3,791,529
  • 7回复贴,共1

备份下中国香港的“双一流”:卓越学科领域计划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1楼2023-04-25 10:50回复
    截止目前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共十轮,第十一轮结果将于2023年6月公布,单计划资助强度从过去的4000万港币上下调整为如今的8000万港币上下,相当于一流学科单项资助强度均值的两倍。


    IP属地:上海2楼2023-04-25 10:56
    回复
      2025-05-17 01:45:12
      广告
      前十轮整体资助强度排序: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
      其中前六所院校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港校,且港校中仅该六所院校可以申报nsfc港澳优青。


      IP属地:上海3楼2023-04-25 11:02
      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环境研究计划统筹院校从前期的香港城市大学转变为香港大学,而香港城市大学官方今年向当地政务部门与公众提及该校的公筹资助力度不能匹配该校实力,颇有几番相印证的意味。
        在港府圈定的世界百强大学引才优惠上,QS,the,usnews和软科的arwu四大国际大学排名被援引,香港跻身世界百强的一流大学合共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五所。
        其中学术层次与香港城市大学相当的香港理工大学,两者办学与科研规模相当,但理大的官办资助力度从直接拨款到项目优先级均高于城大。规模小于城大的香港浸会大学,国际排名远不及城大,但官办资助力度与城大层次相当。加上香港媒体报道过的近年若干次地方高校排名,浸会长期优于城大。可见一览官方与民间视野,这所学术新贵均正迫切渴望被正名。


        IP属地:上海4楼2023-04-25 11:23
        回复
          获教资会资助的香港八大当中,仅香港教育大学尚未入围卓越学科领域计划,教大也是八大中尚未提出与内地建立合作办学校园的独一位,与该校学科布局及其规模特征有关。
          除八大外,当地仅余香港都会大学与香港树仁大学两所获准独自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性质特殊的香港珠海学院在珠海大学时期曾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但已被“民国”教育当局剥夺资格停发,如今最高授予沿袭来的硕士学位,其他所有在港高校均未获准独自授予博士学位。而博士点,正是在内地入选一流学科的必要条件。
          相较于内地主要省份动辄十余二十所以上的博士点高校,财力相对优渥的香港却只有10所这一略显保守的数字,也凸显了当地专上教育优势力量较为集中的布局特色、目前来看,这一特色仍会支撑港校保持国际竞争力很长一段时间。与港校类似的新加坡高校近年排名更为靠前,与其财力更胜而优势却更集中的特点有关。如果说中国香港在养五所世界百强大学,那么新加坡目前只需养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两所,且该两所的办学规模与内地主要985高校相当,大于港校。


          IP属地:上海5楼2023-04-25 11:51
          回复
            这个吧关于境外高校的讨论几乎没有,双一流真就内地一流呗,世界算什么东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4-25 12:14
            收起回复
              补个题外话,港府优才计划认可的QS/THE/ARWU/USNEWS四大排名世界百强高校全球合共170余所,入围的五所港校可以视为港版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凑巧的是,可直接对比的全球大学总数约17000余所(亚洲约5000所,欧洲约2500所,其他大州合约9000-10000所,数据援引自中国教育发展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的研究刊文统计,不包含印度8000余所由大学附属的地区学院、美国非大学建制的2000所高教机构等类似的严格意义上不算大学的高等教育单位,若计入,这个数字将至少翻番),加上赫姆霍兹学会、cnrs等与大学高度交融合作的各类企事业科研单位,全世界约有近两万家单位可以在大学排行选取的指标类目同台竞技。
              也就是说,即便不包括后者,入围港府圈定的全球百强仍旧相当于在世界大学范畴内百里挑一,这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瑞士信贷统计,中国前百分之一的富人占有全国超30%的财富,这代表强度,如果说不考虑前列高校实力分布相对均衡的现状,仍存在与xx合砍81分的强度疑惑,那么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里做到中美这个程度,意即属于或正在成为通常意义上的super power,我想就高度而言会好理解一些。或者更简单一点,假设你所在的年级有300人,你得是年级前三,即便是在刚有保研资格的1%保研率普通高校,也够你保研了。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值得过度解读的数字,毕竟从九年义务教育、内地仅50%有余的升高率和高考招生规模算过来,裸分考上中等水准的985就已经是百里挑一了,放眼中国来看,实在太过稀松平常。


              IP属地:上海7楼2023-04-25 17:00
              回复
                国外的一些“双一流”及其目标
                1.日本先后启动“高校COE基地建设计划”(1992年~1998年)、“远山计划”(2002年~2009年)、“全球COE计划”(2007年~2015年)、“全球顶级大学计划”(2014-2023,合计十三所),力争至2023年创建10所世界百强大学;
                2.韩国“BK21工程”,“WCU计划”(最新,18所);
                3.新加坡1997年发布东方波士顿计划,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对标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2003年发布环球校舍计划,所有高校达到同类院校一流;
                4.法国2010年推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卓越大学计划”(Initiatives d’Excellence,IDEX),力图将法国已具备一流水平但较为分散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与研究集群”与科研机构进行合并转化与优势重组,为法国打造5-10所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抗衡的顶尖大学。截至2023共11所,旨在突破大学校体制与博洛尼亚进程的不合,为法国精英教育正名;
                5.德国“精英大学”卓越计划,2005年6月启动,重点扶持德国的研究性大学和科研团队,至今,“卓越计划”的实施已进入第三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2005~2012年、第二阶段2013~2017年、第三阶段2019~2025年。每期名单有浮动,目前共17所入围过,仅6所三阶段全部入围;
                6.俄罗斯“5-100”计划(除有自治权的莫大和圣大,该计划入围原联邦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体系的21所高校),2030行动(120所,占全俄大学的15%),均剑指世界百强;
                7.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要求有5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
                8.印度“卓越潜力大学资助计划”、" 卓越潜力学院资助计划”、" 卓越潜力学科资助计划” (2007-2012,含14所创新型大学)和“卓越大学(机构)计划”((2017-,计划资助10所公立大学、10所私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争取尽早进入前200),此外印度还通过studyinIndia政策,联络建校20年以上、至少在三大世界大学排名(THE、QS、ARWU) 的其中之一位列前400的国外院校赴印办学。
                9.......
                这些国家里,有德国这样对自己学校有公众媒体排名的,也有印度这样干脆教育部门直接下场给自家学校排序的,也有俄罗斯,沙特这种上来就排世界大学排名为自己服务的,一般选取的目标位次分布在世界100,200,400和500强,无一例外都在乎着自家学校排行榜上的国际声誉。对于排名,他们又爱又恨,或许如俄罗斯教育科学部长里瓦诺夫所言:"进入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不是目的,要的是本国大学构建起新时代层次的科研与教学质量"。
                ps:这些都可以在中国教育发展委员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的研究文章栏目里找到


                IP属地:上海8楼2023-04-25 18: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