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经典诠释与创新”“百家争鸣与传承”和“思想碰撞与反思”三个分主题,思想所2019级的4名博士研究生和13名硕士研究生向全体师生逐一做了学术报告。经典,是集魅力和“生命力”于一体的文献,也是学术研究者思想迸发的源头。在“经典诠释与创新”分主题学术论坛报告中,窦渊、史博、罗丹、郝绥涛、唐媛媛和于树博六位报告人,选取不同的经典文本,从庄子之“逍遥”到朱熹之“明德”,以不同的研究视角,诠释、再创了经典之“美”。学术思想的发展,不仅要依托对经典的解读,还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百家争鸣与传承”分主题学术论坛报告中,吴姝环、黄熙、韩一玮、袁泽宇、杨书玲和李宗敏六位报告人,以新颖独特的研究视角,从庄子“因是”思想的探索到对“孝”“法”思想冲突的剖析,在不同的学术观点的争鸣和传承中再寻思想之“真”。无论是经典之“美”,还是思想之“真”,都要在反思中寻求、确立最终的价值之“美”。在“思想碰撞与反思”为主题的学术论坛报告中,徐久琳、刘杰、邵瑜、王晓磊和王伟五位报告人,以辨明析理的求索精神,既有中西比较研究视域下的对贺麟中西哲学观的分析,也有对成玄英、禅宗、孙中山等思想的厘清、评价和建构,于反思中追求学术价值之“美”。针对每位报告人的学术报告,评议专家和评议人,均给予了十分全面而客观的学术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