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楼的网友“战南如歌”提出——这里其实涉及一个悖论在里面,如果都追求精度,把排名低的学科都砍掉,那参评的学科就少了,A+的数量就会减少。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道理很简单,首先评价学科精度不一定完全依赖于学科评估,ESI等很多量化指标都是学科精度非常重要的评判依据。其次,学科评估即使要继续搞,也可以不分等级而只公布分数,毕竟等级(A+)是各校自我宣传(或者说是炒作)的最大砝码。第三,看现在这个鬼样子,第六轮学科评估很可能不搞了,这个“不公布”的第五轮评估可能就成为最后的绝唱了。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道理很简单,首先评价学科精度不一定完全依赖于学科评估,ESI等很多量化指标都是学科精度非常重要的评判依据。其次,学科评估即使要继续搞,也可以不分等级而只公布分数,毕竟等级(A+)是各校自我宣传(或者说是炒作)的最大砝码。第三,看现在这个鬼样子,第六轮学科评估很可能不搞了,这个“不公布”的第五轮评估可能就成为最后的绝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