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吧 关注:759,623贴子:15,243,764

回复:巴旦尼亚背叛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86战争以巴旦尼亚的惨败收场,巴旦尼亚被迫割地求和,但伊德温的征战之路才刚刚展露棱角。随后的两年里,伊德温依次在对斯特吉亚和对西帝国的战争中大展神威,数十次击溃超过千人规模的军团,而且总是放走战败的领主,这让伊德温在斯特吉亚人中的口碑相当不错(帝国人本来也对他高度赞誉,直到后来口碑发生反转)。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3-04-17 00:54
回复
    常年军事上的大捷似乎还没有使德泰尔意识到伊德温的权柄过重的问题。当历史学家们回顾历史,会告诉你这段时间中伊德温已经开始展露狼子野心:在他的领地邓格拉尼斯和彭·坎诺克,常年驻守着300规模的庞大精锐部队,而本人更是在议会中屡屡提出不利于国王的政策提案,仰仗着他积累的军功无数,加上一大批墙头草趋炎附势,就连皇帝本人也不得不低头。不过,德泰尔似乎把这一切当作与国内其他贵族无异的小闹骚,等到1090年他终于意识到问题,为时已晚。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3-04-17 01:13
    回复
      2025-11-22 02:33: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090年的瓦兰迪亚政局风雨欲来,很多人——甚至包括伊德温的政敌因加泰尔,也不得不承认芬·图伊尔家族这股政治力量正在搅动瓦兰迪亚。就在这一年,几件标志性的大事在瓦兰迪亚发生:芬·图伊尔家族影响力首次超越了戴·梅罗克;在俄耳堤西亚领主的争夺投票中,伊德温以微弱优势击败德泰尔,皇帝只能心有不甘地宣布伊德温享有这片土地的合法统治权。


      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3-04-17 01:21
      回复
        在1090年,巴旦尼亚第四次对瓦兰迪亚宣战后兵败,再次割让了土地并不得不向伊德温——这位他们又敬畏又厌恶的敌人——提出联姻以安抚边境。巴旦尼亚人把这当作耻辱的求和,因为他们的两位大家闺秀,拉道古尔和科林,被当作政治工具送到了“背叛者”手中。但巴旦尼亚的贵族们懂得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如果不低下高贵的头,面对伊德温战车的车轮只有被碾碎成渣。


        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3-04-17 01:28
        回复
          1091年,瓦兰迪亚政局形势对德泰尔急转直下。伊德温以他积攒的巨额财富许诺巴旦尼亚的贵族们放弃对卡拉多格的誓言,而这些全新的政治力量被引入瓦兰迪亚后,戴·梅罗克家族显得愈发形单影只。昔日团结在手下的封臣如今全部倒向伊德温,何况旧日的巴旦尼亚敌手如今正坐在自家议会下反对自己,德泰尔已经如坐针毡愈发不安。在一些方面他试图针对伊德温:故意将他排挤出投票提名之外,但收效甚微。


          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23-04-17 01:36
          收起回复
            这一年的冬天,卡拉迪亚东部传来的南帝国对库赛特和阿塞来大捷的消息,珀特洛斯家族又给自己添加了好些领地,这让德泰尔愈发不是滋味:同样是梦想称霸卡拉迪亚大陆的帝王,远方的拉盖娅在国内呼风唤雨,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而自己的领地别说和珀特洛斯整整六座大城的豪华家底相比,就连国内推行政策都困难重重。伊德温已经如同影子皇帝一般处处掣肘着他,德泰尔渴望并且急需一次重大的、仅由自己带领的胜利,来压制住芬·图伊尔家族。


            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3-04-17 01:44
            回复
              然而,正是这样一场战争让德泰尔送命了。伊德温懂得如何抓住机会,并且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会以超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一直推动到完全完成,任何人都不能动摇这股偏执。在1091年春天德泰尔对阿塞来宣战后,认定这场天赐良机的伊德温立刻带上他新打造的标枪奔赴前线,与德泰尔军团会合。然而他却不是去当德泰尔的援军。


              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3-04-17 01:50
              收起回复
                在德泰尔急不可耐地发动了对古亚兹的进攻后,一旁的伊德温军团却故意姗姗来迟,直到最后时刻才加入战场。这时双方已经搏杀至最后一刻,德泰尔身先士卒,正在城墙上与阿塞来的步兵激战,这时伊德温投出了他的标枪。标枪不偏不倚地命中了德泰尔的脑袋,这位立志“满载荣耀征战四方”的国王,就这样倒在了战场上。


