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吧 关注:21,263贴子:983,872

关于再障治疗相关学术问题的探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在吧里也混了一年多了,看到很多吧友对一些基本的问题有一些误解,我认为很大的原因是很多给吧友们治疗的医生也不怎么看文献,对于新的发展认识不足,我自从确诊再障以来,看的文献估计在1千篇以上(为了活下去),现在我就看文献相关心得和大家一起探讨,帖子会比较长,有人看再更吧。


IP属地:上海1楼2022-02-15 09:13回复

    这是目前吧里很流行的天津小剂量方案的长期随访研究,郑以州团队(郑以州是通讯作者)2020年在Annals of Hematology杂志(影响因子3.67)上发表的文章。10年随访了232个病人,1年有效率66.4%,2年有效率77.1%,10年的生存率为60.2%,治疗10年内有一半的病人(50.2%)能停药,复发率为9.5%,转化为MDS/AML为8.2%。
    总体而言,是不错的治疗方案。


    IP属地:上海2楼2022-02-15 09:3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是2017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 f medicine,医学界4大期刊,影响因子91.24!!)上的文章,这是第一次将艾曲应用在首次治疗的再障病人身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自此以后,艾曲被广泛应用在再障的治疗上,这篇文献是艾曲治疗再障的基石。研究的结果是非常鼓励人心的,在大剂量艾曲(150mg/d,连续服用6个月)组中,有效率是94%,CR率为58%!!但是,这个团队在4年后又发了一个这批病人的随访研究,算是一个后续,大家有兴趣我再把这个后续的随访研究仔细分析一下。


      IP属地:上海8楼2022-02-15 11:38
      收起回复
        再障移植的文献我这里也有很多,我都不敢发,怕吓到大家。


        IP属地:上海9楼2022-02-15 11:42
        收起回复
          一开始医生们觉得再障肯定是造血干细胞出问题了,那么换成别人的造血干细胞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了呢?他们对再障的病人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而ATG就是骨髓移植前预处理的药物之一。有趣的是,有的病人骨髓移植失败了(那个时候还不能检测DNA分析嵌合度,只能根据染色体核型判断是否移植成功,比如说受体是女性,染色体是46,XX,而供体是她的弟弟,但搞了半天,受体骨髓内检测不到Y染色体。),但血象却恢复了,那么一定是预处理药物治好了再障。再经过多次临床试验,发现了ATG对再障的确切疗效。(我记得我还看到过这篇上世纪70年代的文献,下次翻出来贴给大家看看)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2-15 18:10
          收起回复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那篇艾曲+ATG+环治疗再障(有效率90%)的里程碑式文章的后续,新鲜出炉(2022.1发表)。这次没有发在新英格兰上,而是发在了blood杂志(影响因子22.11,看名字就知道是血液学的顶级杂志,什么时候我们的医生能发这样的文章,医学研究还是任重而道远)


            IP属地:上海19楼2022-02-16 10:49
            收起回复

              本次研究共纳入了178个病人,平均随访了48.7个月,而且和他们之前收集的102个仅使用ATG+环的病人进行对照,也算是临床对照研究,虽然不能算随机对照研究,也是有一定的说服力了。
              艾曲+ATG+环的短期有效性在那篇新英格兰的文章中已经阐明了,这篇文章主要分析长期疗效,具体来说就是复发率和转化率。


              IP属地:上海20楼2022-02-16 11:40
              回复

                这是病人入选的流程,一目了然,病人分2批,开始研究的时间不同,共有178个病人可以评估克隆演变情况,有145个病人在6个月的评估时有治疗反应,而可以评估复发情况。


