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
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 nigra
科:禾本科 属:刚竹属
别名:黑竹,乌竹,墨竹
形态特征:
杆高3-10m,秆径2-100px,新秆绿色,老秆紫黑色;新秆,箨换和箨鞘(无斑点)均被较密刚毛;箨耳镰形,箨舌长而强力隆起。每小枝有叶2到3片,叶长6到250px,宽1到37.5px。边线生有紫黑色繸毛,箨舌拱形,紫色,边缘生有纤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花枝呈短穗状,长3.5-125px,基部托以4-8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笋期4到5月。花期7月。
生态习性:
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能耐-20℃低温、耐阴、忌积水、适合砂质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对气候适应性强。好光而喜凉爽,要求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不低于15℃、年降水量不少于800毫米地区都能生长。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与广西交界处尚可见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均引种栽培。
园林应用:
宜种植于庭院山石之间或书斋、厅堂、小径、池水旁,也可栽于盆中,置窗前。若植于庭院观赏,可与黄槽竹、金镶玉竹、斑竹等杆具色彩的竹种同植于园中,增添色彩变化。为优良园林观赏竹种


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 nigra
科:禾本科 属:刚竹属
别名:黑竹,乌竹,墨竹
形态特征:
杆高3-10m,秆径2-100px,新秆绿色,老秆紫黑色;新秆,箨换和箨鞘(无斑点)均被较密刚毛;箨耳镰形,箨舌长而强力隆起。每小枝有叶2到3片,叶长6到250px,宽1到37.5px。边线生有紫黑色繸毛,箨舌拱形,紫色,边缘生有纤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花枝呈短穗状,长3.5-125px,基部托以4-8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笋期4到5月。花期7月。
生态习性:
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能耐-20℃低温、耐阴、忌积水、适合砂质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对气候适应性强。好光而喜凉爽,要求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不低于15℃、年降水量不少于800毫米地区都能生长。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与广西交界处尚可见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均引种栽培。
园林应用:
宜种植于庭院山石之间或书斋、厅堂、小径、池水旁,也可栽于盆中,置窗前。若植于庭院观赏,可与黄槽竹、金镶玉竹、斑竹等杆具色彩的竹种同植于园中,增添色彩变化。为优良园林观赏竹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