                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3-04-17 01:55
                回复
                  2025-11-22 02:27: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伊德温本人后来的说法是,他当时并不想杀死德泰尔,只是德泰尔与敌人的距离过近,导致他投出的标枪误伤。不过瓦兰迪亚人一点都不相信这一套说辞。一位瓦兰迪亚的吟游诗人讽刺道:“伊德温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表现的像个巴旦尼亚人。”毫无疑问,他指的是卡拉多格的前任至高王离奇“失踪”之事;而伊德温几乎如出一辙地效仿了此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23-04-17 02:01
                  收起回复
                    德泰尔驾崩的消息如风暴般席卷了瓦兰迪亚,起初死因严密封锁只说战死,后来走漏了一点风声,民众得知皇帝死于伊德温的标枪。愤怒的群众走上街头高声抗议,要求彻查德泰尔的死因。本来一个异族人凌驾于瓦兰迪亚人的头顶当贵族就难以忍受,这下芬·图伊尔这个姓氏更是被置于风口浪尖。不过,有名有姓的贵族对此事都不约而同地语焉末详,生怕触怒了那个位于瓦兰迪亚权力顶峰的男人。因此历史学家也很难考证伊德温是否有意谋杀皇帝,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伊德温此前并没有表现出使用标枪的偏好,在1086—1090这四年里,他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是他的弓和双手剑而不是标枪。


                    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23-04-17 02:11
                    回复
                      1091年春末,震荡中的瓦兰迪亚的议会重新选举了他们的国王,结果不出意料,除了政敌因加泰尔都一边倒地支持伊德温,而埃尔杜兰作为戴·梅罗克的新任家族领袖则支持寥寥。以卡拉蒂尔德为首,代表瓦兰迪亚本土贵族的意见;以芬·登吉尔为首,代表着巴旦尼亚新加入贵族的意见,共同推举伊德温·芬·图伊尔为瓦兰迪亚国王。


                      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23-04-17 02:21
                      回复
                        随着伊德温加冕为瓦兰迪亚国王,他终于向世人露出了他收敛了长达七年的真面目。在瓦兰迪亚人的一片骂声中,他宣布修改王国名字为“大瓦兰迪亚及巴旦尼亚联合王国”,另一位瓦兰迪亚诗人不屑的评论称“这是对历史上与巴旦尼亚人英勇作战的瓦兰迪亚人的侮辱,一个只配做我们奴隶的民族居然与我们平起平坐,他们的贵族甚至当了我们的国王”。而巴旦尼亚人并不因此而对伊德温感恩戴德,巴旦尼亚人普遍认为伊德温已经背叛了自己的出身,他的所有作为都是为了瓦兰迪亚而非巴旦尼亚。就这样,“背叛者”伊德温的称号,在两地以不同的理由却被同样地接受,也成为了这位“大瓦兰迪亚及巴旦尼亚联合王国”皇帝一生中无法抹去的黑称。


                        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23-04-17 02:33
                        回复
                          在某种意义上,伊德温确实更像一个瓦兰迪亚贵族渴望的国王:“大瓦兰迪亚”这个称呼,指的并不仅仅是瓦兰迪亚的传统边界,而是对卡拉迪亚大陆西部全部土地的宣称,即包括帝国西部的全部领土。这其实就是瓦兰迪亚人心心念念的,在潘德拉克之战中未能征服的土地;而历代瓦兰迪亚国王都未能实现的梦想,将在这名巴旦尼亚人身上焕发荣光。


                          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23-04-17 02:57
                          回复
                            在1091年伊德温接手瓦兰迪亚——现在应该被称呼为联合王国——之后,他选择以割让加隆脱堡并缴纳贡金为代价向阿塞来求和,并对西帝国宣战。此举令世人大跌眼镜。以当时的国力对比而言,联合王国接近20000的兵力对战阿塞来不到7000人几乎十拿九稳,而相比之下西帝国12000的兵力更像是一台危险的战争机器,就连支持他的贵族们也心有疑虑。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当然知道这个决策的正确性,但在1091年的联合王国,力排众议需要相当长远的战略眼光,而伊德温确实具备这一点。


                            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23-04-17 03:08
                            回复
                              2025-11-22 02:21: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伊德温对西帝国宣战仅仅第二天,接替卡拉多格继位的库尔哈恩自以为找到了绝佳的反攻机会进攻瓦兰迪亚本土,于是对联合王国宣战。但这场战争却成为了巴旦尼亚的灭国之战。伊德温的军队迅速从拉革塔掉头,直扑巴旦尼亚仅剩的马鲁纳斯和肖农,库尔哈恩还没意识到怎么回事就兵败被俘。1091年夏第一天,伊德温率军队击破了肖农的城墙,并接受了明瑟的投降。至此,巴旦尼亚的领土不复存在,而巴旦尼亚的“本土”除了弗林托格堡和乌瑟莱姆堡被斯特吉亚控制,其余已经全部并入联合王国,除统治者家族也全部加入联合王国。至此,联合王国已经实至名归。


                              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23-04-17 0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