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想了一下,我们因小马的美好(或其他什么)而提起兴趣,在一集一集的故事里,发现了其中的美丽与人格闪光点,并为之感动,又看着其成长,逐渐形成了感情,即便是马的形象,但其内在性格,道德品质与人很相似,情感便从有好感提升为喜欢,再为热爱。
小马为我们带来美好的情感感受,人便开始喜欢上其对象。
而在热爱之时衍生出很多其他想法,但实际和喜欢人还馋她身子差不多,很正常,但由于对象是虚拟的,还不是人,便让自己意识到这伦理上是不可接受的。
但正是因为热爱,我们才会想些其他的东西。
也正因热爱,我们才会注意到其精神内核。我们在现实中也希望有这样的美好,便想去实践。
但所有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主观因素,使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但其主要意旨人人皆知。
但很多太过理想化,现实中构成因素有很多,不可单单以一套理论来解释全部。
虽说其主旨美好,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将其融入生活。
大多都是我们根本没有去注意,但也可能是其理论主旨太过理想化了,本身便不可完全行得通。
但一般情况下,是行得通。因为其价值观大体必定是正确的。
我们要做的,便是取其精华,在应该使用的地方灵活运用。
即使在交朋友这方面不太行,但其他方面,比如在解决争端时,我们可以让一步,让情况不再恶化。
我所疑惑是明明很简单的事,明明不用去争吵,双方却好像有意地使情况恶化,就算这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