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大学的毕业生,终于上岸中南大学了,因为毕业后经济压力没选择脱产考研,找了一家国企边工作边备考,工作比较清闲也不用加班,每天下班后留在办公室看书到11.12点,所幸付出终有收获,虽然这一年里很累,但也收获了很多很多。夜晚12点的雨后小路,空无一人的路边有流浪猫作伴等等都是今生值得回忆的趣事。6月份估计就去得去新的学校了,离开母校一段时间了,公司里校园很近,经常还能去学校的中快吃饭,最喜欢吃门口36号面馆的热干面了,哈哈。大家一起努力,祝福学弟学妹们23考研一站上岸,下面附上自己备考的一点感想,希望可以帮助到母校一些
高数
基础阶段:汤家凤的基础加强化视频,搭配1800题的基础部分,学一章做一章,不要图速度快只看视频而不做题(强化部分题以后也不用看)
强化阶段:看武忠祥的强化视频,做李林的880题或者张宇1000题(张宇很难的那部分不用做),一定要多思考多做题,不要太依赖视频,重点是独立做题。
冲刺阶段11月开始:张宇的强化视频(用来全面总结题型),加总结之前做的错题等,开始做真题试卷,留最近5年的后面做测试,开始买市面上的模拟卷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李林的8+4。从题目中回归到知识点和题型,形成体系这个十分重要
政治:看看徐涛的马克思的强化班就够了,其他的自己看书还快一些,看视频浪费时间,做肖秀荣的1000题。等腿姐的课出来看腿姐冲刺班,今年压中了不少选择题考点。
英语:主要是背单词,下个墨墨背单词软件,每天刷两三百个单词(能多刷更好了但千万不要中断),单词记住了三四千的时候看唐迟老师的长难句一共4个小时左右,多看几次,次次会有新收获。9月份10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真题。单词才是王道,技巧都是辅助,我一直坚持到考前都在背单词,只做了5年左右的真题,英语考了76其中阅读加新题型一共只错了4个。
专业课:
一定要尽早开始专业课,作为150分的科目,专业课是最容易拿高分的科目了,比数学可容易太多了。找到目标院校的真题卷子根据题目来划书中的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点,出题的地方着重看,不出题的地方不看也行,专业课书普遍很厚不用全懂,不用想着留着真题估分啥的。就是死记考点而已
好了,祝大家一站上岸,二战太辛苦了,哈哈
欢迎考机械的小伙伴一起讨论,对机械专业择校还是有些理解,研究过一段时间浙大,华科,中南,武理的真题,最后选择考的中南

高数
基础阶段:汤家凤的基础加强化视频,搭配1800题的基础部分,学一章做一章,不要图速度快只看视频而不做题(强化部分题以后也不用看)
强化阶段:看武忠祥的强化视频,做李林的880题或者张宇1000题(张宇很难的那部分不用做),一定要多思考多做题,不要太依赖视频,重点是独立做题。
冲刺阶段11月开始:张宇的强化视频(用来全面总结题型),加总结之前做的错题等,开始做真题试卷,留最近5年的后面做测试,开始买市面上的模拟卷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李林的8+4。从题目中回归到知识点和题型,形成体系这个十分重要
政治:看看徐涛的马克思的强化班就够了,其他的自己看书还快一些,看视频浪费时间,做肖秀荣的1000题。等腿姐的课出来看腿姐冲刺班,今年压中了不少选择题考点。
英语:主要是背单词,下个墨墨背单词软件,每天刷两三百个单词(能多刷更好了但千万不要中断),单词记住了三四千的时候看唐迟老师的长难句一共4个小时左右,多看几次,次次会有新收获。9月份10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真题。单词才是王道,技巧都是辅助,我一直坚持到考前都在背单词,只做了5年左右的真题,英语考了76其中阅读加新题型一共只错了4个。
专业课:
一定要尽早开始专业课,作为150分的科目,专业课是最容易拿高分的科目了,比数学可容易太多了。找到目标院校的真题卷子根据题目来划书中的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点,出题的地方着重看,不出题的地方不看也行,专业课书普遍很厚不用全懂,不用想着留着真题估分啥的。就是死记考点而已
好了,祝大家一站上岸,二战太辛苦了,哈哈
欢迎考机械的小伙伴一起讨论,对机械专业择校还是有些理解,研究过一段时间浙大,华科,中南,武理的真题,最后选择考的中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