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私下问过一位TVB的导配,他解释其实是混音问题。
许多地方的电视剧集或动画,尤其是配音的,收录了人声以后,都会把中音推大,因为即使多先进的麦克峰,收录人声的中音还是不够像日常听到的般自然,而中音是人声中最响亮、令说话最好辨的声线。
TVB混音的器材,本来有这种推大中音的机器的。可是混音时,却因有关的内部标准 (其实是多年积习),不许把中音扭大,即使导配要求都不可以。
这问题对日本动画的影响尤其明显,本来日方把日文的声配对白尽可能放在中音区,动画的声效和音乐就放在高、低音区,两者都可以极致而清晰的。但TVB不肯推高中高的“标准”,却令对白和声效音乐在高、低音区互相盖过,中音区则两者都同样薄弱。
混音师较的解决方法是把声效推小、把人声推大。但若熟知当中原理的话,就明白是不合理的。
其实在TVB的剧集都有此问题,一到广告,广告的声音就明显响亮了的。其实大家的分贝大小未必差得远,差在有没把中音推大。
招SIR固然很掌握如何靠自己来令发音变得雄浑,但这方面虽要时间和年纪去累积的。而这问题归根究底在於机器进步了,但有关部门却固步自封。