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人吧 关注:342,421贴子:6,688,972
  • 2回复贴,共1

发一篇虎扑上我很喜欢的关于裁判专区的帖子,写的很好,请大家务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多年后忘记这场比赛时,你还会记得这些印象流闹的笑话:致于嘉、佳玮
多年后忘记这场比赛时,你还会记得这些印象流闹的笑话:致于嘉、佳玮   由 猫三 发表在HoopChina·裁判专区 http://bbs.hoopchina.com/caipan
开篇引用下张佳玮的话:
只粗略统计一下……
针对凯尔特人:第三节中段,凯尔特人内线群集体身背4次犯规,其中若干次莫须有,比如戴维斯两记干净盖帽被吹犯规。帕金斯第4次犯规(科比第四节打三分得到湖人第88分那下)更是根本没沾到科比。
针对湖人:阿泰斯特一回合内连续的第4和5犯中至少有一次莫须有。导致科比第三节下场的第4犯(对朗多那次)根本不存在。最后余2分钟凯尔特人93比90领先时,镜头重放几十次明示是KG触球出界,裁判商量半天决定给凯尔特人球权。
张师傅写文章素喜旁征博引,风趣幽默,鞭辟入里。一般来说开篇连打仨比方,强烈讽刺同一种人,这并不多见,今番得幸读到了这样的文章(详文请见:总决赛第二场:多年后忘掉这些败类裁判时,你还会记得“雷·阿伦之战”),可惜说的那一种人是NBA裁判,而且一并成了败类,而且是多年后不会被人想起来的那一种,想想便真的特别替NBA裁判们悲哀,感觉他们就是悲剧,一并让我感到悲哀的则是美职篮高层,为何在这些败类开口要高薪的时候,居然无法找到新人替入,居然还让他们在场上败类着一直来到了总决赛污染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
然后我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家里,将今天的录像下完,下比赛的间隔,我去篮球场,裁判区看了眼回复,心里感到非常的悲凉。我悲凉的不是大家对裁判具体某次判罚的争议,也不是大家对裁判各方面表现的愤怒,我悲凉的是公众人物对球迷的影响力。
我在早晨8点开始看直播,一路听着于嘉老师和张卫平老师的解说,从第一节开始10:50时,我便听到了于嘉老师讲了一个故事:“科比说自己确实受到了裁判的照顾……雷阿伦说自己总不能带着哨子上场打比赛吧……”我心里就一紧,心想别介,千万别,这比赛好好的,可千万别给说成裁判表演了。
不出我所料,到了纠结万分的第四节,于老师的解说开始偏离比赛本身,当一个加索尔和加内特的争抢篮板球(就是张师傅说回放几十次的那镜头)开始,于老师的情绪明显开始转为愤怒,继而在比赛行将结束的时候,开始告诉观众朋友们,这是“一场明星表演凤毛麟角的比赛,真正的主角是裁判”,好的吧,这是一场“被裁判肢解得支离破碎混乱不堪的比赛”,“球星们都没有得到发挥”,而且“尺度一直在变化,不知道到回到凯尔特人主场的会发生什么情况”。我希望是因为于嘉老师对裁判尺度的观点和我不一样才会有此感慨的,不然我咋觉得裁判从第一场开始哨子就卡得很紧,吹得较季后赛前几轮都为严厉呢?这些“严厉”的程度,在我看来第二场和第一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呀,何来“尺度一直在变化”之说?
我一开始在判罚前瞻里面便有说明:
凯尔特人能做的只是在裁判尺度上最边缘的游走,一个不留神,哨子略紧一些,便是一次防守犯规。而我们却看到凯尔特人所有内线球员都得到了4次左右的犯规,却未被罚下,同样很边缘。这就是凯队坚定贯彻一项方针:裁判的尺度如此,但是不意味着不会吹,只是大部分时间不会吹,那么那小部分的时间,或者在控制下手尺度方面与裁判的哨子产生了较大偏颇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下手依旧,我们有强大的犯规轮换。
从第二轮对阵骑士的时候就开始展现的内线犯规轮换,在这这一轮乃至本场依然有效,当帕金斯2犯下场的时候,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节让拉希德上去犯3次规,当拉希德3次犯规之后,没关系,我们还有大宝贝的6次犯规,加上外线的犯规次数,以大量的可用犯规次数来博那未必的小部分吹罚→凯尔特人的犯规-游走在犯规边缘的下手就如同太极一般连绵不绝,往往能够有效的将重点球员的进攻感觉割裂得支离破碎。



