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昌平十六年·正月初一:所以,我将今岁的祈愿分你一半,以此为凭。
赵宁
偌大的殿宇,被酒馔、钟鼓及扈从填满,蝉槐与鸿儒则错落其间,仿若在一片灰蒙的枝叶上,开出了几朵微醺、却倨傲的红芍药,比银釭还更醒目。与四目相接的宾客颔首致意过后,目光游过厅堂,从虾腰而趋的内侍,至推杯换盏的紫绶,最终只落向一处——即如此远远相望,提着一口气,错开鱼贯雁行的一众宫人,径直走向她,直到错肩时才止步,轻声:“我在冬青树旁等你。”继而又朝前去,陷进涌动的人潮,身影便被暮色吞没在下一个拐角。
郑珍
穿行过衣香鬓影、镂簋朱绂,偶尔施下一个可亲的笑容时,不能称之违心,却能品味到其中微妙的违和感。宫灯捧起,金盏晃倒,终于可以脱身时,已然不得不小酌过几杯。此道昏暗,唯有头上好月照前,一径亮向树底,有似潮春薄雾,将少年温柔地拢住。他今日的衣裳似为流光缎所造,雅致非常,月华下澈间,仿佛就有微光游走于其项背,而他转向而来时,光华又从背后流于身前,闪闪粼粼:“宁,”口吻微笑着,独为他吟一首贺岁诗,“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一轮月亮共他流转,“宁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赵宁
月光自由地弥漫开,贴着她的身形,罗织出一层朦胧、洁白的绒毛。就看着她走来,笑答:“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冬青则在北风中轻舞,自吟簌簌的乐声,申辩着时间的流淌:此刻虽美,却不能静止。于是说:“你来得有些慢,一星如月看多时了。”
郑珍
树影摇曳、月华亦摇曳,在往来微醺的风中,似乎心鼓亦会错拍:“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我饮的有些太多,教你久候了。”一张叶从枝头的飞落低走,不能破乱此刻的静谧,一如夜色。将要启口道出“今日良宴会”时,却由心止口,单是微笑了。
赵宁
不须辞令的琢磨,一阵由她身后吹来的风,已足以融化少年的心事。就在这场风中躬身,从冬青树下拾起一方檀盒,谨慎地打开,交付一柄轻罗纨扇:“想你日常提笔,多为眷录、临摹,无暇、或也无心’自写好宜’。所以,我将今岁的祈愿分你一半,以此为凭。”扇面所题“民康物阜,无恙无虞”,显然一句为天下、一句为她,而如此稀松平常的贺春之词,却写就得格外郑重。在等她回应的时分,流光也从冬青的叶上滴落,恍若能听见一声怦然——建康城的第一枝桐花,过早地开放在了今夜。
郑珍
夜色浓郁,几会凝作清露,滚落桐花的蕊尖上,化作温和的好梦;或摄入心海中,涟漪亦温温、慢慢,哄人耽忘俗事。即时想笑:“冬日送扇,岂非太早?”而见人情态,扇面诗绘,陡然能读出一丝缱绻、连缠的绯色心意。一时空然,将要跟随意识的期待,欣悦接过时,却只是僵硬、轻轻地握住了他的一双手腕。垂眸敛首,不忍多看:“纨扇贵重,且容你我再想一想,可以吗?”
