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6日漏签0天
最爱卓妍吧 关注:1,629贴子:265,62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最爱卓妍吧
>0< 加载中...

【历史】★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三」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璐村惂鐢ㄦ埛_005QRPE馃惥
  • 中级粉丝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这本书中,我从世界各国历史上的数千帝王中,挑选了我所认为的影响最大的100个,按影响大小排出座次,并每人写一篇传记,内容包括该帝王的生平、经历、功过是非等方面,并论述他们所排位次的理由。在这其中,既包括一些家喻户晓的君主,也包括部分国内读者比较陌生,但确实深刻影响了历史的帝王。本书排名的依据不是名气或荣誉,而是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叠加。一般来说,影响的区域越大的,或具有开创性、变革性影响的会排在前面。当然,部分影响基本只及一国之内的帝王,也出现在本书中,因为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世界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书所引用的史事均为正史所明载,少数有争议的也会在文中注明。本书不属于学术著作,不涉及深入的考证。本书代表的是作为历史爱好者的作者个人观点,因为影响的大小缺乏一个量化的标准,当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性。欢迎不同意见,通过争议而使大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这正是本书的生命力所在。  
                                            -摘作者前言 

    作品相关:http://post.baidu.com/f?kz=81611541  


  • 璐村惂鐢ㄦ埛_005QRPE馃惥
  • 中级粉丝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55、海护王(印度笈多王朝君主) 

 海护王,印度笈多王朝第二任君主(335—380年在位) 
  4世纪初,曾经辉煌的贵霜王国已经四分五裂,北印度又处在政治上的自由竞争阶段。最后是,恒河上游比哈尔地区的一个小国乘机兴起,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逐渐统一了北印度,这个国家由笈多家族统治,历史上将其称为笈多王朝。笈多王朝第二任君主海护王(又译沙摩陀罗·笈多)是这个家族的佼佼者,以其文治武功获得了“印度的拿破仑”、“诗人国王”等雅号 

  笈多王朝第一代君主是旃陀罗·笈多(320—335年在位),他的国家位于孔雀王朝龙兴旧地摩揭陀,也许是受到孔雀王朝英雄前辈冥冥中的感召,旃陀罗·笈多也立下了雄心壮志。他通过跟梨车王国公主鸠摩罗提蓖的婚姻合并了这个国家,华氏城及附近地区是公主的嫁妆。旃陀罗笈多定都华氏城,他给了笈多王国一种蒸蒸日上的战斗氛围,附近许多小邦纷纷归顺了笈多。 

  海护王正是这个强强联合的婚姻的结晶。他继位之后,开始大规模扩张笈多王国的领土。他首先西征,征服了恒河上游及印度河流域东部地区,然后向东沿恒河而下,吞并了富饶肥沃的恒河三角洲。第三步是向南发展,征服了奥里萨和德干东部,势力一度扩张到帕拉瓦王国的都城,德干高原诸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小国纷纷向他称臣纳贡。海护王的重臣诃梨先那所作赞颂词的阿拉哈巴石柱刻文,至今仍留存,记述了海护王以暴力毁灭了印度西部9个部落共和国,因此震撼了整个印度的事迹。但有史论者认为,这9个国家的覆没使笈多王朝失掉了西部的屏障,后来无以抵御白匈奴人的入侵,更理智的做法是让他们称臣纳贡,或派总督去接管。当然,这是后话。 

  海护王还向海上发展势力,远至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和爪哇等地,都有他的使臣的足迹。印度文化以贸易和宗教为媒介,随着他们传布到东南亚众多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土地,并扎下了根。4世纪是印度文明进军东南亚的一个关键期,除了越南北部之外,整个东南亚都几乎为印度文明所重塑。 

  建立了庞大国家的海护王,志得意满地举行了一次马祀,这是唯有完成大征服的国王方可以举办的婆罗门教大型祭祀,以马为牺牲,夸示征服者的巨大业绩。海护王以其军事上的成就被欧洲学者称为印度史上的拿破仑。 

  笈多王朝的政治制度在海护王时期也基本稳定了下来。帝国的中央地区孟加拉、比哈尔实行中央集权制,其他地区由总督或地方王公治理,维持半独立的状态,婆罗门高级僧侣在各级行政机构中占有一定地位。同印度历史上其他王朝或同时候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笈多帝国的官僚机构比较简单,往往一人兼任几个职务,而且文武不分,中央政权没有固定的军队,打仗时由各地藩臣提供兵源。但另一方面,笈多帝国的人民赋税负担低,刑罚宽缓,民风比较淳朴。 

