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星工厂吧 关注:61,130贴子:391,274

改~真·完美级 无限扩展双进水核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设计脱胎并优化改造自老帖:网页链接
新发贴是因为此次优化改造搭建的理念和老帖相悖,发在老帖感觉是在挂羊头卖狗肉,但又因本设计绝大部分继承自老帖,所以沿用“真·完美级”的标题,大家可以把“真·完美级”看成是系列名,实际上还是有很难调节的缺陷,其并不“完美”。
但楼主保证这套核电是迄今为止最好用的核电系统,没有之一!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9-08 19:25回复
    更新及蓝图索引楼,请勿回复!
    万一有优化呢?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9-08 19:26
    收起回复
      理论篇:
      老帖是通过换热器和汽轮机的配比逆推的核心数,本帖是通过核心去正推换热器和汽轮机配比。
      首先,核心单个的功率是40MW,通过毗连加成,可以汲取相邻核心的能量,使得自身功率几倍于原有功率,相邻几个就加几倍,因是无限扩展设计,只需考虑200%(120MW)和300%(160MW)两种即可。

      接着是换热器,先无视200%(120MW)核心的影响,直接按300%(160MW)来计算,4核一小组,即640MW,需要64个换热器(每个换热器所需功率为10MW)。
      最后是汽轮机,你们是不是以为要用换热器去推汽轮机?上过当的我怎么可能还中招?换热器标的103/s的蒸汽输出根本不精确,有大佬指出其实际输出约为103.0928/s,实测也会发现是比103/s多出一点点。

      我们直接用核心功率算汽轮机数量:640MW÷5.82MW=109.96564,即110个汽轮机。
      综上:以4核为单位的配比为:4:64:110。


      IP属地:贵州3楼2022-09-08 19:39
      回复
        看到这是不是认为我要用前辈大佬“知名大神”提出的“超核”理论来搭建核电了?
        回答前需要先了解“知名大神”的“超核”,其核心含义为:先无视120MW核心的影响,直接按160MW核心功率来算,大白话来讲就是所谓的“凑整”,得出的配比也是4:64:110,随着扩展数量增加,总体上去看会稀释4个120MW核心功率欠缺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最后消减换热器和汽轮机数量来更贴近理论值。
        其本质为固定亏损160MW的核心功率,如果无视这亏损就会固定浪费16个换热器和27.49个汽轮机,这些都会沦为摆设,只是随着扩展设备多了,功率大了,数据好看点罢了;若是在意数据去消减这些设备,又会对下次扩展造成影响,至少扩展前需要把连接的管道删了吧,再拿蓝图拍一遍恢复旧组件原貌,扩展后新组件还得再删一次,再连管道。所以整个使用过程就是建→删→还原→建→删的循环。
        而且这样干了后只能无限接近理论值,无法到100%,其根本原因是节能电路的延迟和爪子的爪速延迟造成的,我自己实测过,箱对箱的爪速为13tick,加上电路延迟、核心载入燃料的延迟等,怎么也有20tick的延迟,使得核心最多只能到99%以上的理论功率。即使100%功率也会因为热管的传热效率限制而造成换热器复温速度慢。


        IP属地:贵州5楼2022-09-08 19:49
        回复
          本人怕麻烦,不想要多余的操作,又想复温快一点,所以我也“超核”了,请原谅我借用该词诠释不同的意思,实在没有更贴切的词了,先者为敬,本吧除此贴以外其他地方提到的“超核”一词以“知名大神”的“超核”概念为准。
          我所说的“超核”就字面意思:超越理论配比核心数去搭建,使其核心功率实际大于理论所需值。每组组件首尾各加2核,使得每条热管上的换热器所对应的核心输出的功率都能达到无限核电单核最高理论值160MW,多出的首尾4核一是可以加速复温,二是可以弥补节能电路延迟和爪速等延迟的造成的功率亏损。我这种“超核”本质是固定溢出480MW核心功率,不管你扩展多少,都是这个值,但它至少不是摆设,能发热可储能,只要不是超高负载长时间运行,温度超到999,那就没有能量浪费。
          综上,其实可以对两种“超核”下个区分的定义,以虚实区分,“知名大神”所提“超核”其实是一种概念化、虚拟化的超越原有核心功率,只是为了方便计算,其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多出核心,可称其为“虚超核”;而本人所述“超核”是在实际上超越理论核心数搭建的方法,可称其为“实超核”。
          呵呵,说白了,两种“超核”都是属于“摆烂”,一种是不管之下把换热器和汽轮机当摆设,亏设备,管则亏精力;另一种是核心功率摆烂,没干它应该干的事,只打了个小辅助,也是浪费,所谓的亏核心。


          IP属地:贵州7楼2022-09-08 19:57
          收起回复
            设计篇:
            设计绝大部分沿用老帖,首楼有链接,有兴趣的可以去看,这里只说改进部分。
            换热器布局,32个换热器为一组,分两排,一排16个,所需水量1648/s,一排需要2个水泵,一组就是4个。针对不同版本的内侧进水,专门优化过进水设计,其实老版V2.0的蓝图就改成这样了,但估计少有人2次关注老帖,这里再说一下,这种设计的水泵可以随意拔插,不会有老版V1.0时期内侧进水水泵拔了就装不上去的尴尬,而且针对性优化过,占地绝对是目前最小的。