1楼2010-06-08 03:12回复

    当年的姚明,今年的詹姆斯,霍华德都吃了这样的亏。
    如上所述,凯尔特人并不吝犯规,他们敢于在尺度的边缘上最大限度的游走,而湖人要做的,也许就是将他们的冒险游走的“手切”防守化为实质性的犯规,而大量过早的实质性犯规,会打破凯尔特人的既定目标,改变他们的策略和场上的防守动作。
    要达到这个目的,有时候也许只需要一次进攻时身体的前倾,一次上篮时无惧的伸直手臂,一次怒吼,一次赛后发言……手段是多样的,我们无法预测到什么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又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整个系列赛。
    今儿真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所谓尺度一直很统一的严格吹罚,为何到于老师嘴里变成了切割比赛,裁判表演?
    列一下两场比赛的哨子统计:
    G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合计  
    LA   9   4   5   7   25
    BOS   9   5   10   3   27
    G2           
    LA   6 7   5   11   29
    BOS   7 11   7   4   29
    大家便可以自行观察,第二场的哨子,是否已经到了比第一场多到让人无法忍受,裁判是否在沉寂了一场之后真的忍不住跳出来当主角扮演“剪刀手刘德华”一享切割比赛的乐趣。
    说起来那个令于老师惊呼“裁判是主角”的那一次二加抢篮板出界球,全场这么多次的镜头重放。果然是加索尔触球出界么?
    裁判团对这个球有争议:
    ①有认为此球在无法判断接触情况(实际上双方都在球上有接触,尽管加索尔接触较少),裁判应吹罚双方争球。
    ②有人认为在NBA规则前提下:
    球手一体的定义如是说“The hand is considered "part of the ball" when i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ball. ”则你可以推断,加内特接触球的那部分手为球的一部分,家嫂的手在加内特这个手上面,这个接触本质上便是接触球,为合法接触,家嫂的手让“球”出了界。
    ③有人认为这个球就是最后触碰球的队员为加内特,必然是加内特使得球出界了。
    便是这三种说法,不管您选择哪一种说法,总之也会出现1、2、3三种不一样的看法,我倒要问下于老师,包括张佳玮老师,您二位义愤填膺的一个当场惊呼,一个作文辱骂,是哪门子的道理?
    裁判判罚总是有理可循,总需要一定的思考过程,难道二位身为公众人物,说出来的话,便是自己平日里打野球得出来的结论?
    凡是多想一点,给别人留点余地,也便是给自己留点余地,公众人物尤为如此。我能理解所有球迷对裁判某些判罚提出质疑,我便不能理解公众人物的“不假思索”!
    须知你们的不假思索,会影响很大一片球迷不假思索,跟着你们一齐高呼:
    “裁判是主角!”
    “裁判是败类!”
    试问这样的引导,在当场不能辨明的情形下,为何要做出来,为何要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便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呀~
    最后把文章标题里讲的那个“笑话”讲给大家听听吧:
    第四节5:58,科比打2+1那个球。大家想必印象深刻吧?
    是不是给个镜头:科比在空中,没人碰到他,居然给个加罚?
    大家都记得吧?
    于老师当时云:这可完全没碰着啊!
    张卫平老师云:咱看不着下面!
    张佳玮老师云:帕金斯第4次犯规(科比第四节打三分得到湖人第88分那下)更是根本没沾到科比。
    是的!
    你们都说对了!
    帕金斯确实没碰到科比!
    因为,
    犯规的是雷阿伦。
    (是雷阿伦跳起来落在科比屁股上那一下,技术统计也是雷阿伦一次犯规)
    好了,我的这个冷笑话讲完了。
    也许有人要说了,你这是事后诸葛亮啊,但是我想说的是:
    于嘉老师,现场解说不比写文章,可以慢慢斟酌考虑,所以才更要考虑自己的位置,考虑下自己的言论会对普通球迷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你们的言论是让球迷更多的关注裁判,更多的认为裁判主导了比赛,真的会有很大一群人不再关注比赛本身的。我要说的便是,公众的解说,还是需要负些引导球迷如何正确看球的责任的!当然我还是在比赛最后听到您话锋一转,让球迷们“忘记裁判吧”,可惜,晚了。
    而写文章的张佳玮老师,我就得说一句,复盘之后再来责备裁判是否败类吧,因为您给出的那些双方不得好儿的说法,在我们复盘之后,大多是有吹罚的道理的。您要说人败类,是一挺严重的词儿啊,下这么严重的定义,起码真的需要好好复下盘,起码不能犯下犯规在谁身上都弄错了还来责怪裁判败类的事儿,起码把自己举出来的那些裁判错判无数的哨子说清楚弄明白了再来啊!
    看场比赛,骂骂裁判,做个印象流,实在是最简单,最惬意不过的事情了嘿。
    便是如此。仓促成文,很多具体的热线里热心的童子们提出来的判罚,包括没有给工资解释的那几个,都会在随后裁判团的总决赛G2判罚图解里面出现,敬请期待。
    


    2楼2010-06-08 03:12
    回复
      2025-08-22 04:14: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具体地址
      http://bbs.hoopchina.com/1343642.html


      3楼2010-06-08 0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