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人吧 关注:372,502贴子:2,942,545

回复:关于一点点自己对《再见绘梨》的解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觉得,两次爆炸表达的情绪是截然相反的,你不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归结为“一个苦逼的孩子连着被两个坏女人逼着拍了两次电影”,太low了。
绘里与母亲具有相同点,她们都为了留下完美的形象而利用了男主,而且性情古怪暴戾,但仅此而已。要比喻的话,这俩人就像帕瓦和玛奇玛,虽然都屑,但程度和方式完全不同。
绘里虽然也想利用男主拍电影,但她信任男主,愿意和他一起努力拍摄,而且她确实为男主提供了一些帮助,例如建议男主看电影,和他一起讨论剧本,光这点就已经爆杀男主的马了。
此外,虽然绘里没有与男主交往,但为了拍电影而经历的这一切,对他们二人来讲已经是一段相当宝贵的回忆了。至少,说男主没有留恋是不可能的,不然他也不会反反复复地编辑电影,只不过他的怀念不只是对绘里,也不是出于恋爱情感。
那么,男主到底是出于什么而反复编辑电影呢?这就要结合绘里与母亲的差异了。
绘里的出现给了男主希望,尽管绘里共情的是母亲,但她的确给了男主理解与支持,让男主成功走出低谷。但随着绘里离世,希望化作牢笼,再一次困住男主,让他陷入无尽的孤寂与无助。等到他的亲人因事故离世后,这种孤独更是发展到无法承受的程度。
于是,他想要结束。
于是,他走向废楼。
于是,他进入放映厅。
于是,他“见到”绘里。
在最后的最后,他向“绘里”问出了那个在绘里走后困扰他大半人生的问题:
“你不会对这样的人生感到绝望吗?”
回往《爆亡吾母》的爆炸,一个尚未成熟的初中生,面对复杂的情感——对母亲的敬爱,对母亲离去的悲伤,对母亲暴力的叛逆,对最后逃避的悔恨,对拍摄工作的反抗,对拍摄结束的释放……难以理解的情绪在影片的最后冲破了理性的束缚,于一场毫无逻辑、不可理喻的爆炸中释放。
那是男主情绪的释放,也是男主永远的心结。
但现在,伴随着“绘里”的解释,男主恍然大悟。理解了母亲的想法,理解了绘里的想法,理解了自己的想法。
母亲想用电影逃避残酷的现实。
女主想用电影反抗残酷的现实。
而男主自己,想用电影拥抱残酷的现实。
电影是艺术作品,是人的想象。有人在电影中寻找现实的投影,有人在电影中寻找情感的释放,而男主寻找的,是“那一抹奇幻色彩”,那一抹人对现实美好的幻想、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一抹最为直接了当的情绪抒发与感官刺激。
醒悟的男主回绝了绘里的邀请,轻轻带上门,走出废楼。
事到如今,他已不再需要绘里,不再需要剪辑,不再需要迷茫。
逝者皆已离去,明日仍在等待。
再见了,绘梨。
男主引爆炸弹,囚禁他多年的迷宫化作了新生的烟火。
《完》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2-04-12 16:17
收起回复
    简单但不平庸的作品。
    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分镜上,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离奇转折,有种看《小王子》的感觉。但总体感觉上还是练手的意味居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2-04-12 19:51
    回复
      2025-08-08 14:2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解读,男主其实也是在寻找些什么,他被母亲教要拍摄动人的场景,被绘梨要求拍的好看,结果确实剪出来的东西美好的一匹
      但是他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被爸爸提醒了才发现自己是真心想要整活
      别人看中了他的技术 结束之后再见,他就可以追寻自己的爆炸了
      母亲很好 女朋友也很好 电影更好 留给世人表面上看到的都是这么美好的东西 那么我们的人生呢 boom的一下清爽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2-04-12 19:53
      收起回复
        我记得在拍绘梨的时候 绘梨说过一句话:虽然电影的主题是妈妈 但是最有魅力的角色确实优太 我想看的是优太的电影 所以我得看法是绘梨是优太解开心结的重要角色.不管妈妈也好绘梨也好虽然都是为自己的 但绘梨和妈妈不一样的是她给了犹太肯定.
        如果说第一部电影是拍给妈妈的 第二部以绘梨去世为结尾的电影是给同学的 那么以最后成年优太解开心结是拍给自己和绘梨的 同样也是我们这些观众的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22-05-09 15:4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2-06-23 20:23
          回复
            有点意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2-06-24 1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