            接着继续说换热器,依然是一组分3条独立走管,这是为了每份蒸汽都能在最短时间、最直接的发挥其效,让每台汽轮机都能满功率运行。避免因地转偏向力影响导致蒸汽一侧多,一侧少,到汽轮机时少的缺气掉输出,多的又直接进储液罐去了,虽然这蒸汽不会少,但会增加不必要的循环时间。
            其中2条是各10个换热器,输出1030/s的蒸汽,1条是12个换热器,输出1037/s的蒸汽,两组6条管为一个扩展组件的一侧。


            IP属地:贵州9楼2022-09-08 20:17
            回复
              过渡带,去掉原来从换热器到监测罐的加速泵,实测影响不大,极限压缩了其大小。

              现在内网用电也能抽到相邻的6个汽轮机的发电量了,但满载或超载时就无法获取电量了,所以依然需要太阳能板和蓄电池以备不时之需。
              此处蓄电池不再与外电网相连,反正超载也得被抽空,非满载超载时可直接抽取相邻6个汽轮机的发电为其充电,超载时你外网丝毫抽不到内网蓄电池的电量,真·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真香!哈哈~

              监测罐的数据处理可以看老帖的4楼,这里不再赘述,只是因为多了2个换热器,参数设置有调整。


              IP属地:贵州10楼2022-09-08 20:25
              回复
                汽轮机一样分6组,其中4组是17个汽轮机,消耗1020/s蒸汽,中间2组是20个汽轮机,消耗1200/s蒸汽,为保证其管道独立性并尽量压缩占地面积,中间两组绕了一个圈,已经是最小、最优方案了。

                蒸汽回流的处理和老帖方案一样。
                储液罐区增加了两排储液罐,而且加了管道相互连接,更好更快的平衡其蒸汽储量,即使一组空了也可以调用其它组的多余蒸汽。

                最后是2个汽轮机,别问我为什么这么走管,实测试出来的东西,这样走就是比其它走法稳定,能使其都能运转到理论值。


                IP属地:贵州11楼2022-09-08 20:30
                收起回复
                  节能智控模块不再独立,而是镶嵌进一组核电组件中,老帖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无法启动,我想应该就是节能智控模块安装不正确造成的,这次我直接给大家全部连好,可以把这个模块看作是核电扩展的起始点,直接在岸边拍下就能愉快又无脑的使用了。而且新核电组件的爪子采用全对称、全平衡设计,这次随便你们怎么旋转翻转都能正确连接信号线了。

                  现在我唯一能想到的还没法启动的原因只有一样,那就是忘了放物流机器人~


                  IP属地:贵州12楼2022-09-08 20:34
                  回复
                    实测篇:
                    这次拉了23组188核(不算“实超核”是184核)来测试,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测试?是因为其首尾固定超4核480MW,小的功率超的功率占比大,运行肯定没有任何问题,只有够大末端超核才不至于太影响中间的核心功率,能更直观、准确的测试其性能。

                    搭建好之后,从冷启动开始测试,核心及各设备无预热,从零开始同时启动,从电网统计截图的横坐标可以看出前27分开始有输出,到前17分左右达到理论最高值29.4GW,共耗时10分钟左右。

                    接下来看换热器和汽轮机是不是都能转化160MW核心的理论功率,直接看汽轮机就行,汽轮机单个满载功率是5.82MW,一组核电组件单侧有110个汽轮机,即5.82×110=640.2MW,我们已知核心理论功率是640MW,所以多出0.2MW,这必定导致蒸汽不足,0.2MW需要多少蒸汽呢?于是0.2÷5.82×60(汽轮机满载每秒消耗蒸汽量)=2.06186,所以每组核电只要是能满载,最末端的汽轮机必定呈现一个57.9/s或者两个59.0/s的数据,只要呈现这个数据,就能证明这套核电能达到理论设计功率,核心热能全转化为电能。

                    最后再测一下节能表现,负载29.2GW,即99.32%负载,关停负载,使其蒸汽储量超过复燃阈值,此处阈值为80%的蒸汽储量。
                    从截图可以看出在蒸汽满罐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掉输出的。

                    再测试在蒸汽阈值附近挂99.32%负载的效果,好吧,依然稳定不掉功率~证明蒸汽储备量是足够的。


                    IP属地:贵州13楼2022-09-08 20:45
                    回复
                      使用篇:
                      这套核电的易用性绝对是MAX级,啥都不明白的萌新也能极快上手并正确使用。

                      初始&智控模块安装:
                      在选定水域的岸边选择你想建造的核电版本,掏出“初始&智控”的蓝图确保水泵能完全浸水的前提下,按住shift键再点鼠标左键强制铺设,蓝图中已经集成了填海料,第一次拍下是填海料的蓝图,等机器人把海填好后,再掏出相同蓝图对齐水坑再拍一次,初始模块就算建造好了。