  海护王文武全才,他的时间除了安排军政大事之外,还给诗情雅兴留下了闲暇,创作了不少诗作,因此获得了“诗人国王”的雅号。他重用文人,奖掖学术,扶持文化,其宫廷大臣中有不少就是著名的学者,如著名天文学家彘日和梵文诗人兼戏剧作家迦梨陀娑等。海护王信奉婆罗门教,对包括佛教在内的其他宗教也采取宽容态度。 

  公元380年,海护王驾崩,其子超日王(旃陀罗·笈多二世)继位。超日王同样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他继续南征北战,完成了统一北印度的大业,并将笈多王朝推向了繁荣的顶峰。不过,笈多王朝全盛时的版图面积略逊于孔雀王朝,在南部和西北部没有达到孔雀王朝那么远的地方。笈多王朝时代是婆罗门教复兴并走向繁荣的时代(复兴后的婆罗门教又称印度教),婆罗门教哲学、艺术、文学、雕塑等都留下了无数瑰宝。5世纪中叶之后,笈多帝国在白匈奴人的打击下走向衰亡。作为笈多王朝最有作为的君主,海护王在本排行榜中位列第55位。


2025-08-26 05:59: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璐村惂鐢ㄦ埛_005QRPE馃惥
  • 中级粉丝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48、爱德华一世(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一世(1239—1307年),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第五任国王(1272—1307年) 
  说到爱德华一世,人们可能更熟悉他的绰号“长腿”爱德华,实际上他的绰号还有很多,且多数均为雅号,如“全世界的伟大长矛”、“威尔士的征服者”、“苏格兰铁锤”、“英国的查士丁尼”等,绰号之多为英国国王之最。此人对英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影响可不能小视,他的文治武功主要可分成两个部分,对内使议会制度逐渐成熟(史称模范议会),并加强立法,对外征服威尔士,试图征服苏格兰,并因此与法国对抗。 

  爱德华一世是亨利三世的长子,1254年得加斯科尼领地,法属海峡群岛、爱尔兰、威尔士领地。爱德华从小喜欢骑马、追逐打仗的游戏,他身躯高大,双腿修长,能紧紧夹住马鞍,绰号“长腿”。他英勇善战,有铁一般的意志,使他称为金雀花王朝诸多“战士国王”中有分量的一位。 

  但爱德华年轻时代并不安稳,属于“生于忧患”的一类。英国自他的祖父“无地王”约翰以来,国王和贵族就权力分配问题纷争不断,一时成为英国政治生活中最敏感的问题。他父亲亨利三世时代,以蒙特福特为首的贵族迫使国王实行改革,召开议会(此为议会诞生之始)后来双方的矛盾终于发展到兵戎相见,爱德华与他父亲亨利三世曾一度被俘,1265年5月,爱德华乘打猎之机逃脱,并开始反攻,当年八月,他在伊夫舍战役中获胜,杀死了蒙特福特,使他父亲复位,已自感力不从心的亨利三世遂将权力交给爱德华。但是他实行极端的报复手段,又引起暴乱,后来在教皇等人的敦促下,实施温和政策,才得以将暴乱平定 

  1270年8月,爱德华受邀参加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起的第8 次十字军东征。据说他被敌方伪装议和的使者用毒剑刺伤,医生为他割肉疗伤时,他都不呻吟一声。但是远征一路无功,只好返回。在途中亨利三世死去,遂加冕为爱德华一世。 

  当爱德华即位之时,他已是一位经过历练的比较成熟的指挥家,有领导才能,善于吸引人才并选拔使用人才。他善于使用权力,要求在他的国土上所有的人都要执行他铁一般的纪律。 

  在谈判中,他善于忍让,愿意听从忠告。 

  1255年,年轻的爱德华试图在他的威尔士领地上实施英国的政制,引起威尔士人民的不满,引发了战争,爱德华失败。1267年,路埃林自封为威尔士亲王。卧塌之侧岂容他们酣睡,爱德华一世准备充分之后,于1277年集结万余大军,采用壁垒战术向威尔士腹地挺进。 