                IP属地:上海21楼2022-02-16 11:5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在可评估的145个病人中,4年时间累计复发了61例,复发率达到了43%!!
                  但是这个研究的用药也是很迷,一开始是ATG后使用大剂量环(5mg/kg/d)+艾曲(150mg/d),到6个月的时候一起全部停光,复发率达56%(44个病人中25例复发),然后调整治疗方案,6个月的时候先停艾曲(一下子停),再用小剂量环(2mg/kg/d)维持到2年,再一下子停,复发率为39%。这个复发率已经和之前ATG+环的研究(复发率33%)很接近了。考虑到艾曲+ATG+环的高有效性,以及复发病人中有22例仅仅表现为停用艾曲后板下降,红和白能维持,这个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有50%的病人在用药半年后完全停药,并维持住了血象,而天津小剂量方案用药十年只能也只有50.2%的人能够完全停药,肝肾相关的副作用应该小很多。


                  IP属地:上海22楼2022-02-16 12:15
                  收起回复

                    复发的61例患者中27例再次使用环,25例有效,其中11例再次停环,仍然有效,而31例再次使用艾曲+环(我估计是单用环效果不好,不过文章中没具体说),18例有效。总之,复发后再次药物治疗有效率在60%作用,基本上和单独使用药物治疗而没用ATG治疗的效果相当。国外的研究往往停药比较激进,我个人认为像停药试验,试试看不用药物病人的造血能否自己维持,不行再用药,这样可以筛出一批不需要长期用药的病人,避免这批病人长期用药引起的肝肾损伤。


                    IP属地:上海23楼2022-02-16 12:25
                    收起回复

                      最后我们来看看克隆演变(转病)情况。
                      由于高剂量艾曲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刺激剂,从作用机制来说,会增加克隆演变的几率,但在本次研究中,4年时间里总的克隆演变率为15%,看上去似乎蛮高,但是和单用ATG+环的克隆演变率相似。
                      一共有25个病人发生克隆演变,其中有14例(9.1%)属于低危,分别为6例-13q,3例+8和2例-5q,2/3的低危演变的异常核型呈一过性,在后续的骨穿中就没再发现了,在发现异常核型的期间血象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国外做骨穿比较频繁,一般半年左右做一次,国内大多数时候只要血象没有变化就不做骨穿,这些低危的一过性克隆演变可能发现不了,这也是国内克隆演变率比较低的原因)
                      另外有11例(5.7%)属于高危的克隆演变(见上表),而传统ATG+环在4年的时候有10.5%的高危克隆演变(这样说来艾曲竟然有减少高危克隆演变的作用??!!),高危的克隆演变主要是-7,艾曲对克隆演变的影响主要是会加速克隆演变的发生,很多病人在半年左右的骨穿检查中就发现有异常核型,而传统ATG+环一般在2年左右发现异常核型。


                      IP属地:上海24楼2022-02-16 13:00
                      收起回复

                        应吧友要求,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篇30年随访研究(very long-term follow-up),2020年9月发表的,作者是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 University Hospital, Basel, Switzerland),也是欧洲著名医疗中心。也就是瑞士这样的国家,在70年代各项制度就很规范,各种记录很详细,才能做这样的随访研究。


                        IP属地:上海28楼2022-02-17 13:02
                        回复

                          随访的病例包括了移植(Allo HCT)和ATG(IST)的病例,从随访结果来看,其实效果差不多。近10年的疗效明显比之前要好很多,医学还是在不断地进步。(OS-生存率,EFS-无事件生存率,CEFS-累积无事件生存率)。


                          IP属地:上海29楼2022-02-17 13:14
                          回复

                            治疗效果对比,移植的病人,到了第二年,只要还活着,基本都是CR,而ATG的病人到5年的时候还要12%的NR,11%的PR,但最终到20年的时候,基本都是CR了(只要还能随访到)。


                            IP属地:上海30楼2022-02-17 13:1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移植病人一年之内死亡率很高(死了40%,当然和当时移植水平不高有关系),熬过一年就好多了,而ATG的病人因为恢复较慢,复发,转变等因素,生存曲线还是有一定的斜率。


                              IP属地:上海31楼2022-02-17 1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