                      扩展组件安装:
                      掏出对应“核电组件”,对齐4个核心成蓝色,按住shift键强制拍下即可,和上面同理。蓝图还固定了相对位置,如果是同时扩展多个核电,可以按住shift键不放,同时在对齐水坑的情况下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往可扩展方向推动鼠标或走动,可以自动计算间距铺设新蓝图。等填海结束,再对齐水坑或核心再拉一遍即可完成核电多个扩展组件的同时建造。
                      注意一点:你可以随便旋转或翻转,但扩展时请谨慎使用蓝图去全覆盖建好的组件,回流处理电路红绿信号线分左右,全覆盖会造成信号线连接错误,最标准的扩展方法是上面说的覆盖4核扩展。

                      机器人平台安装:
                      机器人版,这次我把平台和太阳能板单独拎了出来,做成了独立蓝图,对齐初始模块的机器人平台安装即可,同样固定了相对位置,可以直接拉着多个同时铺设。

                      旧平台够不着的地方可以在未扩展的水域直接安装,不影响后续扩展。

                      节能智控模块调试:
                      这个沿用了老帖的逻辑电路,相关原理可查看老帖的9、11、13、88楼。
                      使用只需要知道一点就行,也是唯一可以手动参与的地方。就是最右侧这个运算器,其填写数值就是蒸汽阈值百分比,此处的80即为80%的阈值。1~100随你心意调整,其他地方都不用管,不论你怎么扩展,它都能全自动计算并匹配好相应的最佳参数。就是这么简单、智能~

                      燃料供给及转化模块使用:
                      蓝图里有说明,注意查看就好。


                      IP属地:贵州15楼2022-09-08 21:07
                      收起回复
                        总结:
                        相较旧版,其一,单位组件发电量得到了提升,以前一组是1198.92MW,这个一组为1280MW。其二,不再有需要扩展后去算匹配核心数的步骤,旧版不扣核心会随着核电扩展不断线性溢出核心功率,这次是固定下来溢出4核480MW,可以实现真正的无限扩展。
                        相较“虚超核”,这套“实超核”核心功率更高,节能模式下复温更快,多的核心也可储能,至少不是摆设,换热器利用率100%,汽轮机利用率99.97%,蒸汽利用率100%,但核心利用率偏低,但随着扩展核心利用率也会变高,我就不在此自欺欺人的玩弄数字了,反正是固定溢出480MW。严格上来说是把“虚超核”的亏设备,转变为亏核心,但我觉得这样至少亏得少一些,而且可以无脑无限扩展,不需要再调试。
                        若你更信任老的“虚超核”理论,这套核电也可以无缝转化,删掉首尾4核就是“虚超核”版了,固定亏16个换热器和27个汽轮机,若在意可以手动去删减,不怕麻烦的话~
                        本帖正文终结,后续会上传蓝图,若有更新或优化都会在2楼通知的。


                        IP属地:贵州16楼2022-09-08 21:18
                        回复
                          PS:
                          新发这贴并不是为了否定旧贴,我想更多的是一种补充,多出的一种选择,对易用性的进一步优化。
                          旧贴的逻辑是自洽的,靠那套理论搭建的核电也不会有大问题,就如“虚拟超核”需要删减换热器和汽轮机一样,只是旧贴变为需要扣除核心来避免浪费,用分段扣除核心的方式也可以做到不浪费的无限扩展。
                          旧贴是新帖这套核电的基石,若不是为了换热器和汽轮机的完美匹配,我不会去钻研设备分割、蒸汽的独立分流,就没有如今优秀且稳定的蒸汽输送和回流的系统,至少我没见过更好的。核电节能智控系统更是全继承,功能齐全又在使用上这么简单、稳定、智能的也是首创了吧,暂时也没见过更好的。旧贴的好东西真的很多以待发掘。
                          新旧两贴的根本区别在于构筑理论不同,旧贴是逆推,新帖是正推,设备配比不同,但构筑出来的核电都能稳定到理论值,新帖优于旧贴的地方除了我对铺设与使用的易用性的更新优化外,其根本优势在于无脑扩展,不用再去思考旧贴的核心线性溢出浪费问题,没有多余的担忧与再操作去匹配理论数据。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2-09-09 07:11
                          回复
                            上传一个编辑器模式的测试存档给大家,区域大小固定1000*1000,方便大家直接测试。
                            本帖的V1.0蓝图已在背包中。

                            这个界面可以选择地块种类和大小,可以方便的用来挖水或者填海。

                            这个界面可以用来进行时间调速,有些测试难等可以加速。

                            存档基于1.1.68制作,使用请更新至此版本或以上版本。
                            存档位置:C:\Users(用户)\你的计算机名字\AppData(此为隐藏文件夹)\Roaming\Factorio\saves
                            存档本身即为ZIP格式,无需解压,直接放目录即可。
                            分享链接放在本楼回复层


                            IP属地:贵州25楼2022-09-10 15:32
                            收起回复
                              分享链接点进去显示已删除的问题我注意到了,我发现大概率是贴吧APP的锅,电脑端点进去正常,手机端可以复制连接到其他浏览器进入正常下载或保存。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2-09-10 15: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