  路埃林自知不敌,被迫乞降,但5年后趁爱德华在苏格兰之机复叛,爱德华再次进攻威尔士,毕竟实力悬殊,路埃林不久败死。爱德华答应威尔士贵族必定选一个“出生在威尔士,不会说英语和法语,从未冤枉过任何人”的人为威尔士亲王,然后派人将即将分娩的王后接到威尔士,刚出生的小王子就成了符合条件的威尔士亲王。从此形成惯例,每个英国王储都被封为威尔士亲王。 

  爱德华在威尔士的征服进行得很顺手,但苏格兰则令他吃尽了苦头。1290年,苏格兰王室绝嗣,爱德华以仲裁者的身份指定巴列奥为苏格兰国王,实则由自己操纵。但巴列奥和苏格兰贵族不堪沦落为爱德华的傀儡的地位,便暗通爱德华的夙敌——法国人,与英格兰对抗。爱德华问讯大怒,于1296年率兵攻入苏格兰,迫使巴列奥退位,爱德华自任苏格兰国王。爱德华这把铁锤在苏格兰砸出了重重火花,威廉·华莱士以勇敢之心召集了苏格兰人民大起义,坚持了五年多而败亡,但布鲁斯家族的罗伯特一世接过接力棒,继续与爱德华的军队作战。与苏格兰的战争同时牵涉到同法国的对抗,爱德华从中耗尽了精力,终于1307年死于征讨苏格兰的途中。 

  爱德华是在与“议会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但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没有因此视议会为“洪水猛兽”,反而充分认识到议会作为民意的橱窗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议会,结果是将他的对手“议会派”和蒙德福特的未竟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实际上是利用日益高涨的民族意识加强王权,并通过了解民众的意见,以实行更有效的统治。在1275—1307年期间,他以各种方法吸引骑士和市民代表进入议会,使议会的代表性逐渐扩大,已不再是类似于“贤人会议”之类的机构。在1295年的一次有各郡、各自治城市和下层教士代表参加的议会,被称为“模范议会”。回顾英国历史,我们会发现,议会真正成为英国政治生活固有的一部分,是在爱德华一世的时代。 

  爱德华一世还是英国自亨利二世以来最伟大的立法者。他将条目不清,且未成文的普通法重新修订,在1275—1290年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主要有“格洛斯特条例”、“权力令状”(限制贵族特权)、“温彻斯特条例”(加强警察制度,维护公共秩序)等。他制定的土地法延续了六百年,主要内容是规定没有他的许可,任何人不得把土地转让给教会。爱德华一世决心从贵族手中夺回王室的权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但他立法的原则却是罗马法中“众人之事,应由众人决定”的精神。看似矛盾的两者,在爱德华一世时代却如此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但说起爱德华的功业,还不能不提他的王后埃利诺,埃利诺来自西班牙,1254年结婚,他们的婚姻可算欧洲王室的经典婚姻之一,她对他的性格有很大影响。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大臣伯内尔,他信任他们,并能听从他们的意见。因此在1294年以前能取得的辉煌的政绩。后来这二人先后死去,在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得力的辅佐后,他性情变坏,逐渐变得独断专行。 

  爱德华的征战历来褒贬不一,但使“联合王国”在联合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却是无人否认的。而模范议会和一系列的立法,是英国千年宪政之路上的坚实一步,而且向世界传播了议会精神和法治精神。爱德华一世无疑是影响了世界的重要帝王之一,他在本排行榜中名列第48位。


  • 璐村惂鐢ㄦ埛_005QRPE馃惥
  • 中级粉丝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47、威廉三世(荷兰执政、英国国王) 

 威廉三世(1650—1702年),荷兰执政(1673—1702年在位),英国国王(1689—1702年在位) 
  在历史上,身为国王,却能够对民主宪政有所贡献的不多,威廉三世就是其中一个,尽管他并非出于心甘情愿。 