赵宁
欣然颔首,应下她的请求。在孤立于杯觥交错的阒然一隅,毋须遮掩赤诚的目光,更不必有多余的言语,两相默契地噤声,好似不忍打扰这场正在盛开的花事。而昌平十六年的春天,脚步也轻如今夜,从彼此的眼中走来,不知不觉地降临在了建康。
-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宁来到这里随处行乐,不知道时光一年又一年地过去。”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与你共宴时,我安闲饮乐,接受蹉跎岁月之举,默许自己不去感知时间的流淌。然而在等你时,我自愿孤立于千家笑语,也因时间流逝而产生忧虑。是你牵动着我的心境。”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你从举宴的殿中离开后,今夜的月亮又为谁而亮呢?纵使我人在宴中,依旧在思念你啊。”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
赵宁
偌大的殿宇,被酒馔、钟鼓及扈从填满,蝉槐与鸿儒则错落其间,仿若在一片灰蒙的枝叶上,开出了几朵微醺、却倨傲的红芍药,比银釭还更醒目。与四目相接的宾客颔首致意过后,目光游过厅堂,从虾腰而趋的内侍,至推杯换盏的紫绶,最终只落向一处——即如此远远相望,提着一口气,错开鱼贯雁行的一众宫人,径直走向她,直到错肩时才止步,轻声:“我在冬青树旁等你。”继而又朝前去,陷进涌动的人潮,身影便被暮色吞没在下一个拐角。
郑珍
穿行过衣香鬓影、镂簋朱绂,偶尔施下一个可亲的笑容时,不能称之违心,却能品味到其中微妙的违和感。宫灯捧起,金盏晃倒,终于可以脱身时,已然不得不小酌过几杯。此道昏暗,唯有头上好月照前,一径亮向树底,有似潮春薄雾,将少年温柔地拢住。他今日的衣裳似为流光缎所造,雅致非常,月华下澈间,仿佛就有微光游走于其项背,而他转向而来时,光华又从背后流于身前,闪闪粼粼:“宁,”口吻微笑着,独为他吟一首贺岁诗,“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一轮月亮共他流转,“宁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赵宁
月光自由地弥漫开,贴着她的身形,罗织出一层朦胧、洁白的绒毛。就看着她走来,笑答:“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冬青则在北风中轻舞,自吟簌簌的乐声,申辩着时间的流淌:此刻虽美,却不能静止。于是说:“你来得有些慢,一星如月看多时了。”
郑珍
树影摇曳、月华亦摇曳,在往来微醺的风中,似乎心鼓亦会错拍:“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我饮的有些太多,教你久候了。”一张叶从枝头的飞落低走,不能破乱此刻的静谧,一如夜色。将要启口道出“今日良宴会”时,却由心止口,单是微笑了。
赵宁
不须辞令的琢磨,一阵由她身后吹来的风,已足以融化少年的心事。就在这场风中躬身,从冬青树下拾起一方檀盒,谨慎地打开,交付一柄轻罗纨扇:“想你日常提笔,多为眷录、临摹,无暇、或也无心’自写好宜’。所以,我将今岁的祈愿分你一半,以此为凭。”扇面所题“民康物阜,无恙无虞”,显然一句为天下、一句为她,而如此稀松平常的贺春之词,却写就得格外郑重。在等她回应的时分,流光也从冬青的叶上滴落,恍若能听见一声怦然——建康城的第一枝桐花,过早地开放在了今夜。
郑珍
夜色浓郁,几会凝作清露,滚落桐花的蕊尖上,化作温和的好梦;或摄入心海中,涟漪亦温温、慢慢,哄人耽忘俗事。即时想笑:“冬日送扇,岂非太早?”而见人情态,扇面诗绘,陡然能读出一丝缱绻、连缠的绯色心意。一时空然,将要跟随意识的期待,欣悦接过时,却只是僵硬、轻轻地握住了他的一双手腕。垂眸敛首,不忍多看:“纨扇贵重,且容你我再想一想,可以吗?”
赵宁
欣然颔首,应下她的请求。在孤立于杯觥交错的阒然一隅,毋须遮掩赤诚的目光,更不必有多余的言语,两相默契地噤声,好似不忍打扰这场正在盛开的花事。而昌平十六年的春天,脚步也轻如今夜,从彼此的眼中走来,不知不觉地降临在了建康。
-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宁来到这里随处行乐,不知道时光一年又一年地过去。”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与你共宴时,我安闲饮乐,接受蹉跎岁月之举,默许自己不去感知时间的流淌。然而在等你时,我自愿孤立于千家笑语,也因时间流逝而产生忧虑。是你牵动着我的心境。”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你从举宴的殿中离开后,今夜的月亮又为谁而亮呢?纵使我人在宴中,依旧在思念你啊。”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