  他出生于荷兰光荣的奥兰耶家族,为国父奥兰耶亲王的曾孙。但他的成长并不顺利。在他出生前八天时其父威廉二世就被一场急病夺取了生命,自小在母亲和祖母的吵闹声中长大,性格沉默寡言,而且患有肺结核和气喘病。他幼年时还面临失去祖传的作为荷兰执政资格的危险。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自从1648年荷兰与西班牙签订《蒙斯特条约》,在历经80年战火考验之后,荷兰的独立终于获得国际公认。但战争时团结一致的荷兰人,在独立后却出现了分裂,形成以奥兰耶家族及其支持者为首的、主张维持一支强有力的军队的中央集权派和以各地方议会的商业寡头为代表的地方自治派。他的父亲威廉二世曾因此强行派兵逮捕了六名反对派议员。1650年,年仅24岁的荷兰执政威廉二世突染恐怖的小儿天花病而死,他唯一的儿子——威廉三世八天之后才来到了人间,他一死,地方自治派兴高采烈,马上召开议会大会,宣布共和国不再设置统一的军队,各省的防务自己负责,同时有五个省宣布取消执政一职。这样,荷兰进入了“第一次无执政时期”(1650--1672年)。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他22岁那年,即1672年,这年荷兰遭受两个强邻英、法的夹击。英国在海上行动,法王路易十四则派遣12万大军压境而来。国难当头,荷兰人民又想起奥兰耶家族前辈的英勇,于是,年轻的威廉三世被任命为陆海军统帅,他以出色的战绩证明了他不愧为奥兰耶家族的后代,当然,这场战争打得十分艰苦,其中为保住阿姆斯特丹,威廉三世被迫使用决水淹城外的办法,1673年底,法国军队全部被赶出国土,年轻的威廉三世威望达到顶点,获得了“护国英雄”的称号,用自己的能力获得各省公认,在欢呼声中就任荷兰执政。 

  威廉三世娶了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为妻,这场婚姻看来并不幸福,两人没有留下任何后代,而且威廉在玛丽在世时一直对她十分冷淡,死后才记念起她的好处,悲痛万分。但这场婚姻却给威廉送来了一个比荷兰更大、更强的国家。1688年,英国正面临一场危机,当时,国王詹姆士二世置国内大多数人为新教徒的国情于不顾,企图重新将天主教定为国教,而且强行镇压反对派,解散议会,已经处于众叛亲离的边缘。威廉三世看准时机,亲率万余大军在英国登陆,英国人纷纷倒戈,使他轻而易举地攻下了伦敦,将岳父大人赶到了法国。威廉三世与其妻玛丽一起被接受为英国国王,但条件是必须接受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能征收赋税、不得在平时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国王不得对臣民滥施过分的刑罚;议员的选举必须是自由的,议会内的演说、辩论自由,议会必须时常召集等。 

  这一事件,对英国而言意味着自1640年革命以来由革命引起的阵痛的结束,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长期稳定的君主立宪制,这就是史家所啧啧称道的“光荣革命”。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兼荷兰执政”,这是英荷两国在历史上唯一一次被划到了同一个人的名下。1701年,威廉又接受了英国议会通过的《嗣位法》,除了规定他的妻妹安妮为继承人外,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不能继承英国王位,任何英国国王不得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等。 

  威廉三世一生主要精力都在同当时欧洲权势最大的人物——“太阳王”法王路易十四做斗争,除了上述1672年的那次外,1689—1697年的“八年战争”规模也很大,他使他名下的英荷两国成为反法同盟的主力,1701年,他临终前,为防止法国和西班牙合并,成为西班牙王位战争(1701—1713年)的主要发动者之一。但他与当时英军的统帅马尔伯勒伯爵曾一度发生矛盾,以致引起英国政局动荡,后来终于达成和解,马尔伯勒伯爵后来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成为路易十四的克星。 

  威廉三世的王位是与其妻玛丽二世分享的,玛丽一直甘居幕后,威廉是实际上唯一的国王,只有在威廉出征时,玛丽才出来主政。威廉三世是一个宗教宽容者,实际上对天主教和新教没什么偏见,这种类型的国王在他的时代比较容易左右逢源。威廉三世在与其父威廉二世一样的年龄时,也得了与其父一样的恐怖疾病—小儿天花病,但这一次老天怜悯了奥兰耶家族,威廉三世奇迹般地战胜了此病,才有了后来他的一系列辉煌战绩。1702年,威廉三世病死,没有后嗣,英国的王位由玛丽二世的妹妹安妮继承,而荷兰则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无执政时期(1702—1747年)。 

  威廉三世被列入世界最有影响的帝王之中主要因为两点,一是他使荷兰度过了被英法两国夹击的艰难岁月,维持了“海上马车夫”的独立和强盛;二是他接受了《权利法案》,使英国跨入了稳定的君主立宪制。而后者对世界历史更为重要。威廉三世在本排行榜中居第47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最爱